“富贵,又下雪了,下的还不小,咱们回去吧。小心等下把袄子下潮了再冻着”。大毛这次是领教了富贵的倔劲。
“大毛你来看,你站在我这里看”。富贵兴冲冲地朝大毛招手。
大毛走过去往前看,前面这洋洋洒洒,半场机的竖式,很有些壮观。
下午的雪下个不停,两个孩子还是没能去大山头上看雪景。傍晚雪停的时候,富贵洋洋得意的跟杨二柱和李杏儿炫耀了下自己的新本领。李杏儿很吃惊,把富贵和大毛狠狠地夸了夸。杨二柱这些天是知道两个孩子在学什么东西,倒不知道是这么有用的东西,也是又惊又喜。
大毛觉得这正是个劝杨二柱和李杏儿重新学习的好机会。“爹,娘,这样算可简单了,你们要不要也学学?反正这天在家里闲着也是闲着”。
“是啊爹,你学会了这个,以后哪怕手边没算盘也能算出账来,这多方便啊”。富贵也跟着大毛一块儿劝父母再学习。
杨二柱想都没想就答应了。他才不管和孩子们学东西是不是没面子,只要学的是好东西,和谁学他都没所谓。
富贵自告奋勇地当了回老师,大毛就在旁边听着,必要的时候做些补充修正就行。李杏儿开始跟着听了一会儿,后就借着烧饭喂猪的理由跑了。
可能是年纪大,也可能是之前学的东西太根深蒂固,杨二柱学起来比富贵吃力很多。不过杨家人可能天生都带了倔劲,杨二柱也就这么硬生生地学了下来。到了后面也渐渐掌握了规律,学出些乐趣来。
杨二柱从下雪学到化雪,整个冬天都没怎么下去串门。最后倒是和富贵一样,加减乘除都练的滚瓜烂熟。
等到雪化尽的时候,成才回来了,那时已是年关将近。他从县城里买了些好吃的糕点,带了些来给富贵和大毛尝尝。三个小伙伴已经半年没见,再见都十分开心。富贵不停地和成才打听县城里的事,问他在县城里学的怎么样,过的怎么样。
成才刚刚还开开心心地,听了这话倒是顿了顿。“半年也没能学到什么东西,尽帮铺子里做杂活了。那木器铺子说是招个学徒,其实就是想找个不要钱的伙计。我这半年就给掌柜干活了,什么也没学到”。成才说着有些沮丧。
大毛仔细去看成才,见他比之前黑瘦很多。想来县城里的伙食定是比不得家里。
“成才,那你明年还去吗?”。大毛问成才。
“去。我现在也没什么别的地方可去,还是在那边先干着吧。那里至少还有吃有住。到时候我边干边找找看,要是有别的好去处我再和掌柜请辞”。
大毛听着,感叹出外谋生不易。“那你哪来的钱买糕点?”。
“走之前老板娘给我包了个红封子,里面有三百文”。
半年时间,辛辛苦苦就得了这么三百文。大毛觉得这糕点有些吃不下去了。
作者有话要说: 成长的烦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