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了。”菲利普斯拿出一份文件,对她说:“你准备下,下周有《环球时报》的专访。”,他还梳着头发道:“他们说要去剧组实地采访你。”
“剧组不接受采访吧。”一般都是全封闭的。
“布拉德同意了,他们会有分寸的。”不会透露不该外传的消息。
克莱尔看着手里的合同的标题,觉得有些新奇:“这是时报的头条采访?”
菲利普斯:“不然我也不接呢,这可是你第一次接受采访。对了,记得打扮得好看点。”
剧组的任务太忙,时间又很紧。克莱尔都快把这件事情给忘掉了。
这天,她刚指挥完录音师搬完了A组不合适的机位后,压低着鸭舌帽坐在导演椅上抱着手臂小憩的时候,《环球时报》的人来了。
他们不知道该不该打搅她的睡眠,面面相觑。旁边的录音师看着这拿着摄影机和话筒来采访的一行人说:“等一会吧,昨晚我们和她一起通宵的。”昨天菊地凛子的状态不好,天台那场戏很难,最后ng了很多次,整个剧组的空闲时间变得很短,所以只能通宵赶进度。
克莱尔并没睡多久,一会儿就醒了。她看着这群陌生人,才恍然想起自己忘了这件事,通宵过后,脸上有些憔悴。
这次安排来采访的是一位女记者露西。
她见到面有倦意的克莱尔,有些担心地问她:“是不是每天工作都这样呢?”她女儿也就这么大。
克莱尔听到她这么问,倒是不在意地耸耸肩:“还行,毕竟这里不管是谁,导演或者是演员,我们总要把握住每个休息的机会,保持充沛的精力。”这不是很正常么?
导演随时小憩这也算每个剧组的常态。只是因为做这些工作并不像外界想象得那么容易,由于资金要求的时限问题或者成片的质量问题,他们加班加点是常事,而非悠闲又梦幻地在风花雪月中找感觉。幕后的工作其实极其枯燥无聊和繁琐,你会看电影和会拍电影不是同一件事。比如你是做特效cg的,并且喜欢这个职业,当有一天主角由于戴了错误的美瞳,你必须重新没日没夜地对着电脑,再做整整一天的cg,修好瞳孔的各种虹膜。那时候你估计仔细看镜子里自己的眼睛时,都会有种想吐的感觉,再没了眼睛是最美丽的物什这种感觉。
露西意识到了自己问了错误的问题,她是业内人,知道剧组的工作常态的。由于看着和自己女儿一样大的克莱尔,产生了一些移情效果,并没把她当做指挥着一整个剧组的导演,这倒显示出来自己的不专业了。
她微笑,又想,不过这当做寒暄也是一件不错的事。
她夸赞:“你真厉害。”
“是这样的。”她看着自己的稿子,上面是采访的流程。
露西:“我问你几个问题,然后再拍几张照片就好了。
她抬起头来看她:“由于成名作《非人》,我听说现在公众都喜欢叫你小希区柯克,你怎么看呢?”
“我觉得希区柯克是我的学习对象,因为他的镜头艺术实在很厉害,有一段时间是,我居然都把他的《rope》翻来覆去一百遍,只为了不断应用他的camera movement。”克莱尔耸耸肩。希区柯克的使用镜头感几乎是不可匹敌,后来无数的导演,都以能模仿到他的□□为荣。
露西:“现在弗里达拍完之后,他们都说有罗曼·波兰斯基的影子。他们都以为你会继续走艺术道路,怎么现在就拍商业片了?”
很多人见证了克莱尔一路走过来的经历。
《弗里达》的再一次成功就让还对她有些怀疑的人闭上了嘴。优秀的技法,深入灵魂的内核表达,他们不是瞎子,他们能看到她已经有了超出这个行业很多人的能力了。
但不少嫉妒她蹿升之快的人也开始唱衰文艺片导演的商业之旅:“派拉蒙找了一个文艺片导演来拍攻壳机动队,这无可厚非,攻壳的确算是这样。但是投资小就算了,小圈子内流传,赔也赔不了多少。但派拉蒙可是投了一个多亿硬是要把它打造成商业片,派拉蒙是眼睛瞎么?”
很多人又很喜欢她的文艺。但她该是一个艺术导演,最好能像索菲亚·科波拉一样一直文艺致死的导演。
所以,她接拍商业片,这让很多人不满意,因为商业片又能有内涵到哪里去?《攻壳机动队》这样的神作也一定会为了迎合大众普遍口味,删减内容,变得无聊又烂俗。而接下这个的克莱尔,他们觉得她的灵气和《攻壳》一样会被扼杀。
注重商业可不是什么好事情,在制片人的手下拍一些取悦大部分观众的爆米花电影。这对于对她抱有很大期望的人来说,是不可忍受的。
她堕落了,已经迷失在好莱坞的金钱攻势里了。这让人不得不扼腕叹息。
就像这段时间由于《弗里达》的好评不断,对克莱尔闭口不谈的威尔约翰逊一样,也说到了这个问题,他极力地讽刺了好莱坞对于人的影响,“金钱蒙蔽了人的双眼,你看看她这拍一部片所能得到的片酬,1000万美元,第三部 电影,千万美元!”个中酸味掺杂了多少就不得而知了。
克莱尔思考明白露西的意思后,但反问她:“你们觉得这是一部爆米花电影?”
露西没想到得到这样的回答,愣了愣:“不是么?”
克莱尔摇摇头,笑了笑。旁边的录音师经过,正好听到这句话。他很不开心,随后却神秘一笑,对露西说:
“它绝对会让你大吃一惊。”
“Aweso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