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美娱]好莱坞顶级导演

报错
关灯
护眼
第3章 《非人》(第1/2页)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初剪和正式剪辑做的差不多了,离截止日期还剩两天,配乐还没准备好。道恩有些纳闷。

    剪辑差不多了道恩问她:“你准备选什么配乐?”

    克莱尔摇摇头:“不选。”

    道恩正拿着水杯喝水,一口水差点喷出来:“什么,不选?我没听错吧。”他惊讶地看着克莱尔。一部电影除原声外,合适的音乐是极其重要的。现在,她和他说不用音乐?逗他么?

    她抱着手臂:“嗯。”

    “不过不是不用音乐,而是少用,用我的。”

    “用这个。”

    她把手上的笔记本丢在桌子上,道恩拿过来一看,惊呼:“酷!”

    “你自己作的曲?”

    他看出了门道:“对位法?”

    她有些骄傲:“小意思。”空余时间写的小短乐。谁让导演这个指导性的专业学的这么杂,剪辑要了解,编剧要了解,摄影要了解,各方面都要了解。如果是顶级导演,要求的就更多了。说到底,导演更像一个指挥家。

    一个人要顶几个人用,这才是好导演。

    她对道恩强调:“用在我说的那几段里,一定要少用,一点就够了。”就是要用原声,把音乐减少到无。不然,怎么突出内核给人的精神压迫。

    他们在经历了一个星期日夜不眠地准备后,《非人》终于完成了后期制作,出了成片。

    她眼睛都出现了红血丝。揉了揉眼睛,捶了捶肩膀,笑道恩:“希望我们两个不要同时在这里猝死,那谁都救不了对方了。”

    将成品刻入光盘后,克莱尔把它和自己的简历装在了信封里,赶在最后一天上交了自己的报名表。

    连报名点的人都看着这位漂亮姑娘调侃地说道:“你来的可真不早。”

    负责筛选的面试官十分辛苦,他们要仔细观看每一位学生的资料。从绩点看到附上的作品,他们一直一丝不苟地完成着斯皮尔伯格交给他们的任务。

    当他们看到最后一封时,已经相当疲惫,口味也变得极其挑剔。

    信封里的光盘放入dvd之后,几个人都打着哈欠,强睁着眼皮。他们发誓,如果这部作品很差的话,他们绝对会第一部 退回这部晚交的作品。

    他们大部分都是学校的一些优秀的毕业生,已经闯出来一番门道,是学校的主要的新力量。其中还有不少的老师,都是史蒂文.斯皮尔伯格的好友。

    内行看门道,不同于观众,他们更是用一种专业的眼光来筛选人才。大概像是扫描激光,一点瑕疵在他们这儿,都会放大无数倍。

    随着电影开始放映,画面上开始出现一片废墟,画面昏暗抖动。

    什么?一开始就弄出这种这么灰暗的基调?这又是在玩什么花样?

    一群人都感到好奇。

    过了十分钟,这几个人脸上完全没了倦意,脸上挂着恐惧的表情,眼睛却一刻不离开屏幕。

    “我的天哪,他在做什么?”其中的一个男人惊呼。

    没有人回答,其他人的脸上也面露不忍,甚至有人红了眼眶。

    一个半小时过去了,仿佛经历了一场洗礼的人们聚集在一起。

    将这部作品和之前挑中的四份资料放在了一起,送去给了史蒂文.斯皮尔伯格。不过它放在第一位。

    他们对这部电影的标题是“末日的毁灭。”

    不同于对其他人的“导演用了什么方法,什么技巧,导演还是个新人,哪里还能有进步”的评语。

    对这个人的评价只有两个字。

    “鬼才。”

    克莱尔并不知道他们对《非人》的评价,她现在正忙着上课。

    她从后门钻进去,坐到了第一排,拿出书本,开始听乔治.卢卡斯的《电影学概论》。

    虽然这是一场概论课,因为说的东西又多又杂,所以更倾向于科普而非考察。但乔治.卢卡斯是一位暴脾气的老头,本该是一堂轻松的课。但在这里,是不一样的。如果在这位大佬面前,你的课堂表现让他不满意的话,他绝对会毫不犹豫地在表上记录一个低分。

    南加大选修这门课的学生都苦不堪言,他简直是学校里给分最苛刻的一位老师了。

    但同时,他的博学又让数不清的学生跳进这个火坑。

    真是痛并快乐着。

    他凭着《星战》系列就能在后世“好莱坞最伟大的十位导演”中占据一席之地,牛掰程度可见一斑。

    甚至詹姆斯.卡梅隆都是在电影院看《星战》的时候,发现的自己的导演梦想。而在此之前,他只是一个普通的卡车司机。

    乔治.卢卡斯看着这个漂亮女孩,每次坐在第一排的女生给他留有深刻映象。

    乔治看着点名册,问:“克莱尔.多里斯是吧,那么现在请你回答这个问题:你是怎么看现在电影业的变革的,又是什么诱导了它?”

    “请谈谈你的想法。”

    一个知识面要求极广,刁钻苛刻的问题。

    克莱尔想了一下,说:“是科技。”

    乔治点了点头,科技一直是电影的永恒话题。

    克莱尔说:“对于不少70、80后来讲,《星际迷航》可以说是科幻题材的启蒙。”

    “我拿最早拍摄的电影举例。不管是法国的《工厂的大门》、美国的《梅.欧文和约翰·顿斯的接吻》、德国的《柏林风光》,或是稍后的叙事片,如梅里爱的《月球旅行记》、鲍特的《火车大劫案》,与当代电影相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