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第二天开始,廖嫂子便每日中餐都带着食盒过去,等他们吃完再带回来。
    廖木匠出去替人做木活,时常到了晚间才回来。小虎喜欢在凌红纱这边吃了,廖嫂子一个人吃了几顿午饭后,觉得一个人在家吃饭没意思的很,直接把菜带到凌红纱家,在他们那里煮了,大家一起吃了。
    结果有一日,廖木匠提早做完活,中午决定回家时,家中竟然没有人,想找点对付着吃的,一进厨房,里面连剩菜都没有。
    等廖嫂子在凌红纱这边收拾好,回家时,廖木匠正在气哼哼的吃挂面。暗自决定要收拾收拾这不着家的婆娘,结果心思刚起,就被廖嫂子带回来的一壶酒给击碎了。
    “都是我啊”廖木匠有几分不信的问,平日里这媳妇对他喝酒这事把控的死死的,每日最多一小杯,绝不让他多喝。
    “给你你就喝”廖嫂子抬了抬下巴,酒鬼!
    廖木匠乐呵呵的把一壶酒都给喝完了,躺在床上睡了一觉,起来什么事都给忘干净了。
    凌红纱摸了摸腰身,感觉被廖嫂子喂胖了不止一两斤啊。看着眼前绣好的屏风,心中多少松了一口气,再被廖嫂子喂下去,她的衣服怕是要穿不上了。
    这幅屏风花了她整整一个月的功夫,直到今天上午才算绣完。
    高掌柜知道后,第一时间就赶了过来。此刻,正满脸兴奋的围着屏风看了又看,开口连说了三个好“好!好,太好了!”看的他都不舍的给出去了,要是放自己房间里多好啊。
    不过想到胡县令那张脸,他是不敢不给的,倒是可以让凌娘子再给自己绣一副,不过,这么一想这价钱,他又有点心疼。
    不知道青阳府的王绣娘绣的怎么样了?想到这里,他决定回去就让人去看看那边的进程。
    “凌娘子,这屏风我就带走了。”高掌柜从怀中掏出一个鼓鼓的钱袋,一脸不舍的放下,不过转头看到一旁的屏风,心里又好受很多。
    “凌娘子不点一下里面的银钱。”
    “锦祥楼在清平县的老字号了,我信的过。同样,我也信的过高掌柜为人。”凌红纱淡淡的笑着说,锦祥楼只要还想她的绣件,就不会在这钱上做手脚。她看也不看,将钱袋直接收入袖中。
    至于等高掌柜走了以后会不会数一数,她就不说了。
    高掌柜觉得凌娘子挺会说话,这话听的他心里还挺舒坦的,大约是这屏风加成了。
    他找人将这屏风打包好,决定明天就给胡县令送过,以免夜长梦多,这一个月,胡县令的管家时不时的过来提上那么一两句,催的他,没少掉头发,何首乌都用了不少。
    “高掌柜,我有一事相求。”
    “哦,是什么事?”高掌柜此时心情正好,想着事情不难他就顺手帮了。
    “是这样的,我想落户此地,但……”凌红纱苦笑一声“我见高掌柜和官府关系不错,不知能否帮我这一个忙?”
    “这个啊,过两日我给你消息。”高掌柜略微思索了一下,对于他来说并不是什么难事,只要今日这礼物胡县令喜欢,这些不过都是小事。
    “那就拜托高掌柜了。”凌红纱行了一礼。
    “凌娘子客气了,那我先走了,落户的事,有消息我再来告知你。”
    “我送你们出去”凌红纱说着跟在他们身后,看到高掌柜他们把东西都搬走,凌红纱也算松了一口气。
    本来,她是没有这么赶的,照着她原本的意思,是要花两个月的时间来绣完的。毕竟做针线是件很熬眼睛的事,她不想走原主的路,把眼睛熬坏了。所以,往常,她做针线都是挑光线好的时候坐在屋檐下做的。
    结果计划赶不上变化,为了赶进度,她已经连着半个月,每日点着油灯做到戌时才停手。
    她伸手往肩膀上捶了捶,这一个月熬下来,后遗症可不少,腰酸颈痛,肩膀酸,哪儿哪儿都不舒服。
    第二日,凌红纱安排好两个孩子的任务,便准备上街买点东西,经过一个月的被包养生活,家还真没有什么吃的了。
    她刚大包小包的从张记杂货店出来,就看到廖嫂子手里提着个篮子正从前面的香烛店出来“嫂子” 她叫了一句。
    廖嫂子听到声音,朝她看过来打了声招呼,见凌红纱目光落到手中的香烛上,便开口解释“过两日便是十五了了,我想去观音庙里拜拜。正好家里香烛剩的不多了,我就过来买一些。还想着等会和你说一声,若是你有空带着孩子和我一起去庙里给菩萨上柱香。”
    “是青山的观音庙吗?”
    凌红纱想起之前凌紫纱来看她的时候提过,她当时答应了,倒也没太在意,再加上忙着赶绣活,倒给忘了。现在又听廖嫂子提起来,心里不禁有了想法。
    秦伯半个月前帮杨家康给他们带了话,让她带林新去青阳府看病。当时她正在赶绣活,自然没有时间,就和秦伯另外说了时间,等她绣活赶完,到时候自己带着小新去青阳府找他。
    林新这孩子除了不愿意开口说话,其他身体状况都挺不错的。前不久,她还带着林新去看过洪大夫,确认没有问题。大约小虎天天过来和他作伴的缘故,现在性格也开朗了许多,也不知道小虎和他说了什么,也不像之前那么粘她。今天她出来之前,还特地问了一遍林新,结果,这孩子皱着眉,犹豫了一会儿,摇摇头,表示要待在家中和小虎一起练字。说实话,那一刻,她心情还真有点复杂。
    这次绣品之所以到后面这么赶,还是为了这孩子。她不经意间看到小孩背着她试图张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