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抓住那个穿越者

报错
关灯
护眼
☆、025楼军的内疚 (10)(第2/11页)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反平时高冷的姿态,竟然亲自帮她拉开了车门。

    张灵湖回头看了一眼友谊百货,李副主任、小李姑娘、办公室主任这些,都是小小闹剧,感觉三两天之后,扶植了宋书记重新掌权,友谊百货这个根据地,应该算是固若金汤,坚不可摧了。

    楼军找她,带她去见梧桐楼的一位首长,自然是汇报和商量一些军事问题。首长态度和气,非常喜欢张灵湖的样子,甚至主动提议要收她做干女儿。

    从首长那里出来,已经是晚上八点了,楼军再次送她回家。

    这是四合院的邻居都在,老少男女,好好围观了一次。

    张爸爸张妈妈脸上带着火热的笑,请楼军进门吃茶。

    楼军居然答应了,真的吃了一杯茶。

    他坐着的时候也非常笔直,两只手规整的搭在膝盖上,竟然勉强还和张爸爸客套的聊了一会儿天。

    等他走了,张爸爸简直是赞不绝口。张妈妈也在围裙上擦了擦手,急切的发表自己的意见:“这个军人同志不错,他多大了?开车过来,好大的职位?有没有结婚?”

    张灵湖十分惊讶,自家父母居然对楼军这样的人很有兴趣,连忙摆手打断父母的八卦:“这个是大领导,和咱家不会相关的。我昨天不是和您提过一次吗?他这次来,主要是因为有一批粮食,我们出差的时候从国外带回来的,平价卖,不要票。爸、妈你们看看,亲戚们分一分,一共有一百吨,咱们肯定吃不下,倒时候就委托粮站的老屈大叔,也是平价卖掉吧。”

    一百吨的东西,够补贴一千人吃一年了。放在张家百十口子亲戚里自然吃不消。但是放在辐射一万人口的分区粮站里,那就简直是杯水车薪了。

    张爸爸也很在意这件事:“我已经和老屈通过气儿了,他现在肯定在家,要不现在就去找他一次?”

    张灵湖点头同意,父女两个匆匆喝了一点粥充作晚饭,每人骑了一辆大二八自行车,到老屈大叔家去。

    老屈大叔果然在家,他的三个儿子都很健壮,挨个打过招呼,倒是屈大婶完全不像以前在张家做客时候那么热情,只是简单给他们父女倒了一杯白开热水。

    张爸爸就把自己的来意说了,老屈大叔自然高兴,用了好大一会儿工夫,才议定下来。张灵湖父女告辞回去。

    等他们走了,屈大婶评论说:“老张家,跟咱们是越来越亲香了,只有一件。她这个小闺女,我是彻底不看好了,这么年纪轻轻,就三天两头不着家,在外面野着,说好听了是出差,要说难听了,还不知道怎么样那,姑娘家在外面,吃饭睡觉,和男人挤在一起,多少的不方便,挣钱再多也不行,我们儿子,可不能当这个冤大头。”

    老屈也说:“看她这些言谈,真是不像能在家好好过日子了,你放心,要是老张提起这件事,我就想法推辞了,咱们家,不能吃这样的大亏。”

    两口子刚刚商议定了,谁知道他们家大儿子冲了进来,脸色红的好像煮熟了一样:“这个就是你们前阵子给我提过的?爸、妈,我就要她,我这辈子非她不娶。”

    老屈拍桌子瞪眼呵斥大儿子,屈大婶用袖子擦眼泪装可怜诉苦。但是终究别扭不过青春冲动的儿子,最后终于再次改变了既定策略。

    屈大婶妥协,并且安慰儿子说:“要娶她倒是也容易,只是你将来别后悔。”

    屈家大儿子连连点头:“我就认定她了。”

    老屈皱眉思索了一下:“听我安排,手到擒来。”

    71、070夜半私语 ...

    张灵湖父女两人, 一人一辆大二八自行车, 骑车回家,已经是夜里快十一点,路上沥青的马路还算平整, 就是有些冷冷清清的,偶尔有几盏灯,散发出昏黄的光线来。

    张爸爸让闺女的自行车走在前面, 还在后面赞叹说:“嗨,看这个手电,真是比汽车都不差了。”

    他们绑在自行车头的手电非常超时代,是大瓦的充电电筒, 开关全推到底的话, 瞬间的光照可以闪瞎人眼, 并不是夸张的说法,就是真实的短时间可以让人失去视觉。

    这个时代的手电筒普遍用干电池, 新电池还好些, 可是大家节约习惯了, 总是会一直把电池用成微弱的烛光都不如的时候才会更换。

    还有人发明了手电省电法, 就是等电池快不行了的时候,用日头晒一晒,甚至是只更换两节电池其中的一节。

    张爸爸这一辈子也是经历了江山沉浮,大风大浪,所以看任何新鲜的东西,也就是只会赞叹一下, 不会怀疑来路,毕竟在他生命的五十来年中,科技日新月异。

    到家以后,张妈妈还在等着,大家又一起喝了煮沸的椰奶。

    等父母都休息了,张灵湖还没有睡意,她打开对讲机,听着里面正在唱着儿歌,声音刺啦刺啦的。

    干脆出门,把四合院的梯子搬了出来,靠在墙角,手脚利落,嗖嗖的爬上了上去,小心翼翼的踩着瓦片走了十多步,坐在房顶的房楞子上。

    对讲机贴近耳朵,慢慢的调整频道,搞定!

    “白同志!”

    喊两三遍。

    那边传过来一个惊喜又温暖的声音。

    “小张!”

    “是我啊,白同志。”

    张灵湖声音低低的,两个人就在夜深人静的时刻,用本世界来说最先进的机器,说起了悄悄话。

    这种型号小巧的对讲机,在大海上的有效通话距离是三百公里。在这个时代的城市里,信号污染还十分轻微,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