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当编剧沦为反派[穿书]

报错
关灯
护眼
第47章(第1/3页)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阮映辞目光敏锐, 扫过屋内,接下来, 发现桌上有一物。

    匕首把纸条钉在桌上。

    他皱眉,靠近那圆桌, 他指尖萦绕真气。霎时,便有一道流光夹杂着寒气射向那匕首。

    只见那匕首瞬间结霜、下一刻竟是碎裂了。

    而阮映辞取下纸条,却见上头一行血字:我所失去的,他日定当加倍索取!!!

    纸条上只有这么一句、未曾署名,阮映辞对此不以为意。他手中纸条须臾间就化为了粉尘,风一吹就散。

    他捏诀,眼前便多了个纸鸢, 他这是传信给大徒弟邵衡。

    钧天城的是是非非,他本不该参与。他为了季枭才留在钧天城,可如今横生变故, 季枭的生死都成未知数,他已无再留下来的必要。

    况且季枭生死是个未知数, 这也就意味着他的生死也是个未知数。主角当前, 性命当前, 他哪还有空关心这莫名其妙的纸条?

    阮映辞小心翼翼地扶起季枭,双手穿过他的膝弯,想抱着他走。

    他始终认为季枭还只是个孩子, 重不了多少。却不想一起身,季枭没动,倒是他自己一个不留往床上栽去, 压在季枭身上的姿势极为狼狈。

    “砰~”的一声,很响,却是阮映辞额头撞在冷硬的床板上。然而,他最先想到的却不是捂住额头痛处,而是立即撑起撑起身看季枭醒了没。

    方才那情况,哪能入外人的眼?

    季枭自然还是昏迷状态。阮映辞松了口气,不过……

    额头磕的那一下是真痛,阮映辞痛得差点飙泪。他连忙运气,呵护额头,消除痛楚。

    简直是猪一样的主角!!!

    他看着季枭忍不住想爆粗口,可话到嘴边还是吞了回去。

    这样做委实不雅了些。

    最后,他认命地再次抱起季枭,改用真气托着他。

    于是阮映辞就这样离开了阮家,离开了钧天城。

    眼前景物渐渐变得模糊,只剩下一个剪影。阮映辞每走一步,跨出去的瞬间,周围的山河湖泊迅速倒退。

    他抱着季枭,两人就好像处在另一方天地,在这里什么都是模糊的,如履平地,一望无际。

    而阮映辞路过几处小镇子时,在镇中百姓看来,看着好似就在身边,却总觉得有种距离感。他那一身白衣与天际融为一体,如神降临。

    阮映辞四周都是模糊一片,只能听到声音。镇子的喧嚣渐渐远去,他沉浸在自己的思绪里

    主角有光环罩着,像这种意外伤害,一般都能逢凶化吉,说不定还有更大的惊喜在后头等着他。

    阮映辞颓靡了几日后,忽然对此抱有了希望,毕竟这个世界毫无逻辑可言。

    瞬移大法,在青鸾派藏书阁的古籍里有记载,此法又名缩地成寸。不过世人觉得瞬移大法更威风,所以都叫瞬移大法。

    修炼此法没有门槛,但修成的人凤毛麟角,而此法也与修炼者的修为成正比,反之修为低的修炼者会受此法限制。

    譬如阮映辞,元婴初期,运用此法太耗真气。

    它还有个名字——斩风,不过此名不知所谓,想必只有更高修为的人将此法运用到极致,才能道破这“斩风”之名的奥妙了吧。

    阮映辞如是想。

    不过一刻钟,他就已经到了归凤山脚下。

    面前一道结界,在日光的照射下,流光闪耀。

    阮映辞本是疾步,就在一脚将要踏进结界,离结界只有半分的距离时,他硬是收了回来。

    结界之后就是行路九难阵。那九千九百九十九道台阶,他自己都走不动,何况现在还抱着季枭。这岂不是要了他的老命?

    于是他感应程源,让徒弟下山来接人。然而他等了一炷香的时间还没等到人,就在他以为无望时,结界突然有波动,却不想来的人是天一道君。

    阮映辞躲避拜师大典,一去钧天城从此不复返。且天一道君、蓝真君等人数次传信,都不见他有半分回应。

    此时,天一道君见着阮映辞,自是不会给他好脸色。

    他冷着脸,很是威严。在见到阮映辞手中托着的人后,脸色才稍稍缓和,道:“钧天城的事,我都知道了。”

    “那……”

    “尽人事,听天命。”

    说罢,天一道君就结果季枭,转身入了结界。

    阮映辞一时还没反应过来,季枭就被师父抱走了。他捉急,想追回师父,却不想进了结界后,那还有师父的身影。

    化身期修为可在这行路九难阵来去自如,但元婴期修为不行。

    阮映辞站在山脚下,望着这没有尽头的台阶,心中又悲戚又悔恨。

    下山容易,上山难,当初他为何要下山?

    不过一个季枭,他怎地就那般冲动了?

    上一世,他和主角关系有所改善,只是表面上相处地很是和谐。

    那时,青鸾派门内一名高等弟子外出历练,那名弟子是去归凤山外的清风镇出任务,查明清风镇到底有何异样,然而整整三月未归。

    高等弟子失踪可不是小事。此事都引起了天一道君的重视。

    天一道君的四个徒弟,有三个已是殿主,三位殿主有殿内事务在身。于是道君就派季枭去,虽然季枭还未到下山历练年龄,但以他当时的修为足以应对,只是缺乏经验而已。

    然而那时已露锋芒的季枭却犹豫了,他另有一番说辞。他说此事的重要性非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