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了弄舟。
    看看电影、打打游戏,顾青享受于和程远暮这样一起消磨时光。即便是两人呆呆地面对面坐在那里看着彼此不说话,好像都是一种心照不宣的有趣游戏。
    第二天早上,家庭医生如约来访。
    方医生是一个四十多岁、个子不高,但身材匀称的中年男人。他戴着一副黑框眼镜,身上有一股淡淡的酒精混合着药物的味道。
    在给顾青做过一番简单检查,并详细评价了一下他的身体状况后,方医生便带着一小管血检用的血离开了。顾青对他的初始印象就是话不多,但却足够细心。
    身体检查没有什么毛病,顾青也就安心地放任自己继续懒洋洋。
    和程远暮一起吃过早饭后,对方去工作,他便窝在沙发上有一搭没一搭地看综艺节目,遇见好笑的地方就没心没肺地跟着笑两声。
    午饭则是隔壁程远暮雇的煮饭阿姨给他送来,说是程远暮早上临走前吩咐的。
    好嘛,吃着午饭的顾青都有一种自己是个留守儿童的既视感了——重点是儿童。
    一直到下午,李朗的一通电话才把他从这种废宅的状态中拉出来。
    开着车往燕京城里,到了李朗说的茶馆,顾青一走进包厢整个人就变成了精神奕奕但却并不锋芒毕露的状态。
    包厢里已经坐好了三个人。
    个子中等,有些微胖和秃顶的男人就是著名的拖延症晚期患者袁望川——袁四年。顾青之前就在网上搜过他的照片,觉得他的外表也是很符合拖延症重灾区的肥宅的形象。
    当然,秃强并存。
    另一个人看起来和袁望川年龄相仿,也是胖胖的,不过头发茂密,戴着一副圆形镜框的眼镜。顾青虽然不认识他,但也已经从李朗那里知道了这位就是《水的颜色》的编剧。
    第三个人看起来三十多岁,个子比较高,身材健壮,尤其肩膀很宽。他双眼闭着,表情平和,嘴唇天生的弧度带着笑意,像是正在熟睡一样。这个人顾青比较熟悉,他就是王骞,这部电影的一切源头。
    如此三方会议让顾青刚坐下的时候心里实在是提着一口气。但等寒暄过后,话题转到电影上,他就自在多了。
    袁望川是个脾气很好,甚至配上他的年纪称得上一句慈祥的人。
    编剧贺临则是个地道的京城人——爱贫,很有些让人喜欢的幽默感。
    而王骞则为人温和,说话举止都不卑不亢、恰如其分。
    这么三个人坐一桌,即便顾青是个刺儿头也扎不起来。更何况他自己在圈子里也是出了名的好性格。
    一边喝着茶一边谈话,融洽的气氛一直持续到四人交换手机号码后离席告别。
    往自己停车的地方走着,顾青知道自己这部电影是没跑了。
    “聊得怎么样?”李朗站在车旁说,把正为新工作在心里高兴的顾青吓了一跳。
    “不是,你怎么神出鬼没的?”顾青缓了缓自己一时超速的心率说。
    李朗没理会他大惊小怪的样子,自己上了另一辆车,然后招呼他也上去。
    “我的车怎么办?”上了副驾驶系好安全带后,顾青问道。
    “有小方呢。”李朗不怎么在意地回答,接着又问了一遍一开始的问题:“导演和编剧还有人物原型你都见了,觉得如何?”
    “挺好,我觉得这工作到这儿就没什么问题了。”顾青特别诚实地回答说。
    李朗点点头,顾青知道这是“你觉得好就好”的意思。
    “我看到你前天晚上发的微博了。”李朗一边专心地开着车,一边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