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熊孩子在古代

报错
关灯
护眼
第69章 农忙(第1/2页)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好容易这一天熬到上床就寝了,刘光宝躺在床上,迫不及待的同赵氏小声的说了韩逍子的事。

    “什么?!”赵氏听了同样震惊不已,忍不住高声娇喝出来。

    “嘘!”刘光宝连忙制止:“千万别被孩子们听到了。”

    两人倾听了一会儿,没什么动静,赵氏长呼了口气:“你真的看到了,不会看错了吧?”还是有些不敢相信。

    “千真万确!”刘光宝摇摇头,肯定的说道。

    黑暗里赵氏并不能看到他的动作,不过通过语气倒能确定,刘光宝是真的真的看到了!

    “韩师傅,他……他……”

    赵氏想来有些害怕,手脚发凉,一旦被发现了,可是会被浸猪笼的!

    “只要咱们不说出去,应该没事吧?”刘光宝也不是很确定。

    “就没可能别人也会看见吗?”赵氏打碎了他的自欺欺人。

    “那怎么办?这些爆出去对胜子也不好啊。”

    刘光宝有些烦躁的捋了捋了头发,韩师傅是怎么想的?身家清白的不要,偏要个已婚的逃荒女!难道是同病相怜?听隔壁可是说,刘光展对姚氏宝贝得很呢,真是让人头疼。

    “要不……你提醒……隐晦的提醒提醒韩师傅?”赵氏也是想不出什么好的法子。

    “那样人家不会羞恼吗?会很尴尬的吧?”

    “哎,算了,咱们还是装作不知道吧,希望韩师傅自己能想通。”

    两人讨论了许久什么办法也没有,最后只得光棍的随他去了。

    早上起床,忙种的雨落下了,待吃过早饭,去书院时,书院的山脚下传出了,农忙放假直至端午后十来天才开课的消息。

    在山脚下的孩子们,一个个举着伞兴高采烈的谈论着,放假了该干些什么。

    “永胜,永明,你们端午准备怎么过?”陈业生看到他俩,脱离自己的小伙伴们,朝这边走过来。

    “能干嘛,不就是吃粽子、红蛋,端午包么?”刘永明不解的问。

    “你们是有什么活动吗?”刘永胜见他这般询问应该是有安排吧。

    “也没什么活动,就是每年苏堤码头那边许多人去扔粽子,可惜不能去看看。”

    说到这,陈业生凑过来,收了伞,挤在刘永胜、刘永明两人中间:“哎,你们两家都有牛车,就不能叫家里人带着去么?”

    “扔粽子有什么好看的?”刘永胜一脸莫名,刘永明倒是有些意动。

    “好玩的好玩的,咱们镇同乌山镇要斗舟、斗曲之类的,可热闹了。”陈业生眉飞色舞的说着。

    “你以前有去过吗?”刘永胜见他说得如亲眼所见一般。

    “没,大家都这么说的呀。”

    一旁的刘永明也是点头:“就是太远了些,来去加上玩得一整天呢。”

    “业生,下着雨呢,大家还是快些回家去吧。”

    刘永胜见车辕上,已经同熟人打过招呼后,等着他们二人回家的刘光宝,忙开口结束话题。

    “好吧。”

    陈业生见刘永胜急着回家,只得退了出来,边打开伞再次强调说道:

    “永胜,永明,你们要是去的话,一定要记得带上我呀!”

    刘永胜,刘永明二人连连点头表示去的话,绝不会忘了带上他。

    三人驾了牛车,一路急急的朝家赶。

    村里许多村民已经在地里插着薯秧了,雨里传来他们的欢声笑语:

    “哈哈,光宝今年可是落后我们一些了哟。”

    “没事,他家今年可是多了个劳力呢。”

    “是了是了,往年他可是拼命三郎一样,一个人埋头在地里,舍不得叫他媳妇淋雨呢。”

    “杨嫂子是埋怨光宁哥不心疼人吧,赶紧的,与光宁哥说一声,看他答应不答应。”

    “杨嫂子,光宝说得对,等光宁哥挑了薯秧来,就去说,要不答应,晚上别叫他上床!”

    “哈哈哈哈哈……”

    在众人哄笑声里,刘光宝嘻笑着没有停留,驾着牛车接着往家赶,身后传来调笑声:

    “是了是了,找几块青砖头放床边,哈哈哈哈……”

    “去去去!没大没小的,我可没赵妹子好命,家里还紧着米下锅呢……”

    …………

    农村人就没想过有孩子在不能说浑话,只听得刘永胜尴尬不已,看看身旁一副饶有兴趣懵懂的刘永明,看来,是没人想到自己这个假小孩听得懂吧。

    三人很快回了村里,刘永明告辞回家了。

    “胜子,回去系好裤腿,披了簑衣,一会儿咱们去插秧苗。记得先把衣物找齐了,回来得洗个热水澡呢。”

    刘光宝边卸着牛车边吩咐刘永胜,后者应答着回屋找衣物去了。

    待刘光宝关好牛回来,刘永胜已经系好了裤腿,准备披簑衣了,说实话,簔衣有些沉,很厚实,披身上很是暖和,难怪了,明明是淋雨应该是很冷的,众人却是在雨里欢快地干活儿。

    雨幕里刘永胜拎了两捆薯秧,跟在挑着满满一担秧苗的刘光宝身后,朝准备好了下秧的地里走去。

    到了地里,同周围的村民们打过招呼后,两人开始忙碌起来。

    “胜子,你看啊,这插紫薯秧与插稻秧不一样,须四指伸直并拢同拇指捏住秧苗,斜着埋入土里,在拢拢土就好了。”

    刘光宝边插着薯秧边讲解着。

    “小心!别踩到垄上,只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