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魔君的宠妻

报错
关灯
护眼
第26章 募粮(第1/2页)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会在边城当郡守的,有好几类人物。

    一类是文章吏治能力都十分不错,有牧守一方的本事,被皇帝派出去面对形势比较严峻,环境比较恶劣的边境的,比如北地与戎族接壤的几座边城,无一不是此种情况。先是汤相,后是君晏,无论谁上台,都没想过将他们替换下去,因为但凡有点理智的,都晓得北地城破,京城很快就会被围。

    第二类就是文章平平,政、治素质也很一般,甚至连做人都不够圆滑的。或者以前就是地方官,官员考评较差,亦或是比较倒霉,遇上了天灾人祸的,这种大多被派往了西域或百越。

    石江城这位郡守就是文章平平,治下能力一般,偏偏还有一颗文人清高自诩的心肠的,在朝中得罪不少人后,被“发配”到了石江城。初入此地时,仿佛晴天霹雳,上任后借酒浇愁,后曾经振作,打算将南越治理的符合圣人教化,将石江城变为南越之地的一颗明珠。

    终究因为百越局势太过复杂,多族混居,宗族部落之法大于朝廷法度,适者生存的现状大于圣人学说。郡守根本无处施展,接连碰壁之后,终于放弃,成了今日这等非汉族不管、非城镇不管、非不得已不管的三不管模样。

    郡守名澹和,中等身材,面白有须,脸方耳阔,腹部微凸,穿着一身官服,最有官家老爷的气概了。

    我来之前仔细打听了他的秉性,落座后,先是将其外貌夸赞一番,称道其风流倜傥、美姿仪。而后又只论诗词风月,不论政事。即便对方匠气有余、灵气不足的作品都讴歌一番后,这位澹郡守终于将我引为知己。

    彼此相熟后,澹郡守才开口问到:“不知日前先生所提的化流民为己用是个怎样的方法?吾坐守危城而不自知,还请先生教我。”说完,拱手便拜,我连忙将他扶起,口称不敢,分析了现状后,转过话题说道:“北地和中原战火不断,而南越在郡守治下海清河晏,百姓安居乐业。是以,北地和中原的流民纷纷南逃。”

    “南下的流民确会一时间加重粮食负担,扰乱府城秩序,甚至流民中还有些落草为寇,以抢掠谋生。可,流民也代表着人口。若能疏导流民,让其开荒种地、挖渠垦田、修河筑墙……则流民很快能变为治下百姓,为府城纳粮纳钱,若还能再佐以军事训练,则平时为农,战时为兵,郡守何愁叛军南下?”

    “君之高见,令我茅塞顿开!请先生满饮此杯!”我与郡守一同饮尽后,他又愁眉不展地说道:“可叹啊,吾手下无良才美玉,空有此等治国妙方却无人可用。”

    他这句话的意思就是想让我站出来,揽了安置流民的差事。再想的深一点,做的好了,功劳自然是郡守的,若是做的差了,亦或是流民军队惹怒了最后坐上皇位的那个,也可以随时推出去当替死鬼。

    不过本来与郡守就是各取所需的关系,于是我拱手答道:“若是承蒙郡守不弃,吾愿与郡守分忧。”郡守大喜,连忙扶起我,在他旁边的案几落座,说道:“得先生这等贤才,是我之幸。明日我就颁布谕令,请先生代我安置流民,垦荒开地,训卒练兵。”

    我回郡守道:“郡守所托,莫敢不从。只是吾无官无职,无禄无爵,即便有郡守的谕令,行事也多有不便,且流民之中人数众多,不少恶徒混杂其中,非常时期当行非常之法,还请郡守准我便宜行事。”

    “准。这是应有之意。”郡守答应后便与我继续宴饮,直到夜幕降临,郡守酩酊大醉,而我也饮了过量的酒液。

    醇酒在体内发酵,烧红了我的脸,我起身向早已醉死过去的郡守告了辞,阿福在殿外静静等着我,看我晃晃悠悠地走过去,两步上前,单手一扯,我便趴在了他的背上,他的双手绕过我的腿弯,将我背了起来。

    我趴伏在他宽阔强壮的背上,脑子里晕晕乎乎,失去了平日的清明。只听见阿福问我:“东家,可是醉了?”

    我嘟囔着答到:“我没醉,还可再战!”

    阿福面无表情,低声说道:“难得见你如此。你醉了,璆瑈。”

    “我没有,我……没有……”帝女的头一歪,靠在了阿福的肩膀上。

    他不由地想起了,在仙宫之时,每次她玩累了,都是他将她背回去。

    他不会驾云,更无法器,只能一步步,背着她走回去。然而他却总觉得回宫的路多么短暂,能正大光明碰触到她,得到她全心全意的依赖,只有此时了。

    月光将两人的影子拉长,最终融入一体。

    第二日,郡守果然未食言,颁下谕令,胡乱给我任了个官儿,着我便宜行事,以安流民。

    我领了谕令,前往城外,见了霍凌等村人,将谕令告知。

    郡守虽然没有答应放粮,也没有给多少银钱,但是,允许流民垦荒,可以事先赊欠种子,待收获后再缴纳上,甚至允许我必要的时候便宜行事。这就是同意向城内的一些土人大族征集银钱或粮草。

    我若能压服这些异族土官,郡守便能不费吹灰之力增强了郡守府对百越的控制,我若是失败了,还是一样,他便会拿我平息土官的愤怒。

    但是,他有张良计,我有过墙梯。郡守想推脱的一干二净是不可能的,天底下没有这样白得的好处。再则,让土官低头也不是不可能。世上的争端无非是利益二字,那么妥协也不过是平衡之道。

    我若势大,必然能达到新的平衡。边境郡城,守军不足万人,异族土人,只有三族成了气候,能与郡守相较。除时族外,尚有莫族、农族两个大族。每个大族约两千多人,再加上其他七七八八的小族,同郡守的兵力算在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