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魔君的宠妻

报错
关灯
护眼
第17章 女扮男装(第1/2页)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韩起和君晏双方人马翻遍了整个皇城,包括城郊都没放过,挖地三尺,也没找到小皇帝。

    更没有找到瓀璃。韩起不得不考虑,他们可能被皇后所说的话误导,也许小皇帝早已离开京城,跟着瓀璃一起。

    如果是她的话,他信她能做到。韩起遂派人在京中调查,城破的那天晚上,到底有没有马车离开京城?

    在近乎地毯式的搜查之后,终于从百姓中得知,有两个线索,一是向西,一是向南。向西的那队人马不少,马车更是多,车子看上去很重,压的马几欲倒退。

    南下的那辆马车就十分普通的民间车驾,竹编顶篷,粗布车帘,未见到马车里有几个人,那车夫皮肤黝黑,长相不似中原之人。

    按理说,西去的那支车队最为可疑。毕竟高头大马,华丽车驾,无论怎么看都像小皇帝会有的仪仗。

    但是,韩起凭直觉认为南下的那辆普通马车才是瓀璃和小皇帝之所在。

    他派了两队人,一路向西,一路向南,沿途追查,随队伍一起的,还有曾经给皇后接生的两名稳婆。

    皇后宫里的人死绝了以后,这两人是唯二接触过小皇帝的人了。

    而君晏决定快刀斩乱麻,直接宣布小皇帝死于宫廷大火中了。

    然后不顾韩起的反对,召集文武百官,打算直接宣布这一“结果”。

    韩起阻止不了他召集朝官,但是不代表他就会听之任之。

    大朝会上,文武官员齐齐到场,七位王爷及部将,韩起大将军及部将均上了朝。

    这几日,京城到处都是兵丁,挨家挨户查验,似在找人。七路王军彼此派系不同,时有摩擦,虽然都不敢惹韩起带回来的精锐,但是他们自己经常在街上大打出手,京兆尹都不敢管,整个京城人心惶惶,一片萧索。

    君晏看人都到齐了,朗声说道:“逆臣汤全已伏诛;逆臣翟勇锐叛逃,正全力捉拿;罪妇汤氏已伏诛。”几句话像一颗惊雷在朝臣耳边炸响。

    汤全、汤皇后都已经死了?翟勇锐跑了?那小皇帝呢?

    似是知道朝臣心中所想,君晏脸色一变,瞬间泣而出声:“可怜皇帝陛下已被罪妇毒、杀!臣等救驾来迟——!臣该死啊——”

    君晏已年近四十,若不是他早年风流,无心娶妇,又无长辈管他,他如今孙儿都比小皇帝大了。但此刻居然能泪涕泗流,哀恸不已,好似真的对小皇帝忠心万分,真的因为没能救下小皇帝而自责。

    朝臣信他的鬼话么?自是不信的。

    小皇帝就是皇后的护身符,皇后为什么要毒、杀自己的儿子?就算小皇帝死了,真是皇后杀的么?毕竟小皇帝是几位亲王的绊脚石,可不是皇后的。

    但是,朝臣敢提出异议么?没有人敢。

    他们经历了汤相把控的朝堂,唯有少言才是保命的良方。这位王爷能弄死汤相,连皇后和小皇帝都不放过,此等狠人,纵有万千疑问,他们也只会往肚里咽。

    “皇帝陛下未死。”朝堂上的安静,凸显了韩起的声音。如此清晰明确地表达意见和立场。朝臣顿时有了看热闹的心思。

    一位是最热门的皇位候选人,一位是手握重兵的大将军,两位若是意见不一致,那到底是西风压倒东风,还是东风压倒西风呢?

    “韩将军说皇帝陛下未死,可有证据?”君晏问道。

    “南阳王说皇帝陛下已死,可有证据?”韩起毫不示弱。

    “自是有的。”君晏几不可察地笑了一下。韩起心中有了不好的预感。

    一众朝臣听他这么说,也都睁大了眼睛,等着看证据。

    只见一个太监,抱着明黄襁褓,到了大殿之上。众人视线牢牢盯住那个襁褓。

    太监走到殿前跪下,将襁褓放在了玉阶之上,打开襁褓,里面是一婴尸,面色青黑,很明显中、毒而死。

    众位大臣一片哗然,虽然震惊,但是大部分朝臣心中都信了七分。

    韩起此刻已经意识到,这或许是针对他的一个陷阱,他抬眼看向玉阶之上,果然,南阳王正盯着他,等着他接招。

    “一具婴尸罢了,如何能证明是陛下?”韩起淡定地说道。

    “大将军想如何证明?”君晏整以待暇地问道。

    “自是需见过皇帝陛下之人证真伪。”韩起说道。

    “大将军意思是本王会找婴孩伪作陛下?”君晏眯着眼睛问道。表情甚是冰冷,若是答案令他不满,他必不会善罢甘休。

    韩起自不会让他抓住话柄,说道:“南阳王也未曾见过皇帝陛下,被下人欺瞒,也是有的。”那跪着的太监顿时抖如筛糠。

    “大将军可有见过陛下之人?”南阳王步步紧逼。

    “自是有的。”

    “何在?”

    “随卫队往各处探查皇帝陛下行踪。”

    “可有所获?”

    “未有。”

    “大将军,国不可一日无君,汝既不能给出明证,当信我之言。皇帝陛下已崩。”

    “事关一国之帝生死,岂能如此儿戏?”

    “若你之卫队十数年未有消息,我大昭难不成十数年不立皇帝?”

    韩起沉吟片刻,答道:“以三月为期,若三月之后,仍无陛下消息,则请立新君。”

    原本准备暴起的君晏决定再忍一忍,等这三月,反正即使有小皇帝的消息,他也能将其变为没有。关键在于,能不与韩起正面冲突,就不与其正面冲突。

    小皇帝的问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