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驸马他来自农村

报错
关灯
护眼
第五十七章(第1/2页)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我直接告诉他们,我已经嫁过人了,而且,我身子受损,不能生养,如果他们还要脸面,就不会娶我进门了。”

    林洵一听就愣住了,这么说,她是知道了吗?

    新月看出他的吃惊之后,就笑着在他肩上咬了一口。

    “我回宫之后,不停的有太医给我请平安脉,我怎么可能不知道呢?你这个傻子,你直接告诉我就好了,只要你不嫌弃我,我就不会在乎的,干嘛还要编理由骗我,害我担心你自卑!”

    “我可没有骗你,我说的句句是实话,我最多就是瞒着没有告诉你这件事情!”

    反正林洵就是咬死了不说实话,新月也没办法,看他这副无赖模样笑得更开心了。

    虽然她很想有一个自己和林洵得孩子,但是,这么久了,她也早就想清楚了。只要她和林洵能在一起,其他得都不重要。

    她知道林洵骗她是为了让她不内疚,更是为了让林母能接受,林母一直希望抱孙子,如果新月身子有问题,林母说不定就会给林洵纳妾。

    这世间有几个男人肯为了妻子说自己身子有问题的,再者说了,有的人就算真有问题,也八成会把问题都推到女人身上去。

    林洵能为了她这般用心良苦,新月自然是更加体谅他了。

    不过,就算她不能生养,她也不会做什么贤妻良母的做派,去给林洵纳妾的,他们之间,绝对容不下别人,而且新月相信,林洵绝对不会是那种为了子嗣就去纳妾的人。

    在林洵的心里,她远远比孩子要重要的多。

    “我此生决不负你!”

    新月对李家告出实情,可以说是名声扫地,那段时日京城不知道有多少她的流言蜚语,但是,她丝毫不在乎,毅然决然的住进了林家,对外也一直以林夫人自居,一时间,她竟成了京城所有贵女的反面教材,也成了贵女圈中的笑话,人人都说任她凰栖出身再高再受宠又如何,还不是嫁了个地位低贱还是农夫出身的穷太医。

    原本各家宴会都以请的到她为荣,那件事后,她竟成了瘟疫一般,让他们唯恐避之不及,生怕她会去,知道那些人的态度之后,新月就渐渐的退出了那个圈子,每日专心在家里照顾林母,跟杨太医学医术。

    新月原以为林母知道她的真实身份之后会不想接纳她,可新月搬进林家的之后,林母却对此事只字未提,还是像从前一样,将她当亲生女儿来对待。

    林母的宽容和明理,让新月更加感动,就连太后都不如林母待她好。

    “只要你不离开我,为了你,我什么都可以放弃。”她相信,林洵定不会负她。

    林洵他们这次回京,并没有跟随大部队一起,一则是林洵想家里人,想快些赶回来,二则是有任务在身,他和平安近年来收集了不少李家的罪证,多次坏了李家的好事,此次早一步回京,就是想把他们的罪证都上交朝廷,皇帝和太后早就想收拾他们了,定然会趁机发难,届时,李家一旦按捺不住,就会提前造反,他们镇压他,也就完全有理由了。

    一定要趁三皇子手里兵符上交之前把李家收拾了,不然,必成祸患。

    他们早已做好了完全之策,在上折子的时候,就告知了太后,只要铲除了李家这个叛党,就一定上交兵符,并且回边疆西南封地,再也不插手京中之事。

    当今圣上虽不是有雄才伟略之辈,但也算是一个明君,相信只要他看出他们没有造反夺位之心后,不会为难他们。

    除了李家通敌叛国的罪证,林洵还将当年荀家被李家陷害一事的折子一同递了上去,希望还荀家一个公道。

    李家虽然被逼入绝境,已经是在劫难逃,没有任何翻身的可能了,但毕竟瘦死的骆驼比马大,一旦李家放手拼死一搏,皇帝未必能赢,如果他想万无一失,就势必要借助镇南王在军中积攒的势力,届时,就算他不愿为荀家平反,也不得不这样做。

    镇南王今日已经进京,大军也驻扎在了城外不远处,只要李家敢起兵造反,镇南王一声令下,大军就会进城将其拿下。

    有了镇南王这张护身符之后,皇帝和太后才下达了诏书,降罪李家,将其全家都下狱,不日问斩,荀家也得到了平反。

    第二天一早,宫里就来了人传旨,来人还是皇帝身边的御前总管王公公。

    林洵知道到他传的诏书定是荀家那件事,就把林母也请了出来。

    “陛下顾念林夫人您身子不爽,特地允您坐着领旨。”王公公看见林母他们出来,没有立刻传旨,而是先笑着让林母坐下休息。

    林母看他这态度,虽然心里怀疑,却并没有想到荀家的事情上去,只当是林洵在边关立了大功,才会连她一起赏赐。开始林洵担心事情会有闪失,没有跟林母说,后来虽然事情已经是板上钉钉了,但他一来是没有合适的时机,二来也是想给她一个惊喜,就把这件事一直瞒下来了,所以林母一直都不知道荀家的事会平反。

    直到王公公将圣旨宣读完,亲手送到她手里,她才颤抖着手,接下了那道追封的圣旨,眼中含泪看着旨意,颤抖着嘴唇久久都说不出话来。

    王公公知道林母是不可能出声谢恩了,就没有多待,将另一道圣旨交到林洵手里就带人离开了。

    给林母的那道圣旨是在补偿荀家,不仅将荀太师的牌位放入太庙供奉,还为其追封了国公爵位,且可世代世袭,林洵身为荀家唯一的后人,自然就袭了爵位,林母也封了一品诰命。

    交给林洵的那道圣旨并没有宣读,林洵等王公公走后才打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