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种田之流放边塞

报错
关灯
护眼
第153章 悔恨交加(第1/2页)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姜玉姝丝毫不知所谓的“异母妹妹“来了赫钦, 难得空闲, 她把所有心思都花在了孩子身上。

    午后艳阳似火, 酷暑难耐。

    婴儿平躺, 挥手蹬腿, 被逗得欢笑, 一个翻身, 恰巧挨着,便扭头, “啊呜“一口咬住姜玉姝的袖子

    “哎,衣服不能吃, 无论抓住什么东西都朝嘴里塞“姜玉姝忍俊不禁,没敢使劲扯回, 生怕磨伤孩子幼嫩牙龈, 无奈问“怎么样袖子好吃吗”

    婴儿“唔唔“几声,本能地吮吸, 看起来吃得津津有味。

    “乖, 袖子不能吃, 快吐出来。”潘嬷嬷捏捏孩子白白嫩嫩的脸颊, 哄他松嘴。奶妈在旁说“小孩子都是这样的。”

    三人合力哄劝, 好容易哄得孩子松开嘴,却见俩小胖拳头紧握,攥住袖子不肯撒手。

    半晌, 大人不敢硬拽,姜玉姝无可奈何, 嗔道“算了,随他吧。这孩子,估计误以为在玩耍,咱们越劝阻,他玩得越高兴。”

    “哈哈哈“潘嬷嬷眉开眼笑,奶妈晃动布老虎,笃定道“趴着抬头久了脖子酸,待会儿他就玩累了,自己会松手的。”

    下一刻,半敞的房门被叩响,翠梅探头问“夫人”

    “进来。”姜玉姝提醒道“最近天气格外闷热,大中午出去逛,仔细中暑。”

    “煜公子想吃栗子糕,奴婢上街买了两斤栗子。顺道去了一趟布庄,挑了几块布。”小桃恭谨禀告。

    潘嬷嬷乐呵呵,打趣问“又置办嫁妆啊啧啧,从县里买到府城,从府城回来,又天天上街买东买西”

    “嬷嬷别老是笑话人家。”小桃脸羞红。

    姜玉姝打圆场,“吉日已择定,小桃九月成亲,眼下横竖闲着,是我叫翠梅帮她张罗的。”

    小桃和翠梅靠近,晒得脸颊红扑扑,各举着一个风车,走动时,样式不同的彩纸转动,鲜艳夺目。

    翠梅蹲下,平视婴儿,笑眯眯说“看,风车”

    “小公子,瞧,好玩么“小桃也蹲在榻前,朝风车吹气。

    色彩鲜艳的东西,还会转动,迅速吸引了婴儿目光。

    郭烨松开母亲的袖子,扭头,大眼睛里盛满好奇,右手肘撑住上身,左臂抬起,左手张开往前探,意思是想抓来玩儿。

    姜玉姝抱起孩子,让他靠坐自己怀抱。

    “小公子,来,看着啊。”翠梅憋足一口气,吹得风车滴溜溜转。

    婴儿眼睛极有神,眼巴巴的,身体前倾,抬手欲抓。

    “给“翠梅刚递过,姜玉姝忙阻止“不要给他,烨儿现在无论抓住什么东西都往嘴里塞。”

    “好吧。”翠梅只得缩手,与小桃轮流吹风车逗孩子。她们一个刚成亲不久,另一个即将成亲,皆盼望生个大胖小子,故由衷地喜欢亲近郭烨,想沾喜气。

    潘嬷嬷与邱氏收拾散落一床的大小布老虎,随口说“上个月买了好些风车插在窗口,五颜六色,咱们小公子可爱看了。结果,没玩几天,就被煜公子和宝珠拿去,全弄坏了。”

    姜玉姝正欲开口,突听门外传来懒洋洋地一句“煜儿弄坏什么东西了”

    众人一愣,同时扭头

    王巧珍站在半敞的门外,笑吟吟。

    潘嬷嬷猛地回神,顿感懊悔不安,忐忑望向姜玉姝。

    姜玉姝悄悄摆手以示安抚,若无其事答“嫂子来了坐。我们刚才在闲聊而已。”

    “聊什么呢“丫鬟推开门,王巧珍踱进房里,落座榻旁,顺手摸了摸侄子脸颊。

    姜玉姝正色答“老夫人十六过寿,菜色须得提前商议妥。昨天拟的单子,不知嫂子觉得怎么样”

    “我看了一遍,大体是没错的,已经交给管家了,寿宴规矩他们熟悉,家里今非昔比,把该改的地方改一改,就行了。”王巧珍慢条斯理道。

    家务,除非必须反驳,否则姜玉姝从不较真,爽快表示“我从未主持过寿宴,又要辛苦嫂子了,到时我跟着你,趁机学一学。”

    “哎哟,哪里我可不敢当。”王巧珍摇着团扇,抬高下巴问“你身为堂堂女官,办过不知多少差事了,岂会被区区寿宴难倒忒谦虚了。”

    姜玉姝抱着孩子,坦率答“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我没操办过,确实不懂。”

    “你过阵子又得外出忙公务吧”

    姜玉姝摇摇头,“放心,再如何忙,也得等婆婆寿辰之后前几年,一家人两地分隔,我从未给婆婆做过寿,遗憾至极。”

    王巧珍把玩团扇,随手给侄子扇风,蓦地风扑脸,婴儿使劲揉眼睛,“当时一家子全是犯人,倒怪不得你。”

    婆婆大寿,不容儿媳妇怠忽。

    姜玉姝唯恐孩子着凉生病,悄悄侧身避开了,“老夫人大寿,虽然不能像从前那样热闹,但也有不少亲友要邀请,长平、县里、镇上、庸州,帖子早已派出去了,只不知到时能几人有空贺寿。”

    王巧珍略坐直了,掰着手指头,严肃道“长平那儿,穆伯父军务繁忙,十有**抽不出空,但他多半会派人祝寿。县官及其家眷,以及左邻右舍,估计都会出席。庸州嘛,实在太远了,弘磊身不由己,假如他告不着假,老夫人一定很失望。”然后,她眼神闪了闪,皱眉问

    “至于镇上你是指小蝶夫妇俩吗“姓廖的若是又来家里赖着,我还过不过日子了

    姜玉姝颔首答“嗯。上次我路过刘村时,得知表姐夫在村里私塾当先生,未免屈才了。所以我告诉他如果想当先生,县里有书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