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综]我在故宫装喵的日子

报错
关灯
护眼
第224章 北宋(八十九)(第5/5页)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运到北地之后还能给边军加个肉菜,也能省了回城时候的物资消耗。

    缺点便是总每个回程,让他们这儿摸不清楚北方的状况。

    现如今军队还在宋地,若是成功渡河破了辽国边军防御,入了敌腹,才是最考验他们的时候。

    那时候还有可能遇上白沟河泛滥……要将此加入考虑范围。

    兵部尚书一边走一边思考,直到面前忽然暗下来之时才引得他抬了头,便见一身素净的牙白色纱袍的青年人含笑站在他的面前,兵部尚书的眼睛慢悠悠得在此人面上转了一圈,方才下拜“平南王。”

    “徐尚书。”夏安然颔首,他双手插袖,姿态从容“不知尚书可缺畜力运粮?”

    兵部尚书的眼睛顿时亮了起来,他堆出了一个堪称殷勤的笑容“实在惭愧,此战突然,吾等力有不逮,若王爷能加以援手便再好不过。”

    “本王正是为此而来。”夏安然眉眼弯弯“吾欲捐赠三百头牛,以作军饷。”他顿了顿又说道“以【三家】店主的名义。”

    “……不以南王名?”

    “然。”

    “……”兵部尚书思索了一番,道“此非吾职权所在……并不并不担采买之职,更不过钱财,不过此时情状特殊,户部亦是火烧眉毛,某便越权一回,日后定亲向官家请罪。”

    闻言,青年眉眼舒展,看着兵部尚书的眼神带着一抹不明意味“大人若是生怕出了意外,不妨置布告公之于众,请民监管。”

    兵部尚书愣了愣,细思片刻后忽而露出了然神色,他轻笑一声摇了摇头,言道“王爷此计绝佳,臣自当收一笔,公示一笔。钱两、捐献者自不会漏。”

    二人面面相对,相视后均是会心而笑。

    作者有话要说: 王旦的确干过这事哒,其实党项一直都是养不熟的狼崽子,李德明来要粮食,王旦直接说:粮食就在开封府,好胆你就来。

    其实北宋的文臣都很刚的,咳咳。

    燕云十六州的重要性分左右两半,以太行山分界线,右边也就是北京这块主防御,拿下来就能把契丹人推到长城以外,整个一个平原的防御改为长城的几道关口防御,和小部分峡道防御,可以节省下非常庞大的军费。

    左边呢,本身就以山脉为主,防御压力不大,主要是割断了马道。

    当然最本质的原因还是西夏断了马场。

    所以最严峻的还是要拿燕,云倒是可以暂且放一放。

    只要燕拿下,开封无忧。

    如果没有燕,要想安心发展肯定要迁都,但是宋非常依赖航运,开封如果迁都到洛阳起码会萧条一半不止,反对的人会非常多,所以还要先一步建设大洛阳。

    ……太麻烦了作者君选择正面杠(撸袖子)

    宋军的后勤一直是个大问题,尤其是北宋时候主要靠车马运输的时候,后期最为严重,到了南宋主要靠水路运输反而状况好了不少。

    对了有人可能弄不明白,宋驴子什么的不是挺多的吗,咋还运输不上呢。

    这么说吧,首先,马和驴不能放在一块走,现代的马见多识广还好一些,但是很多马群看到驴的第一反应是炸,大概感觉就是:这特么是什么怪物!

    如果要理解……你可以想象一下有一天上课时候教室里面坐着一个猩猩的赶脚。

    我记得曾经看到过这个报道,但是现在一搜没搜到,但是因为看到过一眼印象很深,当时就是说很多马,尤其是文中这种“进口马”是绝对不能接受驴子的,骡子也不行,看到了得撂挑子。所以古代运输时候,骡、马、驴基本不能走一块。

    当然你要问既然马看到驴要炸,骡子是哪儿来的……这个问题,一个是,让马啪啪啪的时候其实是不太会让它看到交配对象的,都是遮眼或者借助工具(咳)另一个就是春天到了自带滤镜,还有就是养一段时间大家熟了就好。

    所以到了后期其实也能一起走,但是作为畜力,马比驴、骡都强,但你们也知道马太宝贵了,就是骑兵在不作战的时候也是不舍得骑马的,当做畜力的马本身就是劣等或者是老马,一般都是驴、骡,后二者吃得少干得多,缺点就是服从性很差,尤其是驴脾气特别坏。

    但是它,能吃=w=

    厢兵中有很大一部分是禁军、边军荣退下来养老的,所以他们偶尔也可以复伍,嗯咳。

    宋朝的兵部管厢军+物资运送,枢密院管边军、禁军,另外还有三衙什么的这里就不多说啦!

    (讲道理我觉得唐宋的官府名词有点难记)

    昨天夏喵看到的画面是画影的记忆,因为情绪太激烈所以传过来了。

    原着上白玉堂是在第三次探冲霄楼的时候万箭穿心死的,尸骨无存,只留下了飞蝗石,应该是真的死了,因为后文有玉堂的魂魄出现的描写,不过《七五》本身生死也就一条线(强行辩驳)

    画影是TV 二设,所以设定它最后被襄阳王的人拿走了。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