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着梁王痛苦的模样, 林玉儿也有些难受起来, 只是,她的理智告诉她,此刻一定不能被梁王打动,否则, 只怕以后还有更痛苦的地方。
因此, 她也咬咬牙, 逼自己回视梁王:"可是,即便是这样,你仍然还是必须得娶她们,不是吗?我自己的性子我自己知道,善妒, 容不得人, 如果咱们在一起, 总有一日会因为此事变成怨偶, 与其这样,倒不如连开始都不要开始。与其这样, 倒不如连开始都不要开始,快刀斩乱麻吧!"
"呵呵,连开始都不要开始……可是,已经开始了很久怎么办?在你第一次拒绝我时, 我就曾想让自己有骨气一点, 不要对你纠缠不休,可是, 我发现自己根本做不到怎么办?你知道每次被你拒绝后,我有多伤心吗?然而,就是这样,明知道你不愿意,我还是一次次的厚着脸皮,罔顾自己的自尊心,想和你在一起。你知道的,我要娶静儿和玲玲是早已定好之事,根本由不得我自己愿意不愿意,可是,你每回都要用这个我无能为力改变的理由来拒绝我!其实,最主要的原因不过是因为你不喜欢我吧!"
梁王自我解嘲的笑了几声,然后红着眼眶逼问道。
不知道自己该怎么回答的林玉儿低下头,没有吭声。
"那我如果说我是孩子的父亲,你是不是更恨我,更不愿意答应我了?"梁王有些绝望的问道。
如若不是梁王之前说的这番话,此刻林玉儿一定会装傻,抵死否认肉团团是他的娃,可是,此刻看着表情充满了绝望的梁王,她突然不太忍心欺骗他,叹了口气道:"其实我早已知晓你是孩子的父亲了,主要你对我肚子里的孩子太过关心,让我起了疑心,后来我又试探过你和彦赤,就知道了。初时,我确实怨怪过你,不过,现在却不再怪了,反倒有些感谢你,感谢你送了一个这么可爱的孩子给我!"
"所以,你是明知你的孩子的父亲是我,你还是决定不嫁给我,嫁给别人?如果你不嫁进梁王府,我就坚持要将孩子带走呢?"梁王难以置信的看着林玉儿。
林玉儿一听急了:"你……你不能这样子,强扭的瓜不甜,你现在将孩子带回去,孩子的处境就变得很危险,他会变成很多人的眼中钉,肉中刺。他还这么小,根本没有自保的能力!我答应你,如果等他长大后,有了自保能力,你们再想相认,我绝不阻止,好不好?"
"强扭的瓜不甜……罢了,我知道你的想法了,你放心,我不会再对你纠缠不休了。"梁王吐了口气,步伐有些蹒跚的走了。
看着梁王那显得很有几分萧瑟的背影,林玉儿的心情也不太好受。同时,她又有些担心梁王会来和她抢孩子,不过,她静静的等待了很多天,却什么也没发生,她甚至连梁王的身影都没见着过。
在这之中,欧阳澈也来找林玉儿表白过一次,同样被林玉儿不着痕迹的婉言拒绝了。
拒绝完之后,林玉儿自己暗自感叹,没想到她越来越有做红颜祸水的潜质了。
也就是在这一年的秋天,鞑靼人的皇帝最终因病重不治而过世,他的那个原本不起眼的三皇子以雷霆万钧般的手段斩杀了自己的两位皇兄和一个皇弟,扫清一切障碍,登上了皇位。
可能因新帝非长非嫡,又非贤,难堵悠悠之口,就想找点事情出来转移一下国人的注意力,于是,他便选择对大夏朝发起进攻,期望着能从大夏朝取得些战绩和战果,来提升一下自己在国人心目中实在不怎样的口碑和形象。
对于此事,无论是乾康帝和朝中大臣们,还是北关的主帅林远及将领们,在鞑靼老皇帝过世前便早有心里准备和实际行动准备了。
然而,即便是再有准备,却因着鞑靼人异常的骁勇凶悍,这场战争仍旧打得异常的惨烈,虽然在这场战役中,大夏朝总体上处于优势地位,但北关将士仍有不少牺牲在战场上。
而就在这场战争中,北关有一位年轻的将领脱颖而出,那便是已经在京城销声匿迹将近两年的梁王宫过。
此时,赵王、慈宁太后和郑家以及齐王、魏王背后的势力方才恍然大悟,他们在全国各地寻了两年多却不见踪迹的梁王竟然去了北关的军营,他们深知,梁王会且能去北关,肯定是经过乾康帝的允许。
此时,乾康帝的用意已经很自然的就能被人猜测出来,那就是想用战功来弥补梁王外家势力的薄弱,这让各派势力莫不捶胸顿足,因着他们的一时疏忽,竟然让梁王在边关站稳了脚步,只怕接下来,堆砌在梁王身上的权势和荣誉也会越来越多。
为此,以慈宁太后为首的郑家已率先让人给林远递送密信,想让林远在边关将梁王就地解决掉,只是一直没有得到林远的回复。
而正如各派势力所预测的那般,随着战报如雪花片似的从北关往京城传送,梁王的英勇事迹也愈来愈多的在京城中传颂开来,诸如什么带着不足一百人的队伍,烧了鞑靼人的粮草;带着两千人马,对上鞑靼人五万人马,以敌众我寡之势,大败鞑靼人;在战场上单挑鞑靼人的新皇帝,完胜,等等。
如此一来,这位原本在大夏朝子民眼中只有个模模糊糊的印象的梁王形象在人们心中变得越来越鲜明、生动起来,康泰帝终于不再隐藏自己对这个儿子的赞赏和认同,给他的赏赐像不要钱似的往梁王府送去,梁王在北关军营中的级别和实权也变得越来越高。
同时,梁王的养母谢昭仪也顺利晋级妃位。
此时,那些原本不明所以的后宫妃嫔和朝中的大臣们也弄清了谁才是康泰帝真正心之所向之人,一些处于观望状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