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重生之七零年代旧事

报错
关灯
护眼
第121章 .探亲(三)(第1/2页)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对, 驱除去, 好不容易现在国家形式好, 我们吃饱穿暖,要长命百岁的活着啊, 这样的狠心肠, 不应该留着。”

    村民们你一言我一语的, 百分之百支持驱除大妮儿, 还有她丈夫跟孩子,谁知道他们会不会怀恨在心, 俗话说, 斩草不除根,春风吹又生啊。

    蓝草发泄完心中的郁气, 看也不看地上伤痕累累的大妮儿,对着她丈夫孩子冷冷的看了一眼, 那种浓重的煞气,让三人忍不住退了一步。

    “希望我这辈子都看不到你们, 敢踏入赵村, 见一次打一次, 如果你们有那么多钱看病的, 尽管来,我这把老骨头等着,从此以后, 我再也没有这样的闺女。”

    说完把手里的木棍一扔, 潇洒的离去, 她心里还是放心不下阿靖的情况,出了这口恶气,马不停蹄的往回赶,转眼间背影就消失在村民的眼中。

    大妮儿的丈夫看到村民不善的目光,很怂的带着孩子关上了堂屋门,看热闹的村民又把目光一致看向村里的主事人,村长,让对方压力倍增。

    “行了,行了,都散了吧,你们以为黎家会善罢甘休,等着吧,用不了一天,公安局就会来处理的,别瞎操心,恶人自有恶人磨,干嘛要自己沾染腥气呢。

    我早就说过,跟黎家和平相处,多多少少能喝点汤,可是都不听啊,黎家在十里八乡可是有名的人家,都是吃公粮的,唉,鸡蛋碰石头,自不量力啊。”

    村民一想也是,黎家那是好惹的吗?先不说黎家老大在京都吃公粮,就是黎家的那个小孙女,可是出国留学回来的,小小的年纪就把自家奶奶接走奉养,

    那本事绝对首屈一指,那一次过年过节不是大包小包的邮寄回来吃穿用,黎家人不差钱,大妮儿太傻了,谁不知道黎嘉靖那是黎家老三的独苗苗。

    怎么说他都是自家亲兄弟,就说以后黎家不管她,好歹还有亲兄弟照应一二呀,可是现在一切都没了,看看人家二妮儿,那是啥结局,唉,傻人,愚人,没福气的人呀。

    果然第二天天刚亮,就开进村里一辆公安局的车,下来两个穿着制服的人,给大妮儿带上手铐,架着放到车里,干净利索的离去,大妮儿丈夫孩子傻眼的看着这一切。

    黎富贵把黎嘉靖放到堂屋的床上,赵明利急忙从他的房间,拿过来一套衣服,脱掉湿漉漉的衣服,给他换上,黎嘉钰背过身给黎嘉靖留下尊严。

    “你是明利吧,呵呵,本来还想着去你家一趟呢,我这次回来,我大姐知道的,让我给你爹娘带了钱,今天受惊了吧,来,把药丸吃了,缓一缓,晚上不做噩梦。”

    “呃,你是鱼儿姑姑?嗯,好的,三叔,婶娘,麦子他们都好吗?”

    “都好呢,麦子他们很想你跟阿靖,经常念叨你们什么时候去京都。”

    “嗯,我们也很想麦子他们,都一年没有见到了,这次怎么没有跟着鱼儿姑姑一起回来?”

    “他们报了兴趣班,太淘气也该收收心。”

    “哦,麦子好可怜啊。”

    “哈哈,对,很可怜。”

    黎富贵见孩子没事,离开堂屋去外面擦擦汗水,有些不放心孩子娘,交代一声骑着车子就往村外走,黎嘉钰切了两块蛋糕,让两个半大小子吃。

    缓过神来的黎嘉靖恢复了原来的开朗,坐起来跟赵明利欢快的吃着,时不时抽空询问两句疑难,村里面的人陆陆续续从田里劳作回来,听到自家孩子的陈述大吃一惊。

    关系好的顾不得吃饭,匆匆忙忙来到黎富贵家探望情况,看到黎嘉钰坐在堂屋,心里都笃定的松了一口气,只要有黎家这个丫头在,估计事情没有那么严重,谁不知道小时候医术都高明的,更何况十年过后,哪有不精进的道理。

    村里人担忧而来,又轻轻松松的离开,黎富贵,蓝草都很感激大家的关心,默默的记下了他们的面容,把名单写在心里,有情后补。

    回到家的村民,继续听着孩子们用崇拜的口气说着黎嘉钰的英雄事迹,心里的天平又重了几分,黎富贵两口子的为人占了一部分,黎嘉钰的高超医术也是因果。

    “孩他爸,呃,那个,明天我带着咱爹去黎家看看吧,整天这么咳嗽,县医院也找不出来病因,说不定喝过洋墨水的鱼儿能治疗呢。”

    “嗯,看到鱼儿那丫头的时候,我心里就有这个想法,听了咱胖墩说了她怎么救治阿靖的,心里更加确定,她一定有办法的,好不容易她回来一趟,乡里乡亲的,想来不会拒绝吧。”

    “黎家不是那样的人,打黎家爷爷那阵都是厚道人。”

    “那好吧,明天试一试。”

    马菜花也有看病的想法,她家妮儿结婚都三年了,一直不开怀(怀孕),急的她嘴上都冒泡,找了很多医生,依旧没有什么反应,这样下去婆家能愿意吗?

    “娘,我想明天走一趟大妮儿那里,让她回来,这不是黎家的那个鱼儿回来了吗?小时候医术就那么高明,这么多年了,不知道到了什么地步呢?”

    “嗯,行,你去吧,还有啊,可不能放晓峰去河边了,今天可是吓死人了,要不是正好黎家那个妮子在家,阿靖那个小子的命都难保啊。”

    “我也是这么想的,以后拴绳子也不行,吓死人了。”

    赵庄很多人家都起来这个心思,常年劳作缺医少药的,谁还没有那个头疼脑热的,村里当然有郎中,但是只能看一看小毛病,感冒拉肚子什么的。

    这里虽然并不是很偏僻,去县城,省城都很方便,但是需要花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