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反派他就是祸水[重生]

报错
关灯
护眼
第2章 水色影(第1/2页)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灵虚境

    此地内是一片的树影绰绰,乌漆墨黑。

    望天,暗无天日;望地,荒无人烟。

    周边风吹草动全无,代而取之的是野兽的低吼与各种妖魔鬼怪的尖锐吟号,此起彼伏。

    那些鱼龙混杂着的声音由远及近,在广阔的空间中愈发变得清晰分明,却仍是不明所踪,似是从四面八方横扫过来,颇有四面楚歌之象,令人心生怪诞。

    撇去这些异象不说,最怪诞的还是要属在这黑灯瞎火,不知是何处的僻壤空间内,几点碧玉的萤萤星火毫无征兆地陡然显现,飘荡在空中,似在照明。

    至于那萤火波及之处,无端呈现半个影子,模模糊糊地糊作一团,极难分辨这究竟是人还是鬼。

    原本极为渺小的光火越照就越是亮。

    蓦地,那被黑暗吞没的半个身影也在这光芒的照耀之下,逐渐显形,轮廓与先前相比清明了许多。

    哦吼,只是一个人影而已。

    脸呢被整个吞没在黑暗当中,是一丁点儿都看不清。把视线稍稍下移,也只能隐约地扫见那正安分地打着坐的,双手一上一下,掌心相对地横持在胸前的庄重姿势。

    “……呵……我真…………废……”

    倏地,这人含糊不清地说了一长串的话。

    大抵只能听到呵、我真、废这三个字,其它字语仿佛像是被糊作了一团,半分都听不到。

    如果仅仅只把这四个字单独串起来的话,言简意赅,也好理解。

    静了一时片刻,飘在半空中的萤火猝然发作,发了疯似的上窜下跳。

    那人似乎叹了口气,猛地伸出一只手将那点微火攥在手心里,稍息用力,掐灭了。

    光线一暗,四周很快又陷入一片伸手不见五指的黑暗中。而野兽与鬼怪的声音才没停歇多久,又开始一高一低地合鸣着,此起彼伏。

    “烦人,闭嘴!”

    那说话人的音色,同在空山幽谷里回荡着的美妙琴音一般扣人心弦,神怡心旷。

    即便是在此刻从语气上来听显得有些冷冽,却也如寒冰击打玉石,好听得很。

    余音落定后,不知从哪里发出的鬼哭狼嚎就真的凭空消失,无去无踪了。

    “龄儿,你需得静心。”

    上空忽然传出一道声音,那音色温润如玉,款款柔和,能听出说话者的年龄大抵在三十岁出头,不老不少,极具韵味。

    凤迟龄先前对待妖魔鬼怪的那一番态度瞬间遛得没影了,声音软糯了不少:“好师尊,弟子已经知道错了,您都把我关了二十几个时辰了,就让我出去吧……我已经把安定咒念了百八十遍了,这次出去保证绝不会再犯错。”

    说完,他便并起三指指天指地指人心。

    对方沉默了会儿,道:“……你当真改过自新了?”

    凤迟龄铿锵有力道:“当然!”

    “那为何方才,我还听见你骂山下的那群人?”

    凤迟龄疑惑道:“嗯?我有骂吗?师尊你可别冤枉我。”

    “你的原话是:呵呵,一群猪狗不如的杂碎,我干什么了,又不是我亲自动的手,瞎叽歪个什么呢?那群哔——就会一个劲儿瞎起哄,还有洛潇也真的是,关关关就只知道关。不过杂碎而已,还扬言说我把精怪引到那儿去?呵呵,就是我引得怎么着了吧,能奈我何,死了活该。废物!”

    “这些话可都是你在念安定咒的时候说的?”

    凤迟龄:“……”

    凤迟龄:“……没有吧。”

    这些污秽不堪的言语听得他先是有些懵逼。

    随后才逐渐回想起来,他貌似的确有说过这些一言难尽的话:那是在他默念安定咒的时候无意走神,导致有点走火,紧接着就脱口而出了。

    呃,纯属本能,并非有意而为之。

    须臾,从上空传来一阵轻叹,对方道:“连我本名都敢直言不讳地说出来。看来就算把你关在这里,你依旧是不知悔改。既然如此,那我也只好接着上次的办法来惩戒你了,据我看来,那个比这个有效多了。”

    此话一出,凤迟龄惊慌失措道:“别啊师尊,我真的已经知错了。算了您还是关着我吧,十天半个月都无所谓。可千万别再把我关茅房里一时辰了,而且别说是一个时辰,我连一秒钟都不想多呆,更何况继那次之后,我连着半个月没有吃饭……都瘦了。”

    他越说越憋屈,最后说着说着连鼻音都冒出来了。

    洛潇也不拆穿他根本不需要吃饭的事实,叹息道:“唉,你这小鬼就会用这套办法对付我。我看把你关里面关一年,你都不一定会听话……罢了罢了。”

    道完,伴随着一道浮空掠过的白光,四周景象顷刻间便分崩离析,似镜面般破碎开来,随着一声巨响,菱形残片飘落在地后,便化作一缕飘渺的云烟,形散在了空气当中。

    ·远处

    碧玉青山,数十只素朴纯白,体态飘逸雅致的白鹤腾云驾雾般地盘旋在空中,阵阵悦耳的鹤唳声荡漾不平,久久不散。

    山中小溪簌簌流淌,鱼儿摇摆着尾巴游过,清澈见底。由于上空的那些仙鹤,导致原本归属于小桥流水的环境,也被如此孤高不群,清雅脱俗的韵味所充斥着,仿若人间仙境。

    说是人间仙境,自然也是要有人的。

    只是这方圆十里不是溪水树木,就是花鸟鱼虫,很少有人出没。

    仅有的也只有那立在高峰上的一栋木屋可谓是独具一格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