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每次醒来都在当渣妈[快穿]

报错
关灯
护眼
第66章 谁说女子不如男(第1/2页)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王晓娟跟着父母走的时候因为舍不得自己年幼的女儿, 也带着女儿一起回家了。

    开始几天父母觉得对这个女儿很是亏欠,对王晓娟母女俩很是照顾,可是他们家也是农村的, 王晓娟未婚生子还是被拐走的这件事在村里可瞒不住,成了村里的一大谈资,没几天村里风言风语就传的到处是了。

    一家人出去也都是被人指指点点的, 父母也开始没了笑脸,其他的兄弟姐妹因为遭到村里人的笑话还埋怨母女俩, 嘴上也抱怨两人不干活只是吃白饭,虽说没让两人离开,可也对两人不如之前热情了。

    王晓娟就主动承担起家里的活, 洗衣做饭, 打扫卫生,她一个人每天也是忙得直不起腰来。

    这些都没什么, 最让她伤心的是自己兄弟的孩子根本就不带着女儿小凡一起玩,小凡自己出去过一次被别的小孩用石头扔着打,说她是没爸爸的野孩子。小凡就再不敢出去了, 只能每天跟在王晓娟身后和小尾巴似的呆呆的看着自己干活。

    她看着孩子越来越胆怯的眼神, 自打来到这里从没露出过笑脸,觉得不能再待下去了, 可是自己的家都待不下去了,她还能去哪呢?

    哪里才是她们的家呢?

    赵翠翠是一个人走的,狠心把女儿留在了村里。

    她遇到的情况和王晓娟差不多,本家的婶子竟然给她介绍了村里五十多岁有点残疾的老男人, 还说反正她和别人生过孩子,好人家都不要这样的,那个老男人不嫌弃她,还肯给钱,让她爸妈好好劝劝她,尽早同意这门亲事。

    她爸妈一开始还坚决不同意,可是到后来竟然也松动了,觉得她再拖下去还真不好找,就让她考虑考虑。

    本来她就很想女儿,加上出了这事,她索性就回来了。

    “哟!这不是把自己家人都送进牢里的能人吗?不是找着自己亲爹妈了吗?这咋还回来了呢?”村里看见走了的两人又回来了,很是奚落。

    “保准是家里待不下去了呗!没地去就又回来了?那你说你把你男人和婆婆一家整进牢里做什么?不是不愿意当我们村里的人吗?那还回来做什么?”话是越来越难听。

    王晓娟和赵翠翠原来待的人家都被抓了,家里也没人了,村里人也不让她们进去。

    正僵持不下,袁胜让她俩住到了段家。

    “那你俩以后有什么打算呢?”许灵没想到她们虽然被解救出去了,可很难被接受。

    “我们跟着你一起养猪!我们不怕脏也不怕苦,就想多挣点钱把孩子养大,让她们将来能有出息,不会像我们这样!”王晓娟看着许灵祈求的说道。

    “经过这一圈我算是看明白了,女人啊!指望谁也不行,只能指望自己!我现在就想多种点地,多养些猪,多挣点钱,然后盖座属于自己的大房子,那就不怕被人撵出去了!”赵翠翠觉得只有自己厉害了才能谁也不怕。

    “好!既然你们想做那就一起!”许灵对于她俩的转变很是高兴,女人就应该这样自立自强。

    这样两人就在许灵这住了下来,三个女孩子凑一起正好有了玩伴了,再加上段飞凡和袁胜他们五个人准备大干一场。

    可是第一关批地就被村长打回来了,村长说许灵几个都没有户口,不是本村的人,不能分到田地。

    就是原来孙家和赵家的地也不能让他们几个外人种。

    “想的挺好!不是不想做梧桐村的人吗?那梧桐村的地就没有你们的份!”这是村长的原话。

    “那村里的好地没我们的份,山上的地我们总能种?”许灵问村长。

    村长看着她们三个女人领着三个孩子,孤儿寡母的就算给她们整座山她们也搞不出什么名堂来,就点头同意了!

    许灵怕他反悔,还和村长签了个协议,约定她们可以在二十年内无偿使用村里的山地。

    “这荒山野岭的我们要这能干啥?凭什么我们就不能种好地了,这几个孩子不都是梧桐村的?”赵翠翠看着许灵签了协议,很是不平的说道。

    “没事,山底下的地我们可以种粮食,中间可以种果树,还能在山上放羊,这不也挺好的吗?”许灵不以为然的说道,还给两人解释他们计划。

    既然有了地,那就要行动起来了,五个人就开始开荒了。

    三个小女孩也跟着在山上玩,到处找野蘑菇和木耳,每天都能找到不少呢!

    又卖了几头猪,买了群小羊羔还有几头小牛,每天上山就把它们放出去吃草,等干完活再把吃饱草的牛羊赶回羊圈。

    因为是头一年他们手上的资金有限,只能在山坡底下打一口井,这样就不能离着水井远的地方种粮食的话,就不好浇水了。

    她们就把这些离着水源远的地种上了抗旱又不用多管理的红薯,还有花生。

    种地是真的很辛苦,因为都是山地,没有车辆和机械设备,就全部靠人工。

    种红薯的坑,全是许灵几个用锄头刨出来的,刨出坑之后还要弯着腰在每个坑里撒上些化肥,化肥不能多了,多了容易红薯秧烧死,少了不起作用。

    撒好肥以后,还能从井里挑水过来,用水瓢舀一瓢水浇到坑里,趁着坑里有水把红薯秧插进去,确保秧苗的根进到湿润的土地里,最后还要用手把有秧苗的坑填好土,这才算完事。

    王晓娟和赵翠翠都是能吃苦的,每天从早晨忙到黑天,还要回来做饭带孩子,也没抱怨过什么。

    有付出就会有收获,经过他们忙活了三个多月开出了小十亩地,每亩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