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壮是一个聪明却愚孝的人, 上一世古银杏只偷偷帮助了杏儿, 对其他人并没有做过什么,这也导致了这个小村庄一直受到穷困的纠缠。
大壮和其母自然也没有机会攒下钱来能去县里就学, 在那种条件下, 大壮的母亲以杏儿体弱多病,连农活也做不了,生养后代也必定艰难为由让大壮彻底绝了心思。
最后, 她让大壮入赘县里一户人家,从而离开了这个小村子。
大壮其母平日经常受到村中人的接济,却唯独杏儿的示好一概不接受,这也是她早就做好的打算。
如今他们自己有能力, 自然不会再让大壮留在这个小村庄耗费时间。
杏儿一腔痴情错赋,好在这些年来有迎昭暗中相助, 她的身体已经与常人无异。
大壮平时也多对她有所避讳, 所以,如今她虽然难过, 却并没有再寻死觅活。
与上一世相比,有些东西被改变,但更多的是没有变化。
大壮去了县城也不知其中发生了什么事,最后他还是与上一切的妻子成了亲, 只是这一次并没有入赘。
而杏儿,也在之后与上一世的丈夫成家。
自此之后, 她再也没见过大壮, 过着自己安定的小日子, 反倒是大壮,之后回到过临县任值,倒是对杏儿念念不忘,好在他也并没有再打扰杏儿。
杏儿的一生就这样平淡无奇的走到了最后,依然在临终之时让后人好好照顾银杏树。
杏儿走后的一百多年,迎昭都寄居在古银杏树内,眼镜倒是常与冤火一起外出游玩。
古银杏又长高了不少,成了一颗真正的古树。
迎昭经常从树顶瞭望远方,一百多年来,这个世界经历过大大小小的天灾人祸,有时繁花似锦,歌后升平,有时血流成河,宛如地狱。
树子里的人越来越多,规模也越来越大,不知何时起竟成了一个小镇。
古银杏变成了镇子中央的标志型建筑,一位道士经过时曾经留下一句:此地皆因这颗古木而成了块风水宝地。
于是,人家为银杏盖了一座祠堂,镇中的人时不时会来拜一拜,虽然他们并没有得到什么真正的实惠。
但,平安富足才是百姓所想。
……
“迎昭,镇上又新搬来了两户人家,有一家我看着可眼熟了,总觉得在哪见过。”
树梢上,一只翠鸟扇了扇翅膀:“是不是最近出去逛的时候见过?”
“不是!”冤火的火苗都皱在了一起:“感觉是很久以前见过,迎昭应该也见过,迎昭你快去看看!”
迎昭这一百多年来很少与他们交流,大多的时候都是沉默不语,只看着周围的一切。
用眼镜的话来说,他在思考。
虽然冤火常常吐槽不知道他在想什么。
这次也一样,迎昭并没有回复冤火,但冤火却肯定自己见过那家人。
当晚,他又带着眼镜去偷窃那户新搬来的人家。
新搬来的两户住在彼此的隔壁,一家贫穷一家富裕。
穷的很明显,富得却很隐蔽,衣食住行都是普通的东西,叫人看了也最多觉得这家人过得不错。
但冤火在这户人家里兜了一圈后,直呼乖乖,因为他看到了好多的金银财宝。
再看穷的那家……实在没什么可看的。
冤火凑到人家的脸上盯着瞅,一边喃喃:“真的很眼熟啊!”
那人被他一凑近,冻得瑟瑟发抖,赶紧钻进了被窝嘴里还不忘咒骂:“他娘的,这屋子看着不错,咋还漏风?”
冤火为想不起来对方到底是谁而发愁,闷闷不乐地回到了银杏树上。
看他这副模样,迎昭倒是好奇起来,准备过几天伸展枝条时顺便看一看。
不过,没等他去看,那人已经自己送到了他的面前来。
迎昭看着那人,听着冤火在叽叽喳喳:“迎昭看到没!就是走在前面那个!是不是很眼熟呀?我总觉得很久很久以前见过他,但是怎么也想不起来了。”
“那是……田大夫?”
“嗯?”迎昭的话像一盏被点亮的明灯,冤火的记忆瞬间清晰。
“对啊!原来是田大夫!我说怎么觉得这么眼熟。”冤火惊喜地摇着火苗:“不过,他和田大夫还是有些区别,只是长得很像,难道田大夫也在这里吗?这个人是他的兄弟?”
“这个人姓什么?”
冤火摇摇头,此时那新搬来的两人已经走到了树下。
那人走到银杏树下居然开始破口大骂,他的骂声引得越来越多的人围了上来,本镇的镇民自然维护古银杏。
一眨眼的功夫,那人便被围在银杏树下,所有的人都对着他指指点点。
像看一个疯子。
那人却毫不在意继续吵闹:“这老树不会动也不会跑,你们居然信它能保佑你们?真是可笑。”
周围的百姓纷纷怒视着他,有人大声喝骂他,那人却浑不在意。
“怎么?我说的话你们不信?那我说一个人,你们必然听过。
前朝田神医听过没?知道他是我的什么人吗?那是我曾外祖!你看,你们又不信了吧?我有证据。”
他说着拿出一只乌鸦羽毛,那乌鸦的羽毛被一块方方正正透明的东西包裹在其中。
也不知是什么缘故,那黑色的羽毛居然闪着耀眼的光芒。
“那这根乌鸦毛你们总是听说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