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重生]我不想重生

报错
关灯
护眼
6.第六章(第1/2页)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吴苓也是在纺织厂做过多年女工的,用缝纫机的熟练更超过沈如玉,有了图样,做起成品来更显得游刃有余。母女三人划定了销售人群之后,针对这三类人各自整理出了不同的款式。

    第一类是沈如珠托儿所的小女孩儿们,她们的款式偏童稚可爱一些,多是手工缝制的水果、蝴蝶、花朵之类的饰品;第二类是沈如玉学校附近的初、高中学生,她们都是在爱美的年纪,蕾丝发圈、水钻发夹,偏女人味和可爱风的设计,她们是不会拒绝的;第三类则是纺织厂工作的中年妇女,端庄大方的款式,充满成熟风韵。

    有了针对人群之后,这些东西做起来就更加得心应手了。

    一开始没有钱置办什么推车,吴苓和沈如玉只能像小货郎那样,做好后直接担着两箩筐卖。最开始,她们是取消了如珠的全托,在送如珠上学放学的时候,就在托儿所门口售卖。一开始,也没有多少人过来关注,只偶有停驻的,销量也就一般,吴苓有些惶恐,还是沈如玉安慰她不用担心。

    果不其然,在当天放学的时候,接到如珠,生意突然就好起来了,不少小姑娘拉着来接人的父母的手,非要买和如珠一样的发夹。

    如珠本来就长得好看,小姑娘白白净净的,头发乌黑,刘海上的草莓发夹十分引人注目,所有小姑娘都十分羡慕地看着她头上的发夹,你推推我,我推推你,也没人敢去问。

    而如珠这平时有些高冷的小姑娘,今天竟然破天荒头一次主动融入了人群,大大方方地介绍她头上的发夹是家里人给做的,放学的时候会在托儿所门口有卖。

    有了如珠效应之后,生意顿时火爆起来,人围上来多了,不少好奇的父母和孩子也跟着围拢过来,生意顿时变得十分受欢迎。在看见那些发夹发圈的款式之后,不仅是小朋友挪不开步子,就连送小朋友上学的妈妈们也很喜欢那些成熟的款式。

    刚做好的几百个发夹发圈顿时被一售而空,不少还都是买了好几个换着戴的,到后面都有人没买上在抱怨怎么这么少。吴苓道歉说下次一定会有更多更好的货,那些妈妈孩子才满意地离开。望着手里厚厚一摞的零钱,吴苓真是开心得合不拢嘴。

    这第一天的生意,粗略算下来,竟是收入近两百,扣下成本,小赚了一百是有的。这一天就快抵上她快一个月的收入了,怎不让吴苓惊喜。

    她虽然觉得女儿这法子好,能赚钱,但头次做生意,能有多少笃定,心中怎么能不忐忑,就怕不顺利,没想到这开头就这样令人惊喜。

    到后来,在沈如玉的建议之下,吴苓忍痛给买了个小推车,来摆这些发圈发卡,四处推着卖。

    现在生意这么好,唯一只让吴苓觉得美中不足的就只有她们两个人,好吧,算上如珠,两个半的劳动力,在制作上速度难免就慢了一些。

    这一忙起来,沈如玉就快要开学了,到这开学日的前两天,吴苓才终于回过神来。

    “哎呀,你们入学还要分班考试,我都忘了这回事了。去去去,别帮着弄了,你赶紧学习去。”吴苓恍然,赶着沈如玉去学习。

    学习……

    沈如玉一时有些出神。她都多少年没接触学习了,都毕业多少年了,还好是重生回初中,这要回高中,估计高中入学考直接就如同天书。沈如玉回神把自己六年级的书都翻了出来,数学、语文、自然、科学、体育、品德、思想政治……啊对,这小学还没有英语这门课呢。

    看着这花花绿绿的课本,沈如玉颇有些亚历山大。

    她首先翻开数学书看了看。

    1千克盐水含盐50克,盐是盐水的( )%。……多少来着,50g除以1000g,1/20等于0.05……呃5%吗?还好,六年级的题她还是会做的。

    找回了点信心,沈如玉接着往下看判断题。

    自然数(0除外)不是质数,就是合数。

    ……自然数、质数、合数都是什么鬼来着?沈如玉抹了一把额头上的汗,突然发现这即使重生回初中也不是那么好混的啊。这些定义上的东西,她都没太大印象了。

    重生回来直接就变学霸这种事情果然还是想得太美了。

    时间就在沈如玉一边看书一边设计图样中一天天过去了,很快就到了入学当天。

    入学报名之前是要进行入学考的,这入学考可是要关系到之后的分班和奖学金。虽然沈如玉对能不能上重点班也无所谓,但是吴苓很在意,更何况,这年级第一的奖学金可是等于初中整整一年的学费了啊。

    就指着这学费,沈如玉也得要恬不知耻地以大欺小一次,考个第一了。

    还好考试之前她把自己小学的课本都翻了一遍,还练了题目,甚至她还去书店看了看小学奥赛题,她在考试前还是对自己充满了信心的。

    这种初中入学考必考的也就三科,数学、语文和思想政治,语文和思想政治都靠理解背诵就可以了。虽然重生回来沈如玉这经历悲惨得她都想重新回到死的那刻,但记忆却做不得假,虽不说一目十行过目不忘,但背诵个一两遍就能完全记住的程度还是有的。

    与沈如玉预料得相差不远,整张卷子考得很综合,对小学生来讲难度还是偏高,数学卷上还真有好几道奥数题,而最后一道大题就是相当经典的鸡兔同笼问题。

    鸡和兔子关在一个笼子里,上有35个头,下有94只脚,请问鸡有多少只,兔子有多少只。

    如果上了初中的话,直接用设未知数的方法,直接设鸡有x只,兔有y只,则鸡脚为2x,兔脚为4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