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家大宅在腊月前落成了, 全村的人都围着来观看。它的美实在是太令人惊艳了。二层的白色小楼,掩映在四季常青的竹林之中。房子四周的三棵老树并没有移动位置,如定海神针一般的守护者房子。左边的果园,桃李杏这些果树叶子都掉光了, 但那盘曲嶙峋向上的枝干, 显示着生机勃勃, 待到春暖花开的时候, 不难想象美景。右边的池塘虽是新挖的, 但已经蓄满了水,那活水从山间引入, 又顺着沟渠流向贯穿村子的小河。房屋后面则是一片百十来平米的菜地, 贾家人顺着山势搭起了暖棚。那棚子与厨房相连, 有烟道通向其间,推开小门进去,虽是冬日里面却是一片郁郁葱葱。
“这房子就是天上的神仙也是住得的了。”翠花婶没有进屋, 只在这外间走这一遭, 满嘴里就是啧啧称奇。
“她婶子快进来吧,外面冷哩。”贾妈妈见着人来了, 忙着招呼。
贾妈妈拉着人坐到客厅的沙发上,在贾珍珍的强烈要求下客厅里修了个大壁炉, 此刻正烧着柴火。任外面天寒地洞, 房间里也是暖意融融。翠花婶这才来得及打量着房间里面。这房子地面铺着隔壁县出产的云石, 平整结实又带点淡淡的黄色是这两年城里时兴的装修材料。四周墙面是涂着白灰, 大门两侧各有一扇大大的窗户, 充分的保证了采光性。坐在软绵绵的沙发上,一抬眼就能透过窗户看到外面的风景。这房间里的橱、柜、沙发、餐桌这些都是从省城里拉回来的,什么东西翠花婶都看着新鲜。她没有忘记今天来的任务,摇头感叹道,
“小娇这女娃子命不要太好哦,嫁到你们家,简直是掉到福窝里了。”
贾珍珍从厨房里端来热茶,递到婶子的手里,跟着也顺势坐到另一边的沙发上,今儿是翠花婶作为媒人来商量哥哥的婚期的。
“嗨,别这么说,小娇那孩子我打小看着长大,喜欢得很了。关于这日子,她们有没有意见?”其实两家的关系已经很熟了,但村里总新一个媒人的礼仪性的东西。
“哪能有意见,贾老爷子给自家金孙看的日子还能有错!林大婶一百个同意呢。”
“那就好,那过两天还得你操持着,下聘这些。”
“你放心吧,这满村子人谁不夸你贾家办事厚道,聘礼比城里人都高不说,谁听说过娶儿媳妇还把人奶奶一起带上的。”
“那成,事成以后呀,我让小两口给你提猪头谢媒!”
“我可不图这猪头肉 。我就稀罕宝强这孩子听话孝顺,还有珍珍这丫头,机灵。唉,提到珍珍,今年也18了吧……”
听到这火要往自己身上烧了,贾珍珍连忙插话。
“婶子,今天做了海带炖猪蹄,我去给你剩一碗来尝尝味?”
“不了,我到是想偷个懒,可家里那老头子做不来饭,我一顿不在,他得饿死。哟,这天色也不早了,我就先回去了。”
“再坐坐呗。”贾妈妈瞪了贾珍珍一眼,这孩子故意拿话赶客。
“不啦。家里还有事。”
“那婶子你慢走,我哥办酒那天你可要早点来坐上席呀。”贾珍珍把人送到门口。
送走了客人以后,贾妈妈也没在接着刚刚的话题,横竖孩子还小,要读大学呢。外面飘起了小雪,洋洋洒洒的掉落,不一会儿,树叶上,院坝里都铺上了一层白。贾志平父子俩从山上下来,冬闲着没事去山上砍枯树枝去了。爷爷和奶奶从暖房里出来,这天一天比一天冷了,暖棚里要搭上草席保温,那韭菜才一尺来长,可得精心侍弄着,过年才能吃上新鲜的韭菜鸡蛋馅饺子。或者是才有借口从空间里拿绿油油的韭菜出来。
外面白雪细密的下着,饭厅里,贾家人边吃着饭商量着事情。年底了,可还有几件大事要忙呢。这第一件是去接外公外婆过来。
“志平,你两口子明儿去把珍珍外公外婆接来吧。今天这场雪不大,明天应该晴了。再往后这天时可说不准了。”贾爷爷发话了。
“好。”
“唉,爸爸,明天到镇上的话记得给顾爷爷打电话,请他们趁天气还没彻底冷下来的时候,也早点搬过来吧。”
“你不跟我们去外公家吗?”贾妈妈有些奇怪,这孩子平常最喜欢往外跑了。
“哥哥陪你们去吧,已经下小雪了,估计村长该找我做腊肉了。”腊月已经到了,要在年前让村民们再受一次发家致富的冲击。
“那留下你哥哥帮你?”贾妈妈见着女儿有正事要做,不愿意让她一个人操劳。
“不用了,村里面这么一大帮年轻人正闲得没事情干呢。把小娇姐也带上吧,一个是去外公那边认个门,要办事了他们的衣服还没买呢。”
“你不提醒还忘了,该让他们去城里照相领结婚证呢。”贾妈妈一拍脑袋,差点把这事给忘了。
章程定下来,就各自去准备。进入了腊月里,这村里的生活就一日比一日忙碌,却不让人厌烦,腊月里天然透露着一股喜气。
吃了午饭,贾珍珍刚想歇个午觉,广播响起了。村长让村里养猪的那十来家人到村委商量杀年猪的事。她认命的穿上羽绒服,换上雪地靴,她不去,估计村长会派人来请她。她也就不拿乔耽误事了。贾家在山坡上离村中心最远,待她走进去的时候,村委会里人都到齐了,还多了十多号人,都是大冬天里在家闲着也是无聊,来凑凑热闹的。她人最小,差点被淹没在人群里,还是二虎眼尖见着她来了,招呼着把她让到了里面。
村长见人都到齐了,清了清嗓子开始发话。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