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锦鲤小皇后

报错
关灯
护眼
第三十二章(第2/2页)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皇上遇刺,永安宫被围。

    捱到如今,这李家人倒是终于来了。

    李家老太爷年纪不小,已有七十好几。他早早便告老辞官,如今头上只挂虚衔。先帝在时,便尊他为从一品少师。

    李家来历不小,据传数百年前起,李家便是当时的皇亲,而后历经几朝,都是不可撼动的大家族。

    这李家又与旁的高门世家不同,他李家从上一代人起,便开了族学,纳无数学子。又大推孔孟之道,要求族人必要有文人风骨。

    李家只唯一败笔。

    生了个姑娘,进宫做了淑妃,后来做了太后,却是被教成了又蠢又坏的女人。

    但也没法子了。

    李家人过去丑,且是又矮又丑。为护家风,上一代的先祖们又不许底下的子孙娶面容姣好的女子,而只许娶没有颜色,但贤良淑德的小脚女人。好不容易,李家才出了这么一个漂亮的姑娘,自然没得选择,也只能让这么个蠢人进宫做皇妃了。

    打这个姑娘入宫做了淑妃,李家才渐渐有了转变,开始求娶美丽与贤名并重的女子,到了现下这一代李家生出来的姑娘,倒是个个都清丽可人,又满腹诗书气,实在难得。

    一转眼,东陵李家女,已然成了别人家争相求娶的对象。

    萧弋脑中飞快地过了一遍,对这位李家老太爷的印象。

    先帝在时,李老太爷曾赴先帝寿宴。

    宴上,他斥责了自己的小女儿,也就是当年的淑妃、如今的太后,斥其铺张奢靡,还主动请皇上降她位分。

    那日后,单纯的先帝更宠爱淑妃,也更倚重李老太爷。

    在先帝眼中,淑妃是唯一一个心思单纯、毫无心机之人,而李老太爷连自己的女儿都斥责,说明该是真正清明忠直的人物。只是他至死大抵也没想明白,他都如此倚重李老太爷了,为何这位忠直的大臣,依旧未能为他拿回朝政大权,还叫他坐在皇帝位置上,却仍然被朝臣勋贵们欺凌呢?

    萧弋在心底下了定语。

    这李家,不过是一群会做戏的,撕了表面那层皮,内里比太后还要不如。

    “请少师进来。”萧弋压下眼底阴郁之色,启唇道。

    “是。”

    这边李老太爷来求见。

    那边李家如今的大夫人,满面肃色,领着女儿缓步朝永安宫行去。

    只是到了宫门外,却叫虎贲军拦下了。

    李大夫人脸色都不曾变一下,似乎半点也不遗憾。她颔首道:“臣妇便先去求见皇上。”

    说罢,她就领着身边的妙龄女子,干脆掉了头,往养心殿去了。

    虎贲军的守卫,原还以为她们要纠缠一番,谁晓得走得这样痛快,那还特地到永安宫来一趟做什么?就为了确认进不进得去吗?

    这厢李老太爷正在大声斥骂太后。

    “若非她的过错,怎会将皇上陷入这样的境地?”

    “我李家教女无方啊!”

    “她乃是皇上的母亲,便该当起母亲之责……”

    李老太爷正趁兴表演的时候,萧弋打断了他:“啊,此事怎会与太后有干系呢?”

    李老太爷噎了噎。

    心说,这不是你们怀疑的吗。

    但李老太爷自然不会说这样的话,他只是满面愧色,道:“未能行到母亲之责,便是她的干系了。”

    说话间,刘嬷嬷来了,她候在屏风外,道:“皇上,少师府上的大夫人携李家的四姑娘,欲往永安宫去拜见太后。因入不得永安宫,如今便到养心殿来了。”

    萧弋听罢,眸光微冷,只是有帘子遮挡,外头的人才瞧不见。

    原来今日李老太爷来拜见、请罪,是有着两重目的的。

    一则表李家之态,撇清关系,以求保住太后。

    二则……

    柳家衰落,宅子都叫李天吉买下给杨幺儿作杨宅了。这李家四姑娘的亲事还和柳家公子拴在一起呢。这是急了。

    作者有话要说: 前面有提过,萧光和与柳家的恩怨,是因为他和柳家公子同时想和东陵李家定娃娃亲,结果李家把李四许给了柳家。

    小皇帝:早许给萧光和不就没这么多屁事了吗:)

    卡文,太卡了,我得顺一顺。

    先更这么多叭,明天一定加更。 .

    ☆、李四姑娘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