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我也不知道,听学长们说,寒假可能会有十来天的休息,其余的时间都会在实验室里。”
“还是你们这些科目的人辛苦。”
杨宁馨微微叹了一口气,想到前世理工科的同学,读研的时候特别辛苦,她们过了元旦就在期盼寒假,而他们的寒假却要到过小年以后才开始。
上海交大有传言,师兄诫告前来复试的师弟:“千万不要答应导师硕博连读,要是答应了,可能以后你会经常在致远楼的楼顶上徘徊。”
最初杨宁馨没有内涵到这句话的意思,经过别人的解释,总算是得了其中含义。
她听了之后,不寒而栗。
纯理工科的研究生,要是导师名气大又有课题的,生活确实难熬,很多学生被整得都要熬不下去,心里只巴望着导师能让他们喘口气,好好休息。
没想到邱成才很快也要过上这样的生活了,跟着他外婆进了生物遗传研究所的大门,很难再拔足出来。可能他以后的生活会少了几分精彩,每天都是与实验和数据打交道。
但是这样也挺好,习惯了这样的生活,外边的各种喧嚣繁杂就干扰不到他,邱成才可能会是一个单纯到底的人,可能会是学术领域的大牛,而思想上却只是干净得跟一张白纸。
“也不算辛苦,我觉得挺开心的,特别是你和我说起那个基因检测,”邱成才笑得腼腆:“我和外婆说起过这事情,她很惊讶,说你有独特的目光,如果你能转来生物遗传这边,肯定会有大作为的。”
董教授还没放弃想要劝她转专业?
杨宁馨苦笑一声,她的目光独到,其实只是因为她特殊的身份,来自前世知道一些已经发展的科技。
“我可没你们那份专心,能够全心全意投入到学术研究里去,你也知道我最大的兴趣是什么。”杨宁馨回头看了看七浦路,她的小店已经看不见了,只能见着街道上行走的人群。
邱成才默默无语,他明白杨宁馨的心情,也不知道该怎么和她说外婆的打算。
董熹瑜看过杨宁馨的翻译以后,又听到邱成才与她提起过杨宁馨对于基因检测的一些设想,她大为吃惊,认为这个小姑娘是不可多得的人才:“她的脑子真能想,然而我们学术需要的就是想象,唯有想象才能让人类走得更远,像她这样的人,真适合来做研究。成才,你要和她说说,要是她想转学院,我来帮她去学校提意见。”
“她不会想来我们学院的,她就想研究经济。”
邱成才很委婉的把挣钱换成了研究经济四个字,对于她外婆这种痴迷学术的人,毕竟要用专业术语才能让她觉得杨宁馨是在做正经事,不是一心钻到钱眼里去。
“研究经济跟研究生物遗传不是一样吗?以她这份聪明,就算是一个学期没有上专业课,转过来也能跟得上,而且她英语好,到时候把论文翻译送到国际期刊上发表,或者是去参加国际学术会议,都有好处。”董熹瑜看了一眼邱成才:“以后你的论文也少不得要请她帮忙呢。”
“这个……”邱成才怔了怔:“我再和小六说说,要是她愿意,我再告诉您。”
“你都不用和我来说,你又不是不知道我的想法。”杨宁馨冲邱成才笑了笑:“如果你们要发表论文,那我可以负责翻译成英文,如果能帮我带个名字,不胜感激!”
“你怎么会稀罕论文上挂名!”邱成才看到她的笑容,心里头暖暖的:“你只想着把生意做大,挣大钱,我知道的。”
“呵呵,你还是挺懂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