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宁馨并不知道唐美丽和刘玲玲拆了伙,唐美丽也没说,只是照旧按着杨宁馨的要求在进货的时候顺便给她也捎上一批货,直接从广东发到了上海,每次杨宁馨去火车站提货的时候,不免感叹唐美丽还真是个实在人,而且觉得她的审美眼光越来越好,看起来玲丽服装店应该生意兴隆。
唐美丽进货进得好,杨宁馨的销路自然也不错,到上海念书的头一个学期里,差不多平均一个月就能挣出四五百来块钱,到了期末的时候,她已经成了腰缠“千贯”的小富姐。
元旦那几天假期,班上的同学都出去到周边旅游,温玉茹也盛情邀请她和钱文文去杭州玩耍,杨宁馨拒绝了:“玉茹,我要尽力挣钱,挣到有足够多的钱在七浦路租好门面再去你们杭州溜达。”
大杭州一直在那里,不会跑,但是少出一天摊就少一天的钱,特别是元旦,正是好挣钱的时候,绝对不能放过这些好机会。
钱文文对杨宁馨的决定从来都是拥护,这个学期她跟着杨宁馨做生意也挣了六七百块钱,正是开心的时候,听到杨宁馨说假期要去七浦路卖衣裳,也连忙点头:“玉茹,下回再去你们杭州吧,等明年春暖花开的时候应该更好玩!”
两个人干劲足,一天也没歇着,从年尾摆摊到年头——十二月三十一号出了摊,元旦也没有放松,继续扛着编织袋和衣架朝七浦路奔。
她们的辛苦倒也没白费,元旦的生意好得很,几乎是平常的两倍还有多,钱文文数钱数到手抽筋,开心得很:“小六,咱们可没有来错,就该趁着元旦出来摆摊挣钱。”
杨宁馨也很开心,因为今天她终于完成了立足上海滩的第一步。
她一直想要租一个铺面,这几个月里一直在观望着七浦路那些招租的店子,口袋里没钱的时候不敢问,从上一个月开始,她就有底气去问租赁价格,经过多方比较挑选,她终于锁定了一个目标。
这间店铺坐落在前世七浦服装大市场的地址上,房东是一个年过七十的老人,她住在静安寺,儿女都在国外,家里挺有钱的,在七浦路这边有四个门面出租,杨宁馨看中的只是其中的一个。
房东姓蒋,老伴过世一年多了,她平常没事情做就爱拄着拐棍来七浦路这边转转打发时间。
“这地方人多,热闹,转一圈回去,就可以吃午饭了,一天过了一半。”
蒋婆婆提起热闹的七浦路,总是眉开眼笑。
杨宁馨在七浦路打听铺面的时候正好遇到了蒋婆婆,蒋婆婆正拄着拐棍和别人聊天,说起自家一间铺面本来租了半年,那店主不知道是什么原因,忽然就关门走了人:“派人送了个钥匙过来,阿拉还伐晓得是介末子事情……”
蒋婆婆提起先前那个店主就觉得很生气:“这人没一点道德的,阿拉和他说好是半年起租的,四个月就走了,还只给了阿拉三个月的租金,都伐晓得他去了哪里,想把那一个月租金讨回来都寻不到人!”
旁人听着蒋婆婆唠唠叨叨的诉苦,都在附和着他:“真是太不道义了,欺负一个阿婆不方便去寻他?”
一个月租金三百来块钱,蒋婆婆不可能为了这三百多块钱四处去寻那人——主要是不晓得那人住在哪里,她一个七十多岁的婆婆没有帮手,到哪里去找呢?只能自己咽下这口气,吃亏吃定了。
杨宁馨在旁边听着大家这么说,心里一亮:“阿婆,你别难过了,你这铺面租给我吧,我可以长租的。”
蒋婆婆看了看杨宁馨,有些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面前这个小姑娘竟然要长租她的铺面?她怕是不知道这里的租金有多贵吧。
“小姑娘,阿拉这铺面一个月要三百块的租金哩。”蒋婆婆想了想,又加上一句:“还得放两百块的押金,这水电费什么的,阿拉得提前给收了。”
万一像先前那个店主一样,一个月租金没付,水电费也没清,她到哪里找人去?
“没问题,阿婆,我可以放押金,还能一次先给你交半年的租金,但是您也得遵守合同,不能中途反悔要我搬离,合同是双方都要遵守的。”
蒋婆婆听说可以提前交半年的租金,眉开眼笑:“好好好,只要小姑娘侬想要长租,那阿拉就写合同。”
杨宁馨之所以先扔半年租金,主要是想趁热打铁促使蒋婆婆早些做决定,像七浦路这里的铺面真的是紧俏,只要蒋婆婆贴出门面招租的条件,过上一两天肯定有不少人来打听租金价格,今天趁着她还没时间去写招租,自己先下手为强。
租金嘛,只会越来越贵的,先扔一年给她,写好合同,就不怕她半路涨价。
蒋婆婆是个实在人,听着杨宁馨说得爽快,当场就拍了板:“小姑娘,那咱们就这样说定了啊。”
“婆婆,你这不是有两个铺面吗?我想比比看哪个更好。”
杨宁馨原本是看中了蒋婆婆另外一个门面,一直没找到主人,今天正好碰上,没想到租她另外一个门面的店主跑路,忽然就多了一个选择。
蒋婆婆也是在心烦的时候,她四个门面里有一个到期,店主没有续租,空着那铺面有一个月没人做生意,贴了一张招租的条子出去,虽然有人来问,可不知为什么,和她谈过几次都没有下文。
老人家对于钱这事情执念很重,本来每个月都在进钱的,忽然间就少了一笔收益,心里不免有些发慌,只想早早的把铺面租出去,现在听着杨宁馨说要租,当然就一口答应下来。
“你看看吧,两个铺面大小都差不多的,全是三百块一个月,你想租哪一个就是哪一个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