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八零年代金满仓

报错
关灯
护眼
第二百一十七章(第1/2页)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十二月中旬,木材公司的职工宿舍总算全部完工了。

    在完工之前的一个月,杨宁馨跟着唐美丽过去瞄了一眼,这个时代的小区和前世的小区完全不能比,只有孤零零的五幢楼房在那里,都是板房,都不高,总共只得五层楼,而且,最重要的是,绿化几乎为零。

    整个小区的地面大部分用水泥给整平了,没平整的地方一些青草芜杂的生长着,这些都是河边常见的一些青草,有些甚至差不多有半人多高,杨宁馨很担心青草里藏匿着蛇虫老鼠之类可怕的东西,回家就给杨树生提意见。

    “爸爸,这样不行啊,万一草丛里有蛇怎么办?”杨宁馨拿出纸笔画了一个平面图:“小区要有绿化建设,可不是这样的绿化,咱们可以把那些青草给全部铲除了,再来植草皮……”

    “植草皮是啥?”杨树生有些不能理解:“小六你说清楚点看看。”

    “就是种植草皮啊。”杨宁馨用铅笔在应该种植草皮的地方刷了几笔阴影:“就是在这些地方种上草,隔多远种几棵树,然后在这围墙边绕着种一排紫藤萝什么的,肯定很好看。”

    “等等……”杨树生觉得自己的脑袋有些不够用:“把草给除掉再种草?”

    这不是多此一举吗?

    杨宁馨看着杨树生那愣愣的模样,忽然想了起来,这个时代,可能还没有一块块的草皮,但是可以选一些长得不深的草来种植,洒一些草籽,一个春天就能长出满满的一块草地。

    “爸爸,我的意思是把这些容易藏匿蛇虫老鼠的草给铲了,种上那种浅浅的草,藏不住蛇虫的那种。”

    杨树生总算是明白了女儿的意思,他想了想,点了点头:“没错,这种太深了的草还容易招蚊子,到了夏天咱们就遭殃了。”

    拿着杨宁馨的小区绿化设计图,杨树生找到了张书记去商量,张为民听着杨树生的转述,深思了一阵也表示赞同:“小六想得挺周到,是该搞好绿化,要不是万一被蛇咬了可不是一件小事。”

    他看了看那张设计图,啧啧惊叹了一番:“小六怎么连这个都研究上了?难道考中科大的少年班也要考这些?”

    “谁知道她哩,我只晓得她每天都在刻苦的看书,我和她娘都有些心疼,这少年班可不是那么好考的,整个全国一年就录三十多个,谁又能保证一定能考上哩?一中压着小六让她去考,害得她每天都在看书,人都瘦了一圈了。”

    “唉,真不应该,我听你说小六自己不想去考中科大少年班的,一中这又何必呢?”张书记摇了摇头:“不过呢,话说回来,让孩子去试一试总是好的,不管能不能考上,总是去见了世面。”

    “可不是,我也这么想。”杨树生点了点头:“让她多出去闯一闯。”

    其实杨树生还真冤枉了县一中,杨宁馨每天晚上看的书并不是曹老师给她的各种参考书,她自己从X县图书馆借了几本英语原文在研读——英语以后是最重要的语言,可不能扔了。

    这个时代英文还没受到足够重视,考大学英语都没有算一百的满分,但是从八十年代末期开始,英语很快就会逆袭成为这个国家中学和大学最重要的科目——英语和语文数学的分数值一样,在大学里没有四级就拿不到学位证书。

    杨宁馨前世的英语不错,可她已经有很多年没有系统的接触过英语了,县一中英语老师的水平并不高,估计也是自学成才,不会比她的更好,有时候上课卡壳了还得喊她起来解释为什么要选那个答案。

    她不能放弃英语,在对于语文数学这些学科有把握的情况下,她想更好的温习英语,争取在大学里能有更好的优势,所以,每天晚上她都会捧着厚厚的英文书籍在,而落在杨树生眼里,他可爱的女儿被县一中逼着考中科大的少年班,每天都要刻苦看书到很晚。

    正因为有考中科大少年班的事情,杨宁馨被打上了天才少女的烙印,对于她提交上来的小区绿化分布图,张书记一点都没有起疑心,只觉得天才少女就是与众不同,涉猎之广非常人所能及。

    张书记当时就拿了绿化图和建筑公司接洽,建筑公司只要有钱挣,一切好说,原本十一月底就要完工的,硬是多拖了半个月,把那些草地给整了,连根都挖掉,洒了一些草籽,看看能不能长些出来,要是冬天长不起,就只能明年开春的时候再来整饬了。

    不管怎么样,木材公司的职工宿舍总算是完工了,性急一点的职工,都等着搬进去过元旦了。

    木材公司又召开了一次职工大会,这一次是最后确定住户的房间,根据抓阄的房间号到总务这里拿钥匙。

    总共一百套房,根据上次的统计,有九十二位职工(包括离退休职工)要求分房,其中有五十六户选择买房的方式,还有三十六户则准备租房。

    买房的住户都集中在前边三幢屋子,租房的则选后边两幢房间,这样方便统一管理,空出来的八套房间暂时空置,等着以后公司有新职工分配再做调整。

    “我事先要说明一件事情,”张书记等众人热情的议论声平息以后,才缓缓说出优惠政策:“咱们公司有四户退休的老同志也报名要买房到城里住,他们跟我提出来腿脚不方便,爬楼爬不动,请求不参加抓阄,直接分一楼给他们,我觉得咱们得体谅老职工的难处,他们的青春贡献给了祖国,难道我们还不能照顾暮年的他们吗?”

    张书记的话获得了大家的一致赞同:“没错,书记说的一点都没错,老同志当然可以不参加抓阄,他们爱住哪一层就住哪一层!”

    虽说一楼可能利用空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