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这门娃娃亲要不起[穿书]

报错
关灯
护眼
第40章(第1/5页)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顾小楼站在院子里,穿着她给他买的白色短袖衬衫,深蓝色格纹长裤,西装料子,虽然贵但是质感极佳,布料挺括,衬得他高挑清爽,愈发有了成年男子的模样。

    他的表情淡淡的,眉眼间拢着一股若隐若现的犹豫,嘴唇白得像两片春雨洗涮过的桃花瓣儿,眉睫倒是更加乌黑了些。

    荣三鲤披着短衫来到他面前,腰际处仍显出绷带的轮廓,但行走时的姿势已与受伤前无异了。

    “你想好了?”

    “嗯。”顾小楼闷闷点头。

    “怎么办?”

    “你骗我是为了摆脱他的纠缠,省得被带回平州去,情有可原。”

    荣三鲤对他解释的时候,只说出装重伤的原因,保留了她来锦州的真实目的。顾小楼至今仍被瞒在鼓里,以为她只是为了让霍初霄一个人走,因此作出了下面的决定。

    “我可以忘记这件事,但是我也有要求。”

    “你说。”

    “你把我骗得这样惨,是我自己太蠢,一门心思全扑在你身上,难怪被你牵着鼻子走。”他抬头看着前方的新日,目光坚定地说:“以后我不想再当这样没有目标的人了,我要学习,我要念书,我要有自己的事业。”

    荣三鲤闻言道:“没问题,你想去学堂还是请先生?我今天就帮你打听。”

    她答应得这么爽快,让做了一夜心理准备才提出这个要求的顾小楼陷入迟疑。

    “你真的愿意让我去念书?”

    她居然都不挽留一下!

    荣三鲤道:“当然,我之前不是问过你么?对了,你把小白也带去一起念,省得他老被你笑话。”

    顾小楼咕哝了一句,半威胁地说:“你要想清楚哦,现在大厨和伙计都走了,我跟小白去念书也不能再帮你打理酒楼的事,阿初迟早要回学校的,你就剩下桂花婶跟黄叔。”

    荣三鲤笑眯眯道:“我想得很清楚,开酒楼本就是为了生活得更好。生活好的前提是你们过得开心,我不能为了赚钱就剥夺你们念书的权利……至于酒楼也不用操心,我准备把它转手,不开了。”

    “什么???”

    这下不仅顾小楼吃惊,连躲在房间里偷听的小白和黄旭初也跳了出来,无法相信她的话。

    “瞒得过一时瞒不过一世,他们虽然已经回到平州,但仍然可以获得这边的消息,相信只要我往街上一站,他们很快就会知道我没有死。”

    荣三鲤经过深思熟虑才做出这个决定的,建立锦鲤楼的初衷是方便两地信息的传播,为后方大部队做好探路工作,协助他们做出战略部署。

    但是如今陈闲庭和霍初霄都知道锦鲤楼的存在,酒楼在锦州的名气也太大,不方便做地下工作,即使现在还没有被人怀疑,以后一定会露馅。

    她不能用大家的性命冒险,要趁着他们目前暂时没精力关注她,尽快离开锦州另寻合适地点,或者直接回昌州与大家汇合。免得被发现后连根拔起,将好不容易安插在平州的人都揪出来。

    这几天她已与昌州那边的人联系上,对方表示随时欢迎他们回去。

    黄旭初知道她的担忧,十分理解。小白只要有饭吃有衣服穿,待在哪里都没所谓。

    顾小楼看她说得如此坚定,也没异议,喃喃地说:“那我们现在就要开始准备了。”

    荣三鲤嗯了声,闭眼抬头,任由清晨的阳光撒落在自己身上,浑身都被照得暖烘烘的,疾病之气一扫而空,惬意地伸了个懒腰。

    总算是熬过了一劫。

    顾小楼看着她被阳光照到接近半透明的脸,忽然从心底生出一股子期待——等离开这里,他是不是可以过上自己想要的生活?

    他、三鲤、小白,还有傻虎和小鬼,一家人健康平安,其乐融融。

    吃完早饭,荣三鲤彻头彻尾地洗了个澡,换上一条干净的白底印花旗袍走上街,头发在脑后扎成一根乌黑油亮的大辫子。

    永乐街上的众人看见她,都吃了一惊,纷纷跑出店门围过来问:“荣老板,你身体好了?”

    不是都买棺材回去,准备下葬了吗?

    荣三鲤笑得落落大方,点点头说:

    “是呀,多谢大家这段时间的关心,我已经康复了。”

    众人围着她上上下下的打量,只见她整个人清清爽爽,没有半点将死的样子,不由得感慨那位大夫真是神医,这样都能救得回来。

    荣三鲤跟他们闲聊几句后走进一家店铺,买了几只大皮箱,还托人帮她打听汽油的价格。

    接着她回了酒楼,没过多久顾小楼就提着浆糊桶出来,在门上贴了一张告示——

    锦鲤楼自今日起停止营业,酒楼已转让。

    这下永乐街上沸腾了,酒楼已经算是街上生意最好的店,每天赚那么多钱,谁会平白无故关门,难道她准备关掉酒楼追随督军去平州?

    左邻右舍议论纷纷,企图涌进楼内询问荣三鲤具体原因。然而她已经去了后面的院子收拾行李,迎接他们的只有桌椅堆积在角落里的空旷大堂。

    看这架势,是真要走了。

    举家搬迁毕竟需要时间,用了差不多一周的功夫他们才把东西清点完毕,只等第二天家具店老板过来拉走家具,下任租客来收房,就可以驾车出城去往千里之外的昌州了。

    黄老头夫妇已经寻觅好粉皮摊的新位置,在菜市场旁边,每月只需交一块大洋的租子,就能天天在那儿摆摊。

    摆摊少不了风吹日晒,生意还不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