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福女宠后(穿书)

报错
关灯
护眼
第54章(第1/2页)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魏大老爷赶到京城时,已经夜深,魏大夫人久未见丈夫,激动得落了泪,又见丈夫爱女神色疲惫,定是长途劳累了,命人摆了饭菜,恨不得将满腔的委屈说给丈夫听,魏大老爷只温柔地替妻女夹菜,偶尔才应了几句,并未放在心上。

    用过饭后,魏大老爷便被魏老太太叫去了单独谈话,魏大夫人揪了揪帕子,这老太婆又是要背地里说自己的坏话。

    魏大夫人扬眉一笑,便是说了又怎样,她一儿一女皆是出色,自然无惧,便拉着魏元秀的手坐下,不知不觉问了许多话。

    魏元秀浅笑着一一答话,仪态风姿俱是出众,让魏大夫人看了又是自豪又是替她委屈,魏家的嫡长女,偏要去了宫里,做低人一头的伴读。

    魏元秀看似十分用心地在同母亲说话,可眼神暗暗瞥向父亲离去的正堂方向,心中有些忐忑不安。

    正堂里,魏大老爷被魏老太太跟前的丫鬟叫了来,刚刚沐浴完,洗去了一身风尘,仅身着一身褐色长衫的魏大老爷先向魏老太太行了礼,这才缓缓坐下回话。他四十多的人,斯文儒雅,留着美须,看着十分温和,倒不像是四十多岁的,见其外表,顶多三十多岁。

    魏老太太精神不错,穿着寿纹团锦褙子,坐在榻上,盘着手里的佛珠,半眯着眼睛,嘴里轻声念着佛经,直到见着了魏大老爷,才缓缓睁开双眼,关切地问了几句后,放心地点了点头,魏老太太方才将魏大夫人得罪了秦烨的所作所为讲给了魏大老爷听,眼里带着一丝警告,说道“你媳妇的脾气,大约也只听你的几句话了,我不过训了她,便在背后嘀咕多久。往日在阳溪,她这般无所顾忌,人家在阳溪是念着魏家才忍她三分,可这里不是阳溪,而是京城。这次是为了魏家将来的命运,关系重大,可不能大意了。”

    一袭娇粉比甲、着水红绫子裙的秀丽小丫鬟缓缓上前给魏大老爷端上了杯茶水,魏大老爷喝了几口,连忙应下,恭敬地笑道:“母亲交代的是,待一会儿回了房,我便好好教导肃蓉。”

    魏大老爷话锋一转,面上带着一些迟疑地开口问道:“儿子方才听肃蓉道,太孙殿下似乎对咱们魏家极为不友善,倒是对泰安郡主及宋、薛两家偏心照顾。咱们当真还要将全部筹码押在了太孙殿下身上?”

    魏老太太点点头,叹了口气:“若是当年早知这孩子命大,你妹妹也不必走到那一步了。可惜这世上没有后悔药。如今圣上病重,听你妹妹的陪嫁方氏所讲,这几年烨哥儿早将朝堂上的重要势力握在自己手中,而今宋家起复,军权也皆在其手,魏家不是他的对手,也不能与之为敌。”

    魏大老爷谨慎地说道:“若咱们支持了太孙殿下,他却仍心存恨意,消磨完魏家给的好处,便恩将仇报如何?”

    “我何尝没有担心?不过……”魏老太太转着佛珠的动作突然停下,脸上浮现一抹笑意,“不过,现在我倒有些把握了。方氏道烨哥儿十分怀念母亲,甚至将生母的画像摆在了自己居住的问竹轩内,常常祭奠。就算是今日方氏因与我们来往,惹了他不喜,他也仍感念着方氏的照顾之恩,给了一笔可观的钱财,询问过方氏的意愿后,着人将方氏送回了魏家。由此来看,烨哥儿倒不知当年之事,对魏家不喜,多半是因为咱们当年对他不管不问,这倒是咱们的突破口。毕竟,血缘之亲,便是天然的有利武器。”

    魏老太太说着,话语停了停,冷笑道:“当日太子丧仪之上,初初相见,便是一个最好的缓和感情的机会。可你那糊涂媳妇儿,真当自己还在阳溪不成?明知道烨哥儿喜欢泰安郡主,却偏偏以为泰安郡主是个人小好欺负的,出言挑拨,这下子更动了烨哥儿的逆鳞,当众甩了咱们魏家的面子。”

    见魏大老爷要说话,魏老太太便接着道:“我知道你这些年纵着她,是想立个靶子,让人看到魏家还有些缺点,让皇上对魏家放心,可你也要管一下,莫要太出格,以免在这京城得罪了什么人。”

    “儿子知道了。”魏大老爷面色一僵,眼里对魏大夫人露出一丝恼意,转而追问道:“当年之事可留下什么痕迹没有?”

    魏老太太皱眉想了想,手中不自觉又盘起了佛珠,语气缓慢地道:“应当是没有的。我问了方氏,她是澜儿的贴身心腹,澜儿连她都瞒着,当年烨哥儿也不过是襁褓幼儿。再者,这么多年,李家女得势,早恨不得将东宫内澜儿留下的痕迹抹干净,如今烨哥儿又如何得知?”

    魏老太太说完,便不禁微微哽咽,身旁的嬷嬷连忙递上了帕子。

    魏大老爷知道自己那妹妹一直是母亲的心头之痛,不禁微微垂着脑袋,感伤道:“妹妹也是为魏家考虑,母亲就莫要太过伤怀了。”

    魏老太太道:“我看重元秀,并非仅仅是因其生辰,更是因她有四五分像了你妹妹。如今看来,她与烨哥儿还真有些机会。”

    魏大老爷提起长女,面上的笑意多了起来,“元姐儿出众,在阳溪的一众贵女中,都独有风采。只是,若真让其为了侧妃,总是委屈了她。”

    魏老太太嗤笑:“委屈?哪里委屈?她不做侧妃,难不成还要把真正天生祥瑞的泰安郡主当作侧妃,让其让位给元姐儿?你与你那夫人未免也太高看一眼自家的女儿。元姐儿是千好万好,可她比得过仙人降世、舅舅手握军权的泰安郡主吗?魏家是在阳溪权大声望高,可在京城,手无实权,出了阳溪,便身份低了许多,现在已经惹了烨哥儿不喜,你老老实实的,元姐儿到底年纪小,莫要再让你那媳妇惹得元姐儿生出现在不该有的心思!”

    魏老太太叹道:“当年也不知咱们是如何鬼迷心窍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