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人人都爱马文才

报错
关灯
护眼
作品相关 (3)(第1/11页)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上天对他的恶意。

    十五岁到十九岁之间的四多年,他几乎是自学成才,被完全蹉跎掉的。

    没有了这次机会,贺革只能为他争取“除吏”的名额,让他和士族一般可以一出仕就为官,而不是和无数寒门一样从胥吏做起。

    哪怕是个浊官,也比当小吏强过许多。

    可要当官,是需要有“缺”的,“缺员”需要官员向上“报缺”,而后有人举荐,如果只是个寒门想要补缺,其中之复杂绝不亚于中正选官。

    仅仅有为官的资格和为官的才干,并不足以就此仕官。

    贺革希望他们同门之间交好,但徐之敬门第成见颇深,褚向自幼父母双亡由叔伯抚养,在家中同辈子弟之中深受排挤,空有门第而无实权。

    唯有马文才,有才华,有野心,有门第,家中在地方上又有实权,是真正能够提携梁山伯一把的好人选。

    真正的簪缨世族,贺革反倒不敢生出让他提携梁山伯之心。

    当时贺革收了马文才为入室弟子,也未必没有这方面的考虑。

    可看起来,马文才虽然品性不错,但心性也还没豁达到破除门第之见的地步。

    “我原想着马文才可以与你为友的,他初到学馆,又不是会稽人,你则是会稽人士,又熟悉学馆事务,你二人互为友朋,都能有所裨益……”

    贺革叹着气,看向梁山伯。

    “不过你也不用沮丧,交情需要相处而来,时日久了,你总会遇到人生中真正的益友。”

    “让文明先生费心了,其实您不必为山伯考虑这么多……”

    梁山伯自然听得懂贺革在说什么,闻言眼眶有些湿热。

    “富贵本是天定,在下能够和这么多优秀的同辈一起读书,便已经是山伯的幸运了。”

    他师承贺玚,但却和贺革有师徒之实,两方都不知道该如何称谓,梁山伯也不敢认为自己是贺革的师弟,便一直唤他的字“文明先生”。

    老馆主贺玚和新馆主贺革都是君子,也是良师,这是他的万幸。

    至于其他,不敢肖想。

    “其实除了你,我也不放心褚向。为官需要‘器量’,他性子有些懦弱,偏偏又长成那样的相貌,我总担心他因此心性受损。如果只是在我门下读书还好,现在他为了取得功名,也准备入学馆搏一搏那天子门生的名份……”

    贺革一口气叹的老长。

    “我只希望你们都能看在师门的情分上,在日后互相扶助,勿要用世俗间的身份地位蒙蔽了你们的内心。”

    “山伯明白,如果褚二郎有所需要,山伯一定义不容辞。”

    梁山伯重重点头。

    “至于徐之敬,哎 ,罢了,他这样的,我倒要担心别人才是。”

    贺革为难地捻了捻胡须,没有多提。

    梁山伯微笑。

    徐师弟的性子,确实不用担心他受别人的欺辱。

    “对了,我叫你来,倒不仅仅是为了马文才拜师的事情。”贺革安慰完了梁山伯,便提起正事。

    “你三年前居住的学舍早就已经有人住了,如今学馆里学舍紧张,就连丙舍里都住满了人,我原想着让你和徐之敬他们一样在我的小院中客居,但今早傅歧和他新来的同舍都来寻我,说是不愿住在一间,傅歧更是指定要你和他同住,我已经答应他了。”

    梁山伯错愕。

    “文明先生不是说都已经拒绝了吗?”

    “其他人还好,但这傅歧……”贺革头疼的要命,“我七天前安排和他新住的那个学子,早就已经被他揍到骨折抬下山去了。馆中学子如今都谈他色变,即便是新来的门第相等的士族子弟,都无人愿意和他同舍。”

    “甲等学舍如今都被我安排两人一间,如果独他优待独住,怕是有要有人寻滋闹事,傅歧想要和你一间,我两厢权衡之后,还是同意了他的请求。”

    贺革拍了拍梁山伯的肩膀。“你和他既然偶然为友,算是熟人,我也不必忧虑你住宿的问题,你可愿意和他同住?”

    梁山伯苦笑。

    甲等学舍均是士族子弟,但凡门第差点的都落在乙等,像他这样的应该住丙等才是。

    而能住在甲等之中的,无不是次等士族甚至是豪强子弟,他一个吏门寒生,即便是得了傅歧的照顾住了进去,出入之间会受到什么样的羞辱也可以得知。

    贺革一直想要让他结交高门子弟,好为他日后出仕拓展人脉,所谓用心良苦,让人无法不为之感动。

    可士族和寒门之间的差距又岂是那么容易填补的沟壑?

    像傅歧这样的“浪荡子”,一万个仕宦子弟里也不见得出一个。

    更何况傅歧要和他同住,倒不见得真是两人交情深厚,毕竟他们之前虽然是同学,但毕竟也已经三年未见了。

    恐怕他也是不愿意让贺馆主日后麻烦,所以在所有讨厌的人里选一个不那么让人讨厌的罢了吧?

    然而他也确实和傅歧一样,不愿贺革为难。

    傅歧恐怕也是看出了这一点,所以才提出让他入甲等学舍同住。

    哎,他不找麻烦,麻烦却老是找上他。

    梁山伯心中一声叹息。

    “山伯……愿意和傅歧同住。”

    ***

    话说那边祝英台用过了早膳,便随意在学馆里闲逛。

    这已经成了她最近最大的爱好。

    毕竟她是个追求“天下大同”之人,而学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