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权奸投喂指南

报错
关灯
护眼
第44章(第1/2页)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陆听溪当即道:“能不能想法子避一下?”

    “难。不过也不是你们三个都要去,去一个就成。而且, 去了大抵也是凑数。”

    宗室先前被削得厉害, 如今宗室与官僚实力相差愈加悬殊, 皇帝大约是打算搬出那套平衡之道,抬宗室压官僚, 否则长此以往, 宗室只会成为累赘, 京中但凡出个乱子,宗室连个勤王保驾的能力都没有。

    但宗室身份又敏感,皇帝约莫很难下定决心当真给这帮宗室子弟安排顶好的婚事。

    “我叫你来,是想问问你,你可愿去?”

    陆听溪脱口道不愿。陆老太爷问为何, 她道;“去了便有风险,孙女不想中选。如若嫁与宗室子弟,就要随之远赴封地, 寻常与娘家人也难相见。”

    陆老太爷盯她片刻,慢慢道:“那成。我届时将你四姐报上。”

    陆听溪觉着有些怪异, 这等事,祖父怎会来与她一个小辈商议?

    陆老太爷打住话茬, 未就此事再多言, 留她吃了些点心, 又问了她在扬州的见闻与陆文瑞那头的境况, 让她自去。

    谢思言甫一回鹭起居, 就叫来了杨顺, 问起了先前他给陆听溪写的那封回信的去向。

    “小的确实将信送出去了,还嘱咐下头的人审慎些,却是不知为何最后信没到陆姑娘手里。”

    杨顺见世子面色愈冷,小心翼翼道:“莫非是沈惟钦半道……”

    “不是他,他不会干这种于他而言获益甚微又颇费气力的事。”况且,他如今的精力都放在固位上,暂且没有余暇去理旁事。

    杨顺哑然,那他就当真猜不着了。只这差事确乎是办砸在他手里,不免心下惴惴,躬身请罪。

    谢思言心中郁乱,暂挥退了杨顺。

    他静坐缄默。

    如若不是陆听溪今日提起此事,他还不知他那封回信根本没到她手里。因着那回信里并没说什么着紧之事,他当时只以为小姑娘看了信就丢在一旁,所以去了信后,没收到小姑娘的回音他也不甚在意。

    但如今看来,却是这中间出了变故。

    杨顺平素办事牢靠,能从杨顺手底下的人手里截走信,并且还能不惊动他——能做到上项两点的人,少之又少。

    也就只有那几种可能了。

    他只希望不是他想的那种可能。

    不多时,杨顺又硬着头皮进来,将皇帝欲为几个宗室子择妻之事禀了谢思言,僵立着等他示下。

    谢思言只抬了下眼皮:“怎还杵着?还有旁的事?”

    杨顺惊异:“您……”您不担心陆姑娘那头?

    谢思言知道杨顺在想甚。

    他还真不担心。

    陆听芊得知祖父的决定时,倒有些不知所措。

    她也知嫁入宗室的弊端,但那要看是嫁谁了。若对方是她心仪之人,那她甘之如饴。然她也知此去是人家选她而非她选人家,不是她想嫁哪个就嫁哪个的。

    陆听芝见妹妹神思恍惚的,扯了她一把:“还在想那件事?不必忧心,祖父说了,你八成是选不上。”

    她这话被恰巧进来的孟氏听见,被狠瞪了一眼。

    “净咒你妹妹,什么叫八成选不上,你就不能说点好的?你妹妹若中选,咱们岂不是都跟着沾光?”

    孟氏并不认为嫁入宗室是坏事。什么离娘家远难见面,嫁出去的姑娘本就不能常回娘家。况且只要自家过得好、能给娘家带来荣光与利益,那就是好亲事,想其他有的没的作甚。

    她这简直是才打瞌睡就有人送枕头,若此番她这小女儿能中选,那也算是了了她一桩心事。

    孟氏与两个女儿闲话间,说起了去谢家贺寿之事。

    “再不几日,就要去给魏国公上寿,你们届时都给我紧着皮,可别冲撞了贵人。”

    陆听芝与陆听芊对望一眼。她们都知母亲话里的意思是让她们莫得罪魏国公世子,那可不是个好惹的。

    魏国公做寿这日,陆听溪到了谢家,与一众女眷往后头园子里去时,瞥见了一个坐着轮椅的锦衣公子的身影从花叶间一闪而逝。

    她一顿,随即想起了这位是谁。

    谢家旁支的子弟,谢思丰。

    谢思丰是谢思言堂叔的儿子,算来是谢思言的堂弟。这位当年从马上摔下,自此双腿就废了。众人揣测这是谢思言设计的,还有人说谢思言过于毒辣,对自家兄弟竟凉薄至此。又说崇山侯家那个子弟也是折在谢思言手里的,因此对谢思言更是非议颇多,不过只敢在私底下说说而已。

    谢思丰的意外大约确实是谢思言设计的,她是当年寥寥几个知情人之一,大致能猜出一二。至于崇山侯家的那个子弟,她不甚确定,也没有向谢思言求证过。

    她当年或许还觉得谢思言报复过甚,但年岁渐大后,她倒也能理解几分。

    谢思言十岁之前虽也待人冷淡疏离,但并不是眼下这般睚眦必报的性子。他是天之骄子,秉性骄傲,有时被人冒犯了、冲撞了,也懒得与对方一般见识,他曾亲口对她说过,他觉得跟他们这帮人计较,跌份。

    但十岁那年发生的那件事,彻底改变了他的想法与心性。

    当时谢宗临在官场上接连遇上几桩麻烦,众人见过了半年,谢宗临的境况仍无转好的迹象,就慢慢开始转了风向,转去巴结谢家二房。

    年纪越小越敏感,谢思言即刻就发觉了周围众人对他的冷遇。连下人都私下议论说大房怕是要倒了,谢思言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