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夫人,王爷求狠宠

报错
关灯
护眼
第四十三章 欣喜与痛苦(第3/6页)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大爷,你知道我要的那块先古之玉,是什么样吗?”许久,苏锦脸上笑意微扬,唇瓣轻启,声音清澈好听,像在娓娓低诉。

    百里墨夙目光一动,听苏锦又极是遗憾的道,“它只是,和你之前那块长得像,而已。”

    百里墨夙面上微许怔滞。

    其实,在之前,就在他才进岳县时,族中来了消息,之前,他从庄府拿回去的那块先古之玉,最近银纹频现,条条缕缕,不仅如此,纹中竟似还有裂痕迹象,族中长老一致认为,这许是命示着百里一族将会发生什么……

    而且,之前,苏锦能破他百里一族的的阵法,不知是她本身特殊体质,抑或还是别的什么,他特地夜观星象,得到微末结论……也正因为此,才不至于和族中大动干戈而留在大楚京都。

    苏锦没注意到百里墨夙在想什么,拉了拉百里墨夙的衣袖,声音越发的轻而清晰,还透着某种失望般的狡黠,“告诉你吧,我要的那块先古之玉呐,平滑,光洁,触手生温,当然这是基本,最重要的是……”

    苏锦轻嘘了口气,拍拍手,转身,看向被染红的,瑰丽的,飘絮软云的天际,好像很是无奈又无语,“我那块,上面会有银纹闪动,条条缕缕,波光盈泽,如大地深水镶着玉石裹了丝带般,极是好看……”

    苏锦后面的话百里墨夙只觉得瞬间变得遥远。

    银纹……

    银纹……

    银纹……

    眼神滞住。

    心中莫大的惊喜,赛过这二十多年来的一切,有一种先知的幸运瞬间砸在心湖,让百里墨夙这个生来高贵,从来敛情收绪的人,眼底的笑意顺着眉角就要爆发,抬起手,修长如玉的指尖微颤着,就要去抚苏锦的肩膀。

    “百里墨夙,你知道,我为什么一定要寻到先古之玉吗?”苏锦的声音继续响起。

    百里墨夙看着苏锦纤瘦的背脊,敛下眼底那瞬间如狂水般涌起的欣喜,唇瓣微微一扯,心中隐感不好,却又无从琢磨。

    “因为,我前世,其实,也差不多是这块玉害死的。”

    少女站在悬崖边,纤细弱肩,不盈一握,天与地间,却好像承起了整个无际的苍穹,声音,随风落在他的耳瓣。

    百里墨夙没有应声,心底,却似一颗冰凉的种子滴落在胸腔,周身,微微一紧。

    “还因为……”苏锦眼睫微微颤了颤,声音越发低了些,带着些许迷离而尘埃落定,“因为,我,终归会离开这里。”

    啪,如一滴水滴落,痛与喜,撕扯。

    百里墨夙漆黑的眸子深缩,心中一起的欣喜,后起的心疼,映着的青山远黛好像倏然间便裹了厚厚的雪。

    滚热的湖水,被冰天雪地浇灌得透心凉。

    “如果不能回去,阿九会死,我,也会死。”苏锦没有回头,又道。

    山上的风很大,尤其是悬崖边,风声在空旷而是不知底处的深渊盘旋,然后,卷起二人衣袂鼓荡。

    秋华掠过树梢,添了雨露,雾气,湿润涂抹着大地。

    二人的头上都染上了一丝霜华。

    很久,苏锦这才转身,回头,目光一点一点的落在百里墨夙身上,退了轻柔,深沉的又粉饰太平般的,“我已经负过华九,此生,不能再让他为我丧命,而那淹没在我心中深深的仇恨,九十九把刀刺下的疼痛,也让我,舍不下,钟此一生,舍不下。”

    一字一字,掷地有声,不见血的疼。

    百里墨夙只是看着苏锦,凤眸里千山万水,苍华韶韶,风流韵韵,却尽被洒上一层深重的云雾。

    时间,一寸一寸的流逝。

    悬崖边,除了风声,还是只有,风声。

    苏锦身如死水。

    百里墨夙却心如震鼓,有一种真相,想说,却不能说,不敢说,不愿,说。

    到底,该不该说。

    原来,她想离开……

    似乎也想过这种结果,只是,一闪而已……

    好多事,似乎一下子明澈如镜。

    所以她不会因为凤鸾吃醋,不会因为百里一族少主将来的选妻而吃醋。

    所以,她如此淡定,如此,从容。

    好久,好久……

    “明白了。”百里墨夙淡然如水般开口上前,手里不知何时拿着的红色披风一把散开,替苏锦披上,“天快黑了,我们起程吧。”

    “好。”

    只是一个字好,苏锦笑不出来,心头松了口气,却又更加沉重,连她自己都不知道为什么。

    不过,脸上,没有任何的表露,反而带着一丝淡淡的笑意。

    所以,百里墨夙,我能给的,仅能给的,也只是这短暂的温存。

    只是,陪你短短的时间。

    这是一个没有结果的答案,没有答案的结果。

    所以,她纵然心里不适,却也庆幸,百里一族的选妻。

    至少,有人,陪着他。

    本书由潇湘书院首发,请勿转载!

    第二卷 我欲深情 四十四章 死男人,简直了

    时间,一转,又是三日过去,再有三日便是大楚皇帝五十寿辰。

    大楚京都。

    连着下了几天雨,苍旻不见放晴,依然灰蒙一片,可是,却依旧不减满京城早已张扬渲染的喜气,当然,伴随的还有各种商贩更用力的叫卖。

    而远远的,街道上,一名锦衣玉袍的俊公子和一旁绫罗绸衫一脸俏灵的女子被护卫丫鬟簇拥着正缓步闲庭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