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宋氏验尸格目录

报错
关灯
护眼
第 116 章节(第1/3页)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告诉他, 不能再继续下去, 这是官府设的套, 但他忍不住。

    就像吸食了某种禁品烟雾,上了瘾, 对方已经在他心里点了把火, 明知不对, 他也克制不住对它的饥渴。

    毁灭吧, 承认吧,招供吧,让刘家消亡吧!

    “呵呵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刘正浩手盖住脸,突然笑了,笑的肆意又癫狂,笑出了眼泪。

    刘启年尚在殊死挣扎:“我不承认!什么乱七八糟的证据,都是你拿过来嫁祸的,我不承认!”

    但他说什么都没用了,今日刘正浩招供现场,有李刺史及一干府衙官员干事旁观见证;搜索刘家物证,由张府尹祁言一道,带着官府盖章文书及驻地辖兵行动,颜料,画作美人图,刘正浩的亵裤,全部是他们亲手搜出,比对无误!

    赵挚根本懒得跟他说话,大手一挥:“带走!”

    有观察使加宗室的身份,本身实力又不缺,赵挚办事相当快速。

    不知道他用了什么办法,数十年祸害家中年幼婢女之事,刘启年竟没有嘴硬,迅速招了。但正如宋采唐所言,这个时代,主害奴,罪责很轻,哪怕数罪并罚,刘启年也不会丢失性命。

    赵挚没手软,把刘启年查了个底朝天,买官卖官,收受贿赂,结党营私,谋人害命

    刘启年而是个爱钻营,胆子也大的人,以往安全是因为会来事,攀上了皇后身边的关系,但这一次赵挚强势出手,不知怎么的,汴梁那边并没有人拦,刘启年的罪很快定下,判斩立决。

    刘正浩的罪,自然也不会轻。

    事实明确,证据确凿,物证一堆,又有范子石愿意出面作证,讲说那日看到的事,纵使刘正浩情绪恢复,想要反口,也已经来不及。

    每一年每一年,刘正浩都因心中狂念作祟,来栾泽或附近至少两次,寻找并猎杀花娘,持续时间长达十余年。

    荒郊野外的乱葬岗,波澜平静的青陵河,不知埋了多少美人骨,浸了多少美人泪

    而今,终于能有人愿意看一眼,终于能沉冤得雪。

    这个案子,开始很早,旷日持久,结束的却很快,犹如秋风扫落叶一般。

    天时,也的确到了秋天。

    不知何时,冷风一起,单薄夏衫已经穿不住,随处黄叶飘落,透着凄清。

    刘家父子入牢待刑,门庭冷落,几可罗雀,家中奴仆几乎跑光,后宅一片惨淡愁云。出门的都不敢走正门,还要用袖子挡着脸,生怕别人扔烂菜叶子臭鸡蛋。

    “活该!养出这样的贱人,一家子都不是什么好货!”

    “说什么教化妇人,宣扬贞洁牌坊,整天敲锣打鼓吓唬人,去你娘的!老子妹妹终于能放心改嫁了!”

    “我还当是个什么好东西,原来就是个道貌岸然的狗官!”

    “就是,活该!我听我隔壁邻居的小舅子的二姨子的小叔说了,那变态刘正浩被观察使大人过堂问话,整的跟个血葫芦似的拖了出来,别说像往日一样风流得瑟,他眼直嘴歪,连话都不会说了!简直痛快,大快人心!”

    “大家都冷静,冷静一点,犯错的是刘启年刘正浩父子,家人何其无辜?”

    “呸!无辜个屁,这么多事,难道她们都不知道!”

    “老王头,你也不用劝了,大家也就迁怒这一会儿,并不会真的冲进去揍人说起来,这父子伏诛,对刘家未尝不是件好事。起码下人们不用再遭罪,女孩们也不用活得不像个人,两三岁就要上绣楼受苦”

    “咦,那两父子不是还没行刑,这么快就有人烧纸了?”

    有人眼尖,看到了隔壁街道暗巷里的人。

    “别瞎说,那是米家孙氏,自请下堂的二房主母。”

    “哦那个米家啊。”

    说起米家,众人又是一阵唏嘘,这家的热闹,不比刘家少。

    “那米孝文,前些天敲锣打鼓,要把王氏的尸身送回娘家,现在怎么样了?”

    “呵,米家不是个东西,王家还是认女儿的,当场把棺材接下,紧接着开始治丧,并当着人宣布,和米家断亲,这门亲家不要了!”

    “嘶,不是我说,这王家好像不富吧?”

    “何止不富,上面也没有人”

    “结果王家有骨气,米家却后悔了,见天去门口骂的人太多,儿子也一直在闹,米孝文烦的不行,想把王氏的棺迎回来,王家不干,你是没瞧见,那可真是好一场大戏”

    “孙氏是给她嫂子王氏烧纸呢吧?米家一大家子,竟不如两个妇人有血性。”

    “可不是?一个敢做敢为,敢为了自己女儿杀婆母,也敢认罪自戕,不找任何理由,另一个说走就走,任你怎样挽留都不回头,这样的烈性女,别说咱们栾泽,本朝都少见。”

    “说起来,王氏和孙氏的女儿就是问香和月桃吧?”

    问香和月桃,本案中遇害的两个花娘。

    普通百姓很少去花舫取乐,大多只闻花名,未见过其人,但随着案子破解,细节传出,两个姑娘的面貌,竟然生动活泼了起来,一点一点,在脑中描摹成像。

    不被家族承认,深陷泥潭,心中失望,却并不自怨自艾,她们用自己的方法互相扶持,一路辛苦走过,从不染轻尘的小小花苞,盛放为最清美,最灿烂的花朵。

    她们身在不洁之地,一颗心却从未染尘,不管世事如何,仍保持初心底线,什么事能做,什么事不能做,她们守的很稳。

    她们为了彼此,愿意付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