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宦海

报错
关灯
护眼
第177章:风起云涌(第1/3页)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余鑫考中了探花, 虽然有些意外,但却也是在预料之中。

    毕竟余鑫已经被那些站位守旧派的阅卷官们送进了前十, 当下太上皇又爆出了病危的消息, 元化帝更是不会轻易触怒守旧派。

    余鑫的文章不似其他士子那般鼓吹新政, 自然是被一众守旧派们所欣赏的, 故此,就算是为了安抚住守旧派,元化帝也不会打压下余鑫的名次。

    但是, 新政仍是元化帝坚持的主张,即便是安抚守旧派, 元化帝也不会改变自己的意愿。

    其实所为开科取士, 并非是仅仅为了选拔贤才这么简单。

    在有的时候, 开科取士的结果和选择, 其实还代表着当前朝局的形势和皇帝的态度。

    比如这一科,元化帝为了安抚住守旧派, 便不得不让余鑫取中一个相对比较不错的名次。

    毕竟这一科的殿试, 众多士子都是在鼓吹新政, 只有余鑫一人提出要谨慎对待, 对于新政保持着中立的态度。

    若是今次余鑫的名次过于低了,那么那些朝中的守旧派官员们,便会是觉得元化帝容不下朝中有其他声音, 更是对这些勋贵世家的守旧派们深恶痛绝。

    作为一个帝王, 是否乃是明君, 其中有一个很直接的判断标准, 那便是——能否容得下不同的声音。

    更何况余鑫殿试的文章,也并没有站在守旧派的立场反对新政,而是中立的论及此事,不似其他士子那般吹捧改革罢了。

    可以说,将余鑫抬到前十,其实也是那些守旧派们想要借此去试探元化帝的态度。

    因此,余鑫能进入前十,除了他自己的文章过硬,才学不错的原因之外,还有一部分是守旧派们的推波助澜。

    如今太上皇病危,为了稳住这些守旧派,元化帝的选择势必更要思量周全。

    但是,即便是要给余鑫一个不错的名次,也绝对不可能是状元。

    状元的文章,未必是前十之中最好的,但必须是最合帝王心意的才行。

    毕竟,状元的文章,历来都是代表着帝王的选择和坚持,乃是底限所在!

    元化帝既然一心要决意新政,那么即便是抬举余鑫,也不会归于他状元之位,今科的状元,必然是要一个全力支持赞颂新政的人才行。

    那么余鑫的名次便只能是探花或是榜眼了。

    虽然榜眼乃是第二名,探花是第三,但探花可是那一科进士的严重担当,探花的关注度不仅高于榜眼,更是与状元都差不多了。

    因而,余鑫便得了这个探花之位。

    当然,这一切的基本,还是要有真才学的。

    顾云浩作为学兄,如今看着余鑫高中探花。也是为他高兴。

    只是在为余鑫欢喜的同时,也在暗暗焦虑。

    太上皇果真是病重了。

    自那日放榜后,顾云浩便去右相府问了师祖孙惟德,也是得到了这个消息。

    这件事来得突然,孙惟德也表示有些措手不及。

    当然,对于此事最为忧虑的还是季铭。

    他现在乃是新政的总裁,更是身兼户部跟工部的尚书,若是新政一事有个什么意外或是不妥,于他都是极为不利的。

    虽然元化帝极力封锁消息,但太上皇病重之事,还是慢慢地传到了朝中。

    一时间,只要稍微懂点门道的官员,心思都开始浮动了起来。

    而那些士族功勋们,则更是有些按耐不住了。

    不过几日的功夫,雍京城便出现了好几起世家子弟为恶之事。

    因着太上皇这一病,朝中的局势更是暗潮涌动。

    杜允文虽然没有立即发难,但这段时间在朝中说话也是比先前更为强硬了些,甚至在内阁为着一件琐事,很没好气的指摘了季铭两句。

    随着杜允文跟守旧派们的动作,朝中的官员也逐渐感觉到好似风向有些变了。

    对此,孙惟德也感叹不已,对着顾云浩道:“景源,咱们也需得想好对策,准备退路了。”

    闻言,顾云浩心里自然很不是滋味。

    即便是知晓太上皇病危之事,会影响到朝局,但也总是抱着希望,只盼着不至于发生什么大的变动。

    “师祖,真的是到了那个地步了么?”

    顾云浩有些不死心地道:“以弟子看,当今圣上也并非是个不懂筹谋之人,说不定陛下仍有后招……”

    说到这里,他的声音越来越小,最后却是再也说不下去了。

    他总归还是骗不了自己。

    不得不承认,萧穆言乃是一个明君,是一个极有手段和抱负的帝王。

    但是即便他再有本是和城府,总归是即位才这么短的时间。

    而且太上皇禅位之时,时机并不算很好。

    外有杜允文、陶明哲以及顾云浩的右相师祖孙惟德三人把控内阁朝政,这三人都是在顺德一朝经营多年,门生故吏遍布华朝上下,一个个都可称为权倾半朝。

    当初顺德帝在之时,都不得轻易去动这三人,只得使用制衡之术,使得三人互相牵制。

    禅位之后,虽然因着元化帝启用季家和季铭,杜允文、孙惟德三人都行事比较低调,甚至杜允文跟陶明哲还借着夺嫡站位之事蛰伏,但这三人在朝中的影响力也并没有因此弱了多少。

    甚至杜允文因着在夺嫡之时与勋贵世家们的牵扯,索性在元化帝登位之后,直接倒向了勋贵世家,成为勋贵门在朝中的代言人,就这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