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宦海

报错
关灯
护眼
第165章:当年会试(第1/2页)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杜允文膝下子女不多,仅一子杜承嗣, 一女杜柔嘉。

    姐弟都乃是杜夫人所出, 两人之间的关系自然是十分要好的。

    杜承嗣虽然乃是杜允文的独子, 但终究不是一个读书的料子,被杜允文押着读了这么多年书, 也不过只取中了一个举人。

    原本以杜家的权势, 杜承嗣是不必非得要取中进士,方才可以为官的。

    要知道考中举人, 便可以等着补官。

    虽然补官的大多是些贫瘠之地的芝麻小官, 但有杜允文这么一个左相的父亲,杜承嗣即便是补官入仕, 过不了几年便也能平步青云, 直接一步一步升上去。

    但是杜允文早年涉入夺嫡之争, 不愿自己嫡子过早的为官, 以免被牵扯其中,遂不允准杜承嗣补官,反而是让杜承嗣继续在国子监读书。

    直到眼见顺德帝的身体一日不如一日, 加上自己也愈发年老, 于顺德三十年的会试,杜允文方才允准自己的儿子杜承嗣下场。

    那一年的会试,徐景乃是主考官。

    杜承嗣虽然考的名次并不考前, 还也并未落到同进士里面去, 反而在一个相对比较不太显眼的位置。

    对于身为左相独子的杜承嗣而言, 如此的名次, 方才是最好的。

    毕竟于他而言,已经不需要取中前列,从而争取皇帝或是朝中权贵的欣赏,只需要有个资格可以参加翰林院的馆选便是了。

    杜承嗣的学问并不算很好,当初顺德三十年会试闹出了泄题舞弊的事故,徐景亦是被众多士子联名上书弹劾。

    这一件事,虽然是被顺德帝最后压了下来,但其中的内里,也只得是他们这些当局者方才知晓。

    “父亲,姐夫这些年,也是有许多无奈,就拿那一年的会试,若不是因着我……”

    想起顺德三十年会试,杜承嗣却是面上一红,随即心有愧疚地劝说杜允文。

    “什么因为你!”

    杜允文立马喝骂道:“你那姐夫身为礼部左侍郎,担任会试主考官也不是一次两次了,难道因着避嫌,你还不得参加会试了不成?”

    闻言,杜承嗣沉默了下来。

    父亲对于这件事情始终讳莫如深。

    他知道,父亲纵横官场多年,寻常的什么事,都是难不住他,即便是面对万人之上的皇帝,也是自有一套应对之法。

    只有在他跟姐姐杜柔嘉两人的事情上,父亲才会如此方寸大乱。

    不让他多提当年之事,不过是为了不想为旁人所知,是想要保住他的前程罢了。

    毕竟,以他的才学是极难考上进士,并且得以选入翰林院为庶吉士的。

    对于杜承嗣来说,难的其实乃是考中进士,而翰林院的馆选,对于他而言,却是并不是什么大问题。

    首先,翰林院馆选的规矩本来就松些,而且乃是由礼部主持,翰林院自己出题。

    其次,不论是翰林院跟礼部,里面的官员大多是左相一派,身为杜允文的嫡子,又怎么可能在馆选的时候名落孙山。

    杜承嗣显然不如他的父亲那般有能耐,也更不似杜允文一样心狠,即便知晓了眼下徐景是凶多吉少,但还是有些不忍心,遂在明知道杜允文不悦之后,仍是鼓起胆量,劝道:“爹,姐夫这么多年来,也是为咱们家做了不少事,即便当初为众多人盯着,也是为了我,方才泄露会试考题,若不然,也不至于会惹出那么许多事。”

    不错,顺德三十年的会试,徐景确实泄题了。

    但并非是当初被士子们弹劾的是为了收受贿赂,而是为了他的妻弟——左相杜允文的独子,杜承嗣。

    杜承嗣本就才学平常,本来是绝无可能考中进士的。

    那一届的会试,他们确实做了不少手脚。

    原本那一科的主考官,该是原本为礼部右侍郎的袁振才是,但因着杜允文掌控礼部多年,周跃光在内阁也是说不上什么话,故而方才临时换成了身为左侍郎的徐景。

    也正是因为成功的将徐景推上了主考官的位置,杜允文方才让杜承嗣在那一科下场。

    要知道,那时候顺德帝的身体已经每况愈下,随时有可能撒手人寰,若是不趁着那一次的机会取中进士,或许就只得在新帝即位之后寻找机会了。

    这一点倒是与寻常士子所想的有所不同。

    对于一般人而言,自然是宁愿在新朝取中进士,毕竟那时候新帝即位不久,正是用人之时,那时候考中进士,更容易被新帝重用。

    而对于杜家来说,却是不这么想。

    毕竟杜承嗣并无什么真才实学,新帝即位,正是立威之际,所有官员都极为守规矩,生怕被新帝当作反面教材,成为杀鸡儆猴的那只鸡。

    因而,若是想在新朝的会试上动手脚,那风险是极大的。

    而且,身为杜家的嫡子,有杜允文这样一个为左相的父亲,杜承嗣只要入仕,那自然是平步青云,根本不需要挤在新朝考中进士,从而去博得一个在新帝面前露脸的机会。

    因着看见顺德帝只怕时日无多,加上那一科乃是徐景的主考,故而杜允文直接当机立断,让儿子杜承嗣参加了顺德三十年的会试。

    但是却没想到,那一次的会试泄题之事,还是被人所发现了。

    甚至发现此事的人,还是杜允文的老对手——副相陶明哲。

    直到会试放榜之后,京中赶考的士子久久不见归乡,甚至开始流言四起,皆言徐景会试泄题,杜允文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