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宦海

报错
关灯
护眼
第139章:决断(第1/2页)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他犹记得当年的他还是一个小书生, 虽然考过了府试, 却仍是式微。

    不过一个在衙门最没有地位的皂隶, 都可以在他家耀武扬威, 趁机讹诈。

    一般而言,改革吏治都是始于京中, 从而推向各地的基层。

    不过顾云浩看得出来,元化帝目前最急切的并非是整顿吏治, 反而是改善税收。

    这也难怪, 毕竟税赋改制已经是一件惹得朝野议论纷纷之事, 若是此时又提出要整顿吏治,只怕随之而来的压力更是不小。

    还是徐徐图之吧。

    不过即便知道这个道理,但也不妨碍顾云浩趁着税赋改制之时, 稍微改变一下百姓的生存状况。

    毕竟税种少了, 一年只收税一次,那些底层的官吏们盘剥百姓、鱼肉乡里的机会便要少上一些。

    而且, 若是按田亩收税, 那么贫寒之家的田地少,便不会被繁重的各类杂税压得喘不过气来。

    元化帝此时自然是没有想到顾云浩的小心思, 身为一个帝王, 虽大多都说是什么爱民如子,但其实最后做决断之时, 往往这些帝王们考虑最少的便是百姓的利益。

    顾云浩深知这一点, 当下忙又继续说道:“圣上, 若以此税制而行, 我华朝上下,田地按亩收税,国库充盈不过是几年的事。”

    听闻此言,元化帝眯了眯眼。

    不错,现在田地大多掌控在士族手中,然而这些士族除了免税的田地之外,不少人都利用手中的职权瞒报田地。

    若是令户部重新丈量,必然会多出一笔税收,而且假使果真如顾云浩所言,将杂税摊入田亩之中,不再似以往一般按人头收税,那么那些士族所需缴纳的税便更高了。

    只是如此一来,那些士族们只怕更是对这次的新政心存不满了。

    思及至此,元化帝眼中划过一丝犹疑。

    “顾卿,可还有旁的法子?”

    听闻元化帝这么问,顾云浩心里一紧。

    难怪都说圣心易变,怎么这一会的功夫,这元化帝的语气就有些不同了……

    不过到了这个时候,顾云浩却不打算打退堂鼓,直言道:“陛下,改制田地税赋其实亦并非充盈国库这一项,更是为了遏制士族兼占田地,避免朝廷失去对粮价的控制,此事事关重要,臣以为不可不行。”

    说到这里,顾云浩来不及看元化帝的表情,直接又道:“虽我朝一向优待士族,但若不加以遏制,若如魏晋门阀一般,那可如何是好……”

    听闻此言,元化帝虽是面色不显,但心中也很是不悦。

    魏晋门阀势大,甚至帝王都得给几分面子,这种情况自然是哪一个皇帝都不愿见到的。

    “再则,若国库空虚,新政之事也难以推行延展。”顾云浩又低声补了一句。

    “卿殿试文章言及商业、学府、兵事之事,可思量周全?”元化帝避开税制之事,直接又问道。

    闻言,顾云浩知晓这事有戏,忙又继续回话。

    当初他在殿试文章言及,改制税赋,增收国库开始第一步。

    税制改革自然并非仅仅是针对田地农业,也面向商业税收。

    在这个时代虽然重农轻商,但顾云浩心里却是清楚商业的重要性。

    毕竟商业税一向较重,田地是有限的,无法增长,而商业的前景却是有无限的可能。

    即便现在华朝的主要收入是来自于农业税收,但顾云浩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商业税会成为国库收入的重要部分。

    以顾云浩的设想,商业税也当按农业税一样,摒除杂项,一年一收。

    再则,还是应当从最根本的活跃商业着手。

    只是现今华朝之内,商业发展基本已经到了临界点,若非百姓生活变好,商业也不会有多大改变。故此,顾云浩还是将目光放在了边贸和海外。

    说完自己的设想,顾云浩又说道:“陛下,若是减轻关税,并与沿海跟边疆修建商城,微臣相信会为朝廷增加不少收入。”

    听闻边贸跟航海,元化帝却是皱起了眉头:“边贸海禁一开,只怕蛮夷侵扰,我朝兵士多年未战……”

    顾云浩自然是知晓元化帝的担心。

    华朝建朝几十年来,虽然偶有蛮族入侵,但并未有过大规模的战争,加上又禁了海,没什么大仗可打,因此华朝的军事实力也越发弱了下来。

    若是边贸海禁开了,那争端必然就会多少不少,说不定到时候即便出兵,还是不敌他族。

    “陛下所虑甚是,是微臣思虑不周。”

    顾云浩先面带惶恐地请罪一声,随后又道:“只是兵事改制亦是需得银钱才可,故此,改制税赋实在是当前要务。”

    说来说去,又回到原来的地方,元化帝此刻也开始真的思量此事。

    见着元化帝如此,顾云浩又是加了一把火,将学府、兵事改革的设想说了出来。

    虽然千好万好,但总归到最后,都是一句话:需要钱。

    在他一番解释之后,元化帝算是真的对税制改革上了心,只是身为帝王,萧穆言即便是心中蠢蠢欲动,但也不会在顾云浩面前显露分毫。

    “陛下,臣还有一事思虑已久。”顾云浩又道。

    “讲。”

    想了想,顾云浩说道:“陛下若是有新政之心,只怕阻力不小,臣以为还需广造声势才好。”

    “哦?”

    闻言,元化帝也来了兴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