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宦海

报错
关灯
护眼
第125章:家(第1/2页)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次日一早, 顾云浩便差巴九去淮安码头租船。

    而他自己,则是依以前家书中留下的地址,寻去了顾云涛在府城的居所。

    刚巧,这一日府学休假,顾云涛在家里温书,见着顾云浩回来,当下亦是惊喜万分。

    自金榜放榜之后, 朝中便有飞骑加急报送各省。

    这乃是举国的大事, 越省巡抚邓仕文接到榜文之后, 立马下令各州府发榜告之辖内百姓。

    三鼎甲之中, 最为引人关注的状元跟探花, 都是出自他们越省!

    这顾状元跟季探花简直太给他们越省长脸了!

    今后看谁人敢看他们越省不起。

    越省的士子们看到榜文之后,皆是欢喜不已, 更是只觉与有荣焉。

    顾云涛一直在府城读书, 又知晓弟弟顾云浩参加了此次恩科, 自然也是极为关注。

    前些日子淮安府放榜, 他也去看了, 当下便知道了顾云浩被点中状元的消息。

    他跟顾云浩两人虽是堂兄弟,但自幼一处长大,这些年来又相互扶持, 感情自是不必说的, 而今见着弟弟考中状元, 顾云涛简直兴奋的手舞足蹈。

    只是猜到顾云浩近期即将回淮安祭祖, 顾云涛还是决定在府城多等两天, 到时候两兄弟一起回临川。

    “小浩!”

    见着顾云浩,顾云涛当下便惊喜地叫出声来:“我就估量着这几日你该回来了,正说今天休假,想去府衙找董叔问一问消息,不想你倒先过来了。”

    “大哥,你这边怎么样了?还有什么要准备的么?我让巴九去租船了,咱们先回家吧。”顾云浩笑着说道。

    闻言,顾云涛笑道:“我早就在等你回来了,哪里还需要准备什么,这就动身好了。”

    “那行,我这会回去一趟府衙跟老师辞行,待会租个马车来接你们一起出城。”顾云浩点了点头,说道。

    “既如此,那你且先去吧。”

    听了这话,顾云浩点了点头,又想起一事,问道:“大哥,不知二姐跟姐夫近来可在府城?”

    二妞跟董谨言一直住在淮安,即便时间紧,他还是想要去看一看,毕竟他现在人在府城,也耽误不了多少时间。

    “应当没有,董家族里那边好似有什么事,董谨言前两日便在府学请了假,带着二姐回乡了,你这会子去,只怕是见不到人的。”

    顾云涛想了想,说道:“不如还是先回临川,然后给他们留个口信吧。”

    “如此也好。”顾云浩点了点头。

    两人商议一番,决定还是尽快启程回临川,而给二妞和董谨言带信之事,便交给服侍顾云涛他们的刘婆子。

    刘婆子乃是顾云涛到了府城之后买下的仆人,今次是要留在府城看家的。

    顾云浩留下一封书信,交代了刘婆子几句,便回到府衙。

    此刻巴九已经到码头包下了一艘船,又租了马车回来。

    顾云浩跟赵妍向江程云夫妇辞行之后,便坐了马车,去接上顾云涛一家三口,一行人到码头,弃车登舟,往临川县而去。

    “二叔……二叔……”

    顾云涛的儿子顾远林刚两岁,说话尚不是很利索,但却是迈着小短腿就要往顾云浩的怀里钻。

    看着侄子玉雪可爱,顾云浩也是喜欢的不行,当下便一把将这个小豆丁抱了起来,放在自己的腿上逗弄道:“林林有没有想二叔啊?”

    顾远林哪里听得懂这些,当下也不搭理他,直接伸着小胖手去抓他的头发和衣领。

    “林儿,不可以这样抓二叔。”顾云涛笑着拦道。

    顾云浩却是不甚在意,笑道:“我离家的时候,林林才多大一点,这次一回来,都会喊‘二叔’了。”

    “这孩子平时皮实的很,我看是个坐不住的性子,只盼他过两年能沉稳一点,别像我一样,小时候顽皮不懂事,过了多年才醒悟。”顾云涛摸了摸儿子的小脑袋,笑道。

    只见他面上含笑,眼中尽是回忆之情地说道:“小浩,你说这时间过得可真快,眨眼间咱们都是当爹的人了,不怕你笑话,昨儿我还梦到咱们小时候下河摸鱼的情景呢。”

    “那时候家里可真苦,好在这些年,咱们读书也算是读出来了。”顾云浩亦是感叹道:“说实话,大哥,我真的很庆幸自己能为顾家子。”

    闻言,顾云涛也点了点头,笑道:“我亦有如此之感。”

    说起来,他们两兄弟真的算是比较幸运。

    虽然生在农家寒门,但却有机会可以读书,这可是多数农家子弟连想都不敢想的。

    若不是得以读书科考,他们如今又怎能一个取中秀才,一个高中状元?从此跳出农门,迈入士族?

    现下的生活自然是以前无法比拟,但这一切,都是读书带来的。

    两人闲话一阵,顾云涛又忍不住称赞这个弟弟,道:“小浩,你可真厉害,居然能考中状元。”

    “大哥,这亦是有一些侥幸的。”顾云浩笑着道。

    “我也是读书,自然晓得考试不易,科考场上并无侥幸一说,更何况乃是会试跟殿试?”

    顾云涛却是摇了摇头,说道:“你自小就聪慧,又极为自律,能有如今的成就,乃是应当的。当年我年幼不知事,若不是受你影响,说不定现在还浑浑噩噩,不知进取呢。”

    说到这里,顾云涛又顿了顿,继续说道:“小浩,这么多年来,我虽然身为兄长,但实际也极少尽过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