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水墨田居小日子

报错
关灯
护眼
第 280 章节(第1/3页)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杏提前和宁先生说。

    宁先生点点头。

    回到自己的小屋,苏杏摸摸小野的脸蛋,“听先生话,不要到处乱跑……”

    叮嘱他一定要注意安全什么的,直到儿子给她承诺才依依不舍地离开。

    目送母亲离开,小野显得特别的安静。

    “小野弟弟,走,我们上山玩。”宁家最小的儿郎已经长成少年,最喜欢和小野一起捣蛋。

    “谢谢兄长,我今天想自己玩。”小野沉静说完,不忘向前来送行的宁小兄长们作个揖,径自上山了。

    宁家的少年郎们一头雾水。

    几天之后,宁家年纪略长的一位儿郎拿着一把古怪的武器匆匆跑回家。

    “父亲,小野在偷练杀人机关和自造兵器。”说着,把手中的一件古怪物件摆在宁先生的面前。

    宁先生拿起瞧了瞧,“此物倒是新鲜,叫什么?”

    “他说是枪。”一发能射出数枚细小的钢针,又道,“他利用机关把一截木头削成几块,若用来对付人场面必定凶残。”

    哦?宁先生讶然,小小孩儿哪来这么重的戾气?

    见他不吭声,宁家儿郎说:“我问过他为什么要做这些东西,他说好玩,再问就不肯说了。”

    宁先生听罢蹙眉闭眼,抚着长须,良久,方开口:“晚上带他去密道。”

    秘道,是唯一通往密室的一条光明大道,忽略机关不提的话。

    晚上,宁大推着宁先生的木轮椅,小野跟随在侧。

    “小野,知道这里是什么地方吗?”

    小野默默道:“不知道。”

    一群熊孩子哪个山窝窝没钻过?唯独这里大门紧锁,哪怕在外边钻洞也进不来。

    首次进入这条神秘的走道,四下无人,安静得有点可怕。

    中间的路面很宽,是人们特意修出来的,旁边的坑、杂乱的石块不曾有人清理,也不会被清理,因为它们有大用。

    “在你出生之前,你母亲忽然找来,希望我们帮忙造一间密室……”

    阴暗的甬道,时宽时窄,时明时暗。

    宁家大儿替父亲说着路上设置的机关,表面安全暗藏杀机的路段,迷宫一般的洞口,通往地狱的关隘……阴森森的来时路,诡谲莫测的前方路况,让人心里七上八下的。

    “你母亲煞费苦心做这么多,仅仅是为了保存一些书籍、古册等死物。小野,你说你母亲为何要这样做?”

    小野想了想,“怕别人抢。”

    宁先生神情冷淡,昂然冷笑,语含讽刺,“女人家果然见识浅薄,谁有这心思直接杀之可也,何必多此一举?懦弱之人,可怜可憎。”

    小野一听,面含恼怒,“母亲只是不想杀人,才不是懦弱。”

    宁先生瞅他一眼,淡然道:“你既知她不想杀人,作为她的孩子,何故心存杀念?”

    “是他们伤我妈咪在先!”小孩儿的眼里透出一股愤怒来。

    “杀了他们之后,你母亲就安全了?”宁先生表情不变,目光冷然,“杀人能解决问题,你母亲又何必在地下修建密室?”

    小野不语,瞪着老人的眼神相当倔强。

    “杀戮乃下下之策,密道的机关是为了震慑,意不在杀。做人也一样,自己足够强大,别人自会敬畏有加。若以血腥手段镇压,以你母亲的为人,必将以死谢天下。”

    小野听罢垂下头来,眼泪簌簌落下,不知是气的还是啥。

    宁家大兄在旁看着,微叹。

    ……

    云岭村,小菱自然是到姨母家学艺,而且京城霍家的小伙伴们全来了,大家一起热热闹闹的。

    唯独小菱有些闷闷不乐。

    “菱儿,怎么了?”婷玉察觉这小徒弟的情绪不对,于是关心地问。

    小菱抬头看着姨母,目露恳求之色,摇摇她的袖子,“姨母,教教我怎么下药嘛,不被人发现那种。”

    婷玉皱了皱眉,“不是说过暂时不行吗?为何这么着急?”小徒弟还小,不能教。

    小菱噘起小嘴,沮丧地低下头。

    婷玉见状,不由心头一动,换一种口吻道:“说吧,只要你能说出一个合适的理由,姨母就教你。”

    小菱一愣,随即想起父亲曾经教过她的话,便如实说出:“下次再有人欺负妈咪,我毒死他。”

    婷玉:“……”

    这口吻真像她,孺子可教也,问题是她年龄还小。

    “有志气,”婷玉很大方地夸了徒儿一句,“可是菱儿,你还小,不懂世间险恶,反而容易害你妈妈被人误会。”

    “我会小心的。”小姑娘很有把握。

    “嘴巴说说谁都会。”为免小徒弟乱来,婷玉道,“你若真有把握,回去仔细观察你爸爸平时是如何保护你妈妈的,用的什么手段,为什么,有没外人知道,等你看明白了再找我。”

    说罢拂袖而去。

    小姑娘在原地站了好一会,忽地转身溜了,跑回休闲居找救兵……

    自从给苏杏打了那个电话,严华华一直期待她那边有什么好消息回来。可惜等啊等,对方一点消息都没有,也不见柏少华来质问她或者怎么样。

    借着回三合院的机会,她散步来到村尾路口,然后看见对方穿着一身朴素的衣裳,手挽一个装满菜的竹篮往柏家走,时不时低头和腿边一个两岁多的小童说话。

    不管别人如何的水深火热,她一如既往的过着自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