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我在红楼修文物

报错
关灯
护眼
第369章(第2/3页)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太好了!”

    “感谢你的斡旋!”

    只有奈特在一旁凉凉地说了一句:“别高兴得太早,还需要听一听咏大人那三个前提条件。”他掉坑掉惯了,本能地觉得此间有坑。

    果然,只听石咏开口道:“第一,我国要求对等的条件。但凡我国商人在出海贸易时遇到类似情况,我国也要求贵国将我国的国民移交我国处理。”

    这是天经地义的,总不能外国人来华有免死金牌,国人去海外经商便也应有对等的权力。

    各国使节倒是真没想到石咏会提出这个,但是眼下掌握欧洲到远东几条商路的,以欧洲的商船为主,中国人有到南洋贸易的,但是再远就少了。使节们登时心里一松,觉得无所谓,反正也没有多少中国人到他们的国土去贸易。这么一想,大家就决定满足一下“咏大人”,同意便同意吧。

    “第二条,将人犯移交贵国,我国需要贵国司法部门给我国一个交代。因此我国会直接照会贵国皇家、议会。”

    这一下议论立即起来了。在此之前,使节们总想着若是有本国商人触犯当地法律,将人捞回来就是了。可谁知道,石咏竟然提出来要直接照会本国的皇室与议会,这岂不便是丢脸直接丢到本国去了?

    “咏大人,敢问你打算通过什么渠道照会我们的皇室与议会。”问话的是葡萄牙商会会长,他知道中国在欧洲诸国并无使节与外交机构。

    石咏莫测高深地一笑,道:“我们目前就已经有渠道联系欧罗巴诸国的王室与议会,这一点,不过会长多操心。”

    众人听了,大多心里咯噔一声,一起想起:难道是教廷?中国的皇帝一直与外国传教士有往来,这是众所周知的事,而且最近还传出消息,有传教士打算回欧洲之后出版关于中国的书籍,好像还是中国人赞助的。

    虽然与座有些国家已经脱离了罗马教廷的管辖,但是教廷要是递个信,而且是递这种颇为羞辱打脸的信,还是做得到的。

    甭管众使臣怎么猜,石咏一个字也不多说,而是双手撑着桌面站起,直接继续往下说第三条。

    “各位,我们中国还有一句老话,叫做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不知道诸位有没有听说过。我国的意思,若是贵国有一人犯罪严重到以我国的刑律需要处决,可能确实是其品行败坏,与他人无干。但若是这种人多了,我国可能真的要重新考虑,与该国贸易的条件!”

    他的目光缓缓扫过在座每一名使节,不少人这时候都在听通译的翻译,一面听,一面紧张地额头见汗。

    “咏大人,什么叫做重新考虑与该国贸易的条件?”有人忍不住了,大声问石咏。

    “各位还记得我上次提到过的,差别关税的话吧!”石咏淡淡地道。

    在座的公使彼此对视一眼,大家突然都明白为什么石咏总喜欢这种圆桌会议的形式了——他们眼下在座的每一位,都是竞争者。如果中国真的对某国施行差别关税,那么意味着该国在欧洲与远东之间进行的海上贸易完全无利可图,将被别国直接挤出这种竞争。

    “所以,如果发生两次以上这种移交人犯的事件,我国将对该国商人统一施行差别关税。”

    石咏朗声宣布结果。

    “两次以上……”各国使节听到觉得这条件苛刻,当下也不要通译了,各自以能交流的语言,直接与它国使节商议起来。大家一致都觉得这个要求太过苛刻。登时有人开口询问:“咏大人,若是这几个前提条件,我们觉得太过苛刻,无法接受怎么办?”

    石咏没回答,反而一提袍角,施施然又坐了回去,笑而不语。

    立即就有人明白了:“您是说,若是我们不接受,我们现在就会获得差别关税的待遇对吗?”

    石咏笑着点头,似乎在赞对方聪明。

    “对了,各位还有个选择,就是大家一起拒不接受。我国就一起给各位提供差别关税的待遇,这样大家就又再次回到同一起跑线上,便也无所谓这‘差别’了。”

    他这话说出口,倒是戳中了不少人的心思,心想如果大家一起抵制,你中国总要贸易的吧,如今广州聚集的手工业者越来越多,什么自鸣钟、玻璃镜、鼻烟壶……几乎都是专供出口的。如果所有的海商一起抵制,看你怎么办?

    不少人这么想着,却见石咏面带诡笑,缓缓地环视一周,目光与各国的使节依次接触。人人心里都是咯噔一声,心想:他们当真能信任自己身边的使节么?别到时候被人卖了还帮着数钱。

    石咏看见众人的表情精彩纷呈,心知他的目的已经达到了。他之所以安排众人都这么坐在一起,就是无时不刻提醒他们,他们是竞争者中的一员。且以欧洲大陆如今的局面,各种矛盾层出不穷,各方乱战,若是这些使节与海商们能够相信彼此,那真是见了鬼。

    既然效果已达到,石咏再次出言安抚:“不过诸位也不用着急,我们今天商议的这份重要文件,一定是需要我国与贵国公使都同意之后,具体签订条约,才能生效。所以必须要等我回到京里,向我的上司们禀报此行结果,并再行与各国驻京的公使沟通过之后才会最终敲定。”

    这样啊!——倒是有不少使节放松了一些,他们大多名义上是公使辖下的官员,有人在上面顶着,回头这事儿就不是他们的责任。这大厅中的气氛立刻就轻松起来。

    只有奈特在一旁冷眼旁观,最终叹了一口气,心想:他们这边多人,其实一直在被石咏牵着鼻子走,情绪一直受到石咏的控制而起起伏伏,然而却并无一人意识到,人人都只顾着考虑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