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汉侯

报错
关灯
护眼
第两百二十五章(第1/3页)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因旱灾、蝗灾接踵而至,河东郡百姓为了活命, 大量奔往他郡。以致于灾情过去, 春耕开始, 郡内良田无人耕种,出现大面积抛荒。

    周阳由和申屠公忙于政斗, 闹得不可开交,近乎成了不死不休的架势。

    郡县属吏肆意妄为,巧张名目盘剥百姓, 使得民不聊生, 返回郡内的百姓再一次出逃。

    为免消息泄露, 几名属吏联合周阳由的家人,借用都尉名头, 调派郡兵拦截百姓, 过程中险些闹出人命。

    一时间民怨沸腾, 百姓怨声载道, 惨状竟不下于天灾之时。

    实在活不下去,有青壮聚众为匪, 藏匿巫咸山中。

    太守命夏县县令出兵围剿, 连续两次均无功而返。

    县尉上报贼匪狡猾, 藏在深山中, 遍寻不到踪迹。实则是军伍怀抱同情, 雷声大雨点小,根本无意进行围剿。非是碍于命令,根本不会出兵。

    事情越闹越大, 连临近的弘农郡都是流言纷起。

    申屠公和周阳由终于心知不妙,难得摒弃前嫌,联手对实情进行扭曲,将责任全部推到“刁民”“贼匪”身上,自己摇身一变,反倒成为勤政爱民,兢兢业业的好官。

    可惜的是,河东郡上下对这二人积怨甚久,事情根本隐瞒不住。

    天灾前后,哪怕他们分出两三分精力,用于处理灾情,安顿百姓,事情也不会发展到今日地步。

    逼得饥民聚众为匪,军伍同情百姓遭遇,差点公然抗命,简直是罪不容恕!

    申屠公和周阳由的奏疏送达长安,原以为同往常一样,自己能逃过一劫。不承想,弘农郡太守、都尉均为正直之人,听闻河东郡灾情,私下里派人查探,掌握切实证据,联名告发二人。

    证据确凿,不容抵赖。加上先前两人互相攻讦,争相递送黑材料,朝廷向郡中派人,完全是一查一个准。

    “其罪当诛!”

    掌握河东郡的实情,刘彻怒不可遏,在宣室内大发雷霆。

    “这样的官该杀!”

    若非景帝朝废除大量肉刑,刘彻都想立刻把人抓来,按照先秦时的刑罚,一个个在两人身上试过。

    “牧守一方,肩负朝廷信任,本该勤政爱民。他们倒好,只顾着争权夺利,忘记为官乃至为人的本分!”

    “朕要杀了他们!”

    天子瞋目切齿,勃然大怒,奏疏被扫落在地,入眼一片狼藉。

    宦者不敢出声,更不敢立即弯腰收拾,小心靠墙柱而立,只等刘彻这波怒意发泄完,再给宫人使眼色,小心奉上茶汤,让天子进一步消消火气。

    “来人!”刘彻背负双手,在殿内来回踱步。停下之后,即命人宣廷尉。他绝不会轻纵周阳由和申屠公,为警后来者,这两人必须死!

    廷尉奉召入宣室,得天子口谕。

    不久,即有廷尉属吏奉旨出长安,前往河东郡捉拿太守申屠公和都尉周阳由。郡内属吏多镣铐加身,两人的亲族、僮仆被捕者多达两百三十八人。

    自刘彻登基以来,对朝中官员,特别是两千石的封疆大吏,还是首次这般大动肝火。

    天子明摆着要杀人,而且不是单杀一两个,看架势,一旦罪名全部查证,八成是要夷三族。这样的大案,不仅朝中议论纷纷,宫内亦有耳闻。

    窦太后病情略微转好,听闻消息,立刻命宦者去请刘彻,想要切实了解一下,内情到底如何。

    一次杀太守、都尉以及十数属吏,河东郡的郡官几乎要被杀空。

    这样大的动作,非是罪大恶极,实在是罕见。窦太后历经三朝,类似的情况,掰着指头都数得过来。

    “究竟是怎么回事?”

    因沉疴在身,从建元五年起,窦太后很少再过问朝政。将养许久,好不容易身体好了些,就听到这样的消息,不得不立即去请刘彻,否则实在不放心。

    “大母,陛下非任性妄为之人。河东郡的确出了大事,这些人实是罪有应得。”陈娇跽坐在窦太后榻边,接过宫人手中的漆盏,亲自为她送服汤药。

    同时就她所知的情况,对窦太后加以解释。

    “我也是听阿母说的,这两人罪责不轻,早该杀头。”

    这段时日以来,陈娇时时刻刻守在长乐宫,衣不解带,精心照料窦太后,仁孝之名传遍朝中,城内百姓亦有传颂。

    反观王太后,趁着窦太后病弱,陈娇分身乏术,几次召见田蚡,大肆在宫内安插人手。四名有封的家人子,许美人无法拉拢,其余三人先后被召见,各自得了不少好处,再见到皇后,态度明显和之前有所区别。

    不想让窦太后烦心,陈娇严令众人收紧口风,不许透露一星半点。

    殊不知,窦太后在汉宫几十年,哪怕病得再重,宫内的消息也瞒不得她。前朝的事是她主动放手,为的是窦、陈两家,也为让天子记她一分好,在她去后善待陈娇。

    汉宫之内则是另外一码事。

    纵然陈娇下令封口,她仍有消息渠道,对近段时间发生的事,尤其是王太后的诸多动作,全部一清二楚。

    她之所以没有处置,是打算看一看,陈娇将如何应对。

    正如她之前所言,她没法护陈娇一辈子。等她离开后,这汉宫中的一切,必须陈娇自己面对。如果不能解决眼前这场“危机”,今后的路必定会更加难走。

    让窦太后没有想到的是,对于王太后的咄咄逼人,陈娇始终没有正面反击,仅是默默承受,一心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