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三汴明白程九思的思路。
他利用慕容彻对她失望的心理, 激慕容彻与他一赌,慕容彻认为柳三汴不会再留情, 程九思却知道她一定不忍。
一旦柳三汴不忍, 慕容彻必然念及旧情,留她一命。
万一柳三汴绝情, 慕容彻真要杀她, 程九思陪她何妨。
程九思赢了,柳三汴不必死了, 但他也输了,因他证明了慕容彻在她心中的位置。
柳三汴没法说, 慕容彻暗示她, 她不去程九思就得去, 她才必须这样选。
柳三汴也明白,她的确不忍,才会答应。
柳三汴又生气, 程九思对她这样没信心,这样不相信她!
这货简直!!
既让人生气, 又让人心疼……
但柳三汴不后悔——
她不这样选,很可能会死。
柳三汴对慕容彻的顾念,只是一场告别, 她对程九思的不舍,却是下半生的开始。
柳三汴摩拳擦掌,准备挽回佳人芳心,程九思却已心如死灰, 悄悄搬离了东乡侯府。
柳三汴数度求和,程九思避而不见。
慕容彻囚他们这一遭,虽宽恩放了他们一马,仍教他们生出龃龉,不复从前的亲密。
非如此,他也不能甘心。
柳三汴却不能确定,程九思这副与君绝的模样,到底是真伤心,还是做给慕容彻看。
最终慕容彻仍指派程九思,随他二度北征。
奉先十四年秋,陛下再度御驾亲征,意在平定柯尔丹叛乱。
程九思被革职查办,本是戴罪之身,陛下特许他随驾,囚车伺候之。
柳三汴……
则只能继续做她的东乡侯夫人。
程九思没有与柳三汴告别,没有哪怕捎一句口信。
柳三汴几乎在想,他原计划的诈死,恐怕不会实施,而要凭借北征之功官复原职。
柳三汴这样顾念慕容彻,他程九思又算什么呢?凭什么为了她放弃一切?
等他做回程相,要什么样的女人没有?就算慕容彻忌恨他,他照样能再享受几十年,再考虑功成身退。
程九思钻进死胡同里出不来,尤秀倒是想明白了,主动要求出狱,接着做他的刑部司主事。
尤秀恢复壮志,没忘来安慰同样“出狱”的柳三汴,说先生你就知足吧,陛下好歹仍许你管着鸿儒书院。
柳三汴钦佩尤秀的胸襟,居然还能跟她说话,也感叹尤秀的进化,他变得圆滑世故,不再是有棱角的样子。
尤秀劝她,陛下在万人之上,不可违逆,只可谏言。
柳三汴叹,陛下在万人中央,防人防己,冷暖自知。
尤秀就哀叹,说谁不是冷暖自知呢。
柳三汴笑看他,眼中澄澈无光:
“经此一遭,看清自己的敌人了?”
尤秀朝她拱手,说学生明白。
慕容彻御驾亲征,带走了程九思,留一个尤秀在明,留一个池良在暗,严防兵部侍郎谢枢。
柳三汴想,我留下来,又能做什么呢。
程观音知道她的想法,本来想告诉她,谢枢与皇后勾结上了,可能想让皇后的嫡长子先搞事当炮灰,再把谢氏的十皇子推上位。
但程观音终究没说。
程九思出发前,将心腹势力都交托于她,她得领程九思的情——
柳三汴想去寻程九思,程观音不能阻止。
程观音想,他们这对,从一开始就太玄幻了,走到如今这个地步,再也受不住更多波折。
征北军分东中西三路进击,东路军一万余人,由龙江将军姜飒率领,越兴安岭西进,出克伦鲁河,行牵制性侧击。
西路军五万人,由抚远大将军费炀为主将,分别出归化、宁夏,越过沙漠,会师于翁金河后北上,切断柯尔丹军西逃科布多之路。
慕容彻亲率中路四万人出独石口北上,与其他两路约期夹击,志在歼灭柯尔丹军于克鲁伦河一带。
兵部尚书言戈随侍陛下左右,负责调兵遣将,整顿人马,调整行军。
柳三汴没心思跟程九思玩捉迷藏,也不想配合程九思演绝情戏,她直接找上了言戈,在大军出发五日后,混在了运送粮草的队伍里,直追程九思而去。
言戈非常仗义,没有多问缘由,只说先生万事小心。
柳三汴怀着初次上战场的激动心情,斩钉截铁地答——
“先生我一把年纪,总要光辉一把!!”
诶,千里追夫什么的,也算光辉吧。
作者有话要说: 二度北征,归隐准备进行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