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最近很郁闷, 真的。
他低估了柳三汴的忠心,也低估了慕容彻的胸襟, 更低估了他二人的默契。
一种关乎信任的默契, 建立在对彼此的认同之上。
柳三汴认同慕容彻的帝王之才,慕容彻认同柳三汴的赌徒精神。
一生只赌一次, 一次只赌一人。
不仅仅是忠心, 不仅仅是相信对方,更是相信自己——
绝对不会选错。
慕容彻想, 天下人才济济,三汴独知我心。
柳三汴想, 天下风起云涌, 我自岿然不动。
陛下彻底败给了这两只货。
公堂上闹得沸沸扬扬, 民间更是流言四起,都说慕容彻是冤枉的。
陛下迫于舆论压力,不能让慕容清名誉受损, 只能命宗人府设法早些了结此案。
刑部尚书宋敬之又挨了一顿呲,只得跟自己的副手刑部侍郎颜子玉商量对策。
颜侍郎说, 如今这情形,太容易得罪人了。
宋尚书拉着他的手喊好老弟,这事儿咱俩都脱不了干系啊。
颜侍郎沉思良久, 试探着说,要两方不得罪,只有把责任推到那侍妾身上,说她居心叵测, 离间兄弟。
宋尚书捋顺胡须,觉得可行,就说那侍妾与两位郡王有仇,才想出这一箭双雕之计!!
两人合计一番,终于定下方针。
这个结果,柳三汴是猜到了的。
思回是必须要死的,但这样三汴才能活。
柳三汴本以为,慕容彻看在她忠心份上,能勉强捞她出来,谁知最终捞她出来,偷梁换柱让“思回”死去的人,竟然是慕容清。
慕容彻洗清罪名出狱之后,第一个先去探望了重病的慕容清。
这消息一传出去,立马就打破了兄弟不合的流言,更加证实那桩小小侍妾挑拨离间的冤案。
慕容彻知道,他能保柳三汴一命,却保不住她的官职,一旦柳三汴不再是密探,没有十三衙门的庇护,必会遭到仇家的追杀。
唯有慕容清能劝陛下息怒,保住柳三汴的官职,才能真正保柳三汴下来。
慕容清听完慕容彻一番分析,笑得很是讥讽:“我凭什么要救她?”
慕容彻说:“凭她从来没主动害过你。”
慕容清自嘲:“难道我对她的心……还不够她如此吗?”
慕容彻斩钉截铁地说:“当然不够,远远不够。”
“你见过程九思,应该知道他的下场。跟程九思比,你幸运多了。”
慕容清深深看慕容彻一眼,眼中很有几分嫉妒,甚至恼火。
慕容清觉着,享受柳三汴全部忠心的慕容彻,竟然将他与下场惨烈的程九思相比,不仅来自于慕容彻身为柳三汴主子的优越感,也是对他本人的一种侮辱,更是对他真心的一种侮辱——
程九思那种人渣的真心,能与他一样吗?
慕容清的口气难得的冲:
“要说幸运?你最幸运。”
慕容彻的口气非常温和:
“我与她不是那种关系。”
慕容清穷追不舍:“那是什么关系?”
慕容彻的音色突然变得悠远绵长,藏着不为人知的情愫,像一坛陈年美酒,醇厚而又芳香,可惜不是用来喝的。
“有些像手足,有些像知己,情人间不能说的话,我与她都能说。但永远不会再进一步。”
慕容清察觉到了他话中的无奈、遗憾,甚至于伤感。
慕容清万分不解——
这样聪明的两个人都没法在一起,到底谁能得到柳三汴的真心呢?
慕容彻的答案是——
柳三汴是个口是心非的人。她对人其实有真心,但得细细品,因为她非常非常别扭。
慕容彻最后只劝了慕容清一句:
“你救她一回,她会还你真心。”
慕容清觉得慕容彻没这么好心:
“她对我真心了,你怎么办呢?”
慕容彻笑了笑,并没回答,他起身离去,衣袂翩翩,不惊风尘。
慕容清忽然觉着,那背影很是萧瑟。
慕容清接柳三汴出狱时,并没说救她的原因,可柳三汴却猜到了。她俏皮地笑着说——
“慕容彻肯定骗你说,我有多么多么爱你,让你务必救我一命。”
慕容清也笑,笑容里的苦涩藏得刚刚好。
慕容清几乎替他们可惜——
这样聪明的两个人,为什么不试着在一起呢?
作者有话要说: 慕容彻这样的人,三汴不敢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