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墨阳

报错
关灯
护眼
第6章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第1/2页)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韩墨和屠香被带走了。

    吃中午饭前蔡子杰宣布了这个消息:“……他们俩调任其他接待处,今天下午会有两个新同事来我们这边,大家注意彼此配合。”

    乔阳握紧了筷子,心脏咚咚乱跳,他很想跳起来、踩着桌子冲到蔡子杰面前,用筷子指着他的眼睛威胁他说出韩墨的下落,又担心自己的冲动让韩墨陷入更危险的处境。

    “不行,我要冷静。”乔阳在心里对自己说,一边头脑飞转地分析着情况,一边从容地应对了新的餐桌游戏。

    午饭结束后,孙长明把乔阳带到了女生睡的那个小房间。蔡子杰正坐在床边等着,手里拿着他的手机和纸笔。

    孙长明关上门,把乔阳推到床前。蔡子杰把纸笔递给乔阳:“今天中午你可以给家里打电话,不过通话内容得提前写好给我审核……不要试图向家人求助,贯城这么大,你根本不知道这里是哪儿,电话求救只会把你爸妈吓破胆!就算他们跑来贯城报警,警察也不可能找到你的,明白吗?其实你非要呼救我们也不怕,反正我们不违法,提醒你这个是为了你好,如果你非要让父母为你操心,那我们也无所谓。”

    乔阳听完,心底冷笑一声,这种拙劣的谎言根本骗不过他:如果呼救真的无所谓,他们就不会要求写好通话稿才能通电话,更不会提出不许报警这种“建议”。

    他接过蔡子杰手里的纸笔,垂眸写了起来。实际上,乔阳跟家人之前的确有一个安全词“软软”——软软是他们家以前养过的一只小猫,可惜很多年前就翘家逃窜了。乔阳很喜欢它,一直把它的照片存在手机里,别人问起时就说“我养猫”,只有最亲近的人才知道他的猫早跑了。如果他在电话里问:“软软好不好?”父母一定会知道他身处不能言说的险境,可是……

    乔阳的笔顿了顿,犹豫要不要写出安全词。现在的他有以下几个顾虑:

    1、如果求救的意图暴露,他会不会被这个传销组织杀人灭口?

    2、警察到来之前,他会不会被转移到其他窝点?

    3、如果他制造出麻烦或者逃走,韩墨会不会受连带惩罚?

    4、韩墨究竟为什么要求他加入这个组织?他是不是应该留下?

    “写完了?”察觉到乔阳的停顿,蔡子杰直接伸手拿走了他面前的纸。

    这个时候如果再把纸要回来添内容就有点刻意了,事到如今只有留下来,尽快加入他们,然后想办法见到韩墨搞清真相……就算他真的加入了这个传销组织,我也一定要把他从这里捞出去!乔阳深呼吸一下,打定主意。

    蔡子杰浏览了一遍,感觉没有什么问题,便从乔阳的通讯录中找到“妈妈”拨了过去。乔阳伸手想把手机拿过来,蔡子杰对他摇头,按了免提。

    乔阳没有办法,只能在监视下跟妈妈通了电话、报了“平安”。通话结束后,蔡子杰又把乔阳的钱包交给了他:“钱包以后你可以自己拿着。看看,钱、银行卡、身份证都在里面,我们一分钱都没有动你的,放心了吧?”

    “……嗯。”乔阳翻看自己的钱包,意识到现在是表演“内心变化”、给自己创造加入契机的绝佳场合。于是他装出吃惊的样子,有点困惑地看看蔡子杰又看看孙长明:“你们……真不是搞传销的?”

    蔡子杰跟孙长明交换眼色,孙长明过来搭上乔阳的肩朝他笑:“就跟你说我们不是传销,我们是有销售产品的!传销能让你跟家里通电话吗,传销能把你的钱包还给吗?你见过这么守法的传销组织吗?”

    我这不是见到了吗?乔阳心底冷哼。这些骗子偷换概念玩得很溜,但乔阳很清楚,“有没有实际产品”“能否与家人联系”“是否持有个人财务”都不是判断是否传销的标准。只是他脸上却露出被忽悠住的放心表情:“嗯……也是,主要是你们昨晚那阵仗太吓人了,容不得我不多想。”

    “哈哈哈,也正常,都怪那些传销组织把社会风气都搞坏了!”孙长明大笑。

    乔阳顺势问:“那我今天可以住酒店吗?我睡不惯地铺。”

    “这个不行。”孙长明语重心长地说,“网络销售不仅是一种销售理念,更是一种生活方式,只有融入我们,了解我们,你才能真正的了解网络销售。这段时间,你就安心地住在这里,就当体验一下生活——吃住我们全包!等你了解好了,我们自然会尊重你的想法,你想走就可以走,你想留下,买了产品你留下。”

    “……那行吧。”乔阳不爽地把孙长明的胳膊从肩上抖下来,站起身来,“那还有什么其他事儿没有?对了,韩墨究竟去哪了?看不到他我心慌。”他把一个内心松动但一如既往倔强难搞的年轻人演得活灵活现。

    孙长明也站了起来:“不是说他去别的办事处了吗?放心吧,明天电话时间你可以跟他通电话。走吧,咱们去午睡,下午还得学习呢。子杰我们走了!”他回头跟蔡子杰道别。

    乔阳跟着回头看了蔡子杰一眼,发现后者面无表情地盯着自己,似乎正在观察。乔阳稳住心神,装作毫无察觉的样子,拉开门离开了房间。

    这天下午的“学习”时间,孙长明向乔阳学习他的专长,乔阳便开始给他分析时下正火的某部网络剧,聊着聊着就表达出了对编剧行业的不满和嫌弃:市场一味追求大ip,编剧被当成了改编小说的码字民工,没有地位不受重视;投资商和制片人一味追求数量、有眼无珠,宁愿用本科生东拼西凑的抄袭品,也不用好编剧的原创剧本……

    “我在编导这个行业上砸了七年时间,好不容易硕士毕业,出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