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长宁

报错
关灯
护眼
第114章 生疑(第1/2页)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你少说几句吧。”落花戳了她一下,指了指宁宛的方向。

    宁宛靠在榻上,看着窗外浓绿,不知在想些什么。

    “小……小姐怎么了?”落雪小声问道。

    落花摇摇头:“突然来了这么一档子事,也不知是好是坏,你往后,莫再在小姐面前说那些话。”

    落雪便有些委屈地点点头:“我不过是看不惯……”

    “还说。”落花打断她的话。

    “不说了不说了。”落雪有些沮丧,扭身出了屋子。

    也不知小姐在想些什么。外人觉得能得圣上如此赏识,又有了县主的身份,不知多羡慕呢,可因了这个,小姐少不得又要承担更多的压力。

    落花微不可闻地叹了口气,轻轻掩门退了出去。

    至和帝亲封恒亲王府元四小姐为韵容县主的消息很快便传遍了朔京。这一颇有些特别的封赏,昭示着圣驾对这位年仅十岁的小姑娘的喜爱,也将宁宛推上了风口浪尖。

    “父皇真是有意思。”齐王元启檀把玩着手中的绿玉茶杯,轻笑了一声。

    “大哥昨日……”淳王元启名却没有心情接他的话。

    “怎么了三弟?”

    “父皇本就对我们有所忌惮,大哥昨日为同二哥相较,一下子捐出那么多银两,岂不是更惹得父皇猜疑?”元启名有些犹豫地说道。

    “与元启渊相较?”齐王笑得轻蔑,“不过是仗着临江的地界,想要引起父皇注意罢了,不足为惧。我又何须与他比较?”

    “那大哥……”

    “父皇缺银子,本王就捐银子。西南缺人,本王就派人。”

    “大哥的意思是……西南?”

    “西南虽说是‘蛮夷之地’,可这些年朔京鞭长莫及,不知捞了多少好处。”元启檀说至这里,便没有再说下去了,不过元启名也听明白了。

    齐王这是借着这件事,要把手伸向西南了。

    “大哥果然足智多谋。”淳王顿了顿,又接着道:“不过这位韵容县主,倒是不在我们预料之中。”

    齐王的脸色亦变得严肃起来:“父皇对这位四侄女,好似极为在意。”

    淳王闻言,凝眉想了想:“父皇早先就带着元四小姐在宫中教养。”

    “她有何特殊?”

    “除了礼仪教养好些,旁的,似乎也没什么突出的。”

    齐王却好似突然想起了什么,说道:“二堂弟往褚州去那年,是出了什么事?”

    淳王一骇,声音也低了下来:“同那位林大人有关系。”

    齐王微眯起眼睛,看着不远处,两个侍女端着红木食盒走过,惊起树上的鸟儿,扑簌簌飞出了院墙。

    “派人去查一查,当年那位堂弟妹,和林家到底是什么关系。”

    淳王点头应是。

    “那位韵容县主……”

    “臣弟派人多注意一些。”

    元启檀终于注意到这位处处都透着不同寻常的元四小姐了。元启名心里想着,又想起那个还被关在恒亲王府的柳萍,本来是枚好棋子,可惜那个女人太过愚笨。

    而这一次,可是真真实实要见识一下这位韵容县主的本事了。

    送往西南,以解燃煤之急的银两,不出三日便凑齐。除去京中各位王公臣子所捐,又因宁宛开的头,许多闺阁小姐和夫人们也或多或少出了一份力。

    而同宁宛犹为要好的薛凝嫣几个,更是在众小姐中出得最多。她们几个,也做了另一件让至和帝大为高兴的事情。

    由薛凝嫣出谋,宁宛几个出资,建了一所专门传授各项技艺的学堂。不仅接收西南逃难前来,想要学得一门手艺的贫民,朔京城的穷苦人家,若想自力更生,谋一个差事,也可以报名,入这所学堂学习。

    学堂取名“明艺”,专门请了朔京比较大的手艺铺子里已经不再做活计的老师傅,若有来求学的学生,就跟着这些老师傅专学技艺。此处只设识字的课程,却不用学习四书五经等科举的科目,有那不喜读书又想学手艺的,开门这日,便早早地等着报名。

    几个姑娘不能到外面去抛头露面,一应的事务便交给了家里的兄长。这其中,倒是由燕月悠的二哥燕凌尘,总的负责起来。

    兴建学堂,功在后世,因着这个,至和帝又赏了许多东西给各府的几位小姐们。一时间,朔京城这几位名门闺秀倒好似雨后春笋一般,忽然便闯进人们的视野,且才一出现,就带着让人歆羡的光芒。

    不过,前去西南的人选,却未如了齐王的愿,这个消息,也同时出乎了燕凌远几个的预料。

    自宁宛获封县主,薛凝嫣结力建学堂起,他们几个公子小姐,也算是正式走上了朔京城这个暗流涌动的战场。而像燕凌远、苏子扬几个,早先便着手经营,目今更是成为了朔京城新秀的代表。

    而苏子扬课业突出,明年便要下场参加秋闱,如今已被不少人看好,一时前来相交者亦众多。

    这几位渐渐显露头角的少年英才们,目今正在松山书院后山的小亭子里,讨论着圣上新下的旨意。

    “圣上没派齐王殿下那一派的人,也没派宁王殿下这一派的人,却是派了燕王殿下亲自去西南。”元方睿沉声道。

    燕王为至和帝四子元启诚,乃是李修仪所出。因生母位分低微,在这场隐隐显露端倪的夺嫡之争中,似乎一向不引起人们的注意。

    而这一次,至和帝偏偏是派了这位似乎不太受人重视的小儿子,前往西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