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长宁

报错
关灯
护眼
第111章 韵容(上)(第1/2页)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福临盛笑着应了是,引着宁宛出了修明殿。

    而宁宛其实也没有完全想通。至和帝竟然这么快就同意了她的主意,也没问她为什么出这么个法子,甚至出乎宁宛预料的高兴。

    宁宛带着这样的疑问回了恒亲王府,就见恒亲王和她父亲元启同,还有她哥哥元方睿正要进宫去。

    兴许皇爷爷还有别的想法吧,宁宛这般想着。

    她所能做的已经尽数都做了,剩下的,却要等皇爷爷的诏令了。

    而次日一早,宁宛尚在睡梦中,就被落花焦急摇醒。

    “小姐,宫里来了位公公,说圣上召小姐进宫呢,小姐快醒醒!”

    “皇爷爷?”宁宛睡眼惺忪,听见落花的话,顺口便问了一句。

    “是了!不知是什么事,急得很,让小姐赶紧去。”

    “皇爷爷不是应该还在上早朝吗?”宁宛睁开眼,又摇摇脑袋。

    “那公公说,宣小姐去正殿呢。”落花也不知圣上这是为了什么事。

    昨日小姐进宫还好好的,怎么今日一早就宣人进殿呢?正殿,那可是圣上上朝的地方,小姐一个姑娘家,去那里做什么?

    “正殿?!”这一下,宁宛彻底清醒过来。正殿是做什么的她当然比落花清楚。

    很少有女子能在上朝这个时间踏足正殿的,她的记忆里,大约只有许多年前开国皇帝封的一位了不起的女官,曾踏足过吧。

    “圣上宣我去正殿做什么?”宁宛一边问着,一边由落花落雪两个给她穿衣洗漱。

    虽然此事着急,可是毕竟要到正殿之上,一应礼节不得怠慢。宁宛此时没有品级,只着了正式的盛装,梳了凌霄髻,一应玉佩金锁俱佩戴齐全,这才出了清萱阁。

    果然已有一位公公等在花厅里,见了宁宛,上前行礼道:“咱家奉了圣上的命前来接四小姐进宫,四小姐请。”

    落花递上一个金裸子,宁宛便低声问道:“公公可知圣上宣召所为何事?”

    那公公笑了笑:“四小姐福泽深厚,深得圣上赏识,自然是好事。”却不肯再多说什么了。

    好事?

    宁宛想起自己昨日进宫所言之事,心下有些犹疑,难道是为了这个?

    可她不过是想捐些钱财,帮至和帝,帮大周尽一份力,又何须宣召她到正殿之上?

    宁宛无法再问,只好跟着那位公公,往宫城而去。

    晨曦中的皇宫甚是威严,透着庄重与一丝神秘的色彩。宁宛入了宫门,便有另一位看衣着品级要更高些的公公接着引她往正殿而去。

    她心里犹疑,不知皇爷爷这番是何意,可自幼养成的习惯又让她步履平稳,面上不露任何表情。

    压在裙上的玉饰发出有节奏的轻响,昭示着玉饰的主人平稳的步伐。

    正殿前,汉白玉石砖铺就的台阶高起,围栏上雕刻的花纹栩栩如生。宁宛微微抬首,石阶正中倾斜而上的平台上,长龙盘旋,彰显帝王的威严。

    “四小姐请。”

    那位公公却不在前边引领,反而侧身让到一旁,比了一个请的首饰。

    宁宛朝前迈开一步,那位公公便在她身后,将落花落雪拦了下来。

    “非召不得进殿。”

    落花和落雪也是经过顾嬷嬷指点的,对宫里的规矩多少知道,两人本来也想着大抵只能在外候着,故而此时听闻也没有惊讶,只恭顺地侧身退到一旁。

    宁宛深吸一口气,抬步向汉白玉石阶走去。

    而此时的正殿之内,至和帝坐在龙椅上看着手里戴的玉扳指不知在想些什么,下面的大臣们都在有些紧张地低声交谈。

    只因方才这位帝王说,他今天请了一个能解决西南问题的人来。

    “没听说圣上昨日召见什么人啊?”一位户部的官员同身边工部的官员说道。

    “难不成还有我们不知道的能人异士?”对方也一脸疑惑地回答。

    兵部侍郎钟融抬眼看向齐王,齐王却冷着脸并没有给他回应。

    “不知父皇想要怎么解决呢?二哥可有头绪?”淳王同他身前的宁王说道。

    “父皇自有定夺。”宁王却没有回答他的话。

    淳王讨了个没趣,大殿之上也不敢造次,只好撇撇嘴安静下来。

    正这时,外面传信太监的声音一声一声传了进来。

    “宣恒亲王府元氏宁宛进殿。”

    齐王闻声侧目看向自己的叔叔恒亲王,却见对方面上没有任何表情,如同早已知道这事一般。

    果然,父皇和王叔背着他们又做了决定。

    文武百官在惊骇中半转过身子,就见正殿门外,一个略有些纤细的身影缓缓而来。

    元四小姐身着繁复的宫装,步子却异常稳当,没有因为那略略长些的裙摆而发生丝毫的偏移。她腰间配着玉环,因为行动而发出悦耳的轻响。

    少女的脸上还带着一丝稚嫩,可面色从容,眼神坚定,却不自觉让人想俯首行礼。

    果然是至和帝钦点带在身边教养的姑娘,许是经常接触圣驾,身上自然流露的一丝威严,倒同至和帝有那么一丝相像。

    而此刻,燕凌远看着才从他面前经过的少女,竟有了一丝恍惚。

    她好像不再是那个娇羞而胆怯的姑娘,她自信且从容,作为大周朝历史上为数不多的被宣召入殿的女子,她没有流露出一丝的畏惧来。

    仿佛这就是一件极为平常的事情一般。

    而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