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的射灯。”
呼延云朝侯继峰使了个眼色,重新把书房的门关上,然后突然对罗谦说:“刚才我没让你发言,是因为你并非第一时间赶到现场的目击者,现在我想问问你,既然你后来赶到时,亲眼看到陈一新在局面一团混乱时溜进了隔壁的套间,你认为他是去干什么了?”
罗谦看了看他,又看了看蕾蓉,吞了口唾沫,老老实实地说:“那个……我觉得他是去销毁罪证。”
呼延云惊讶地瞪圆了眼睛,看了他三五秒,才微笑道:“这么长时间,我总算听到了一句有真见地的话——说说你这样推测的理由好吗?”
罗谦得了赞许,顿时就有点眉飞色舞:“您想啊,别说杀人了,就是打个架,正常人肯定要围在附近,一边假装劝架一边看热闹,只有心里有鬼的人才会逃离或者躲开,赵怜之跟陈一新勾结在一起,是人人都知道的事,假如赵怜之杀了他爸,陈一新肯定是帮凶啊,他去套间,又没有从套间的门进入书房,那么也就是说……也就是说……”
罗谦突然明白了什么,可是又不敢确信,支支吾吾地怎么也说不下去。
呼延云鼓励他道:“不妨把你的真实想法讲出来。”
罗谦这才低声道:“也就是说,他是去套间拿走那个制造了密室杀人的关键性证据。”
楼道里顿时响起一片轻声的“啊”,很多人的脸上都露出难以置信的表情。
就在这时,呼延云轻轻地推开了书房的门。
台灯昏黄的光芒所笼罩的地面上,再一次出现了一滩血迹,但是这一次因为呼延云打了“招呼”,所以人们都瞪大了眼睛盯住细看,才发现由于角度和光线的原因,站在门口很容易出现视觉上的偏差,那“血迹”其实只是一滩不规则的、比起真正的血迹缺乏质感的红色。
濮亮实在按捺不住好奇心了,大步走上去,一脚踏在红色上,鞋面并没有出现红色光芒投射出的光斑,他用鞋底在红色上碾了几下,也没有碾掉分毫,顿时傻了眼:“这……这红色是哪里来的?怎么用力擦也擦不掉啊?”
呼延云没理他,继续说道:“刚才罗谦的话,听起来荒谬不堪,但恰中靶心。赵洪波死后,陈一新为什么不惜一切代价买下这栋正常人都会敬而远之的凶宅,只有一个理由可以解释,那就是他虽然拿走了重要的犯罪物证,但有些物证是虽然警察勘查不出,他却也带不走的。我起初想不明白到底是什么,后来有两件事情启发了我:第一件是为他装修书房的冯浪‘被自杀’;另外一件事则是很多人忽略了的,为什么第一组凶宅清洁工在打扫枫之墅后全都要死,而第二组凶宅清洁工则平安无事,后来还是蕾蓉给了我答案,这个答案让我醍醐灌顶一般,意识到了犯罪手法到底是什么。”
“我?”蕾蓉指着自己的鼻尖,“我说了那么多,到底是哪一句给了你提示啊?”
呼延云说:“你告诉我说,在屠宰厂开会时,秦局曾经讲过,经过短时间的集训,第二组凶宅清洁工对这一工种的五大业务:清理垃圾、清除痕迹、消除气味、杀虫灭菌、简单装修,‘除了最后一项,他们都可以说毫无问题’——也就是说,第一组清洁工出事,很可能就在于他们工作时,在‘简单装修’这道程序上发现了那个致命的物证,引来了杀身之祸,而第二组清洁工因为并不掌握这一技能,反而幸免于难。”
“装修?你的意思是陈一新在装修这座书房时动了什么手脚?”汤米抬起头,环视着书房,“当时我被陈一新放大假,主持装修这里的是冯浪,可我看不出有什么地方不对劲啊……”
濮亮喷了两下鼻子说:“呼延大侦探,你别嫌我嘴臭,警方勘查这间屋子时,不说挖地三尺,也差不到哪儿去,没发现什么特殊的地方啊?”
“特殊的地方么,就在你的脚下。”呼延云说。
濮亮低头一看,居然跳了起来:“哎呀,那……那滩血迹怎么又没了?!”
站在门口的人们一看,也都大吃一惊,刚才濮亮用皮鞋又踩又蹭的那滩红色,居然再一次消失了踪影,平整的瓷砖地面上,见不到一丝红色!
“呼延!”蕾蓉实在忍不住了,“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呼延云轻轻地拍了拍巴掌,提高了嗓门说:“小唐,你可以出来啦!”
书房通向套间的门忽然开了,唐小糖笑嘻嘻地走了出来,手里拿着一大团塑料布,塑料布很薄很薄,纱一样轻,呼延云接过塑料布的一头,跟唐小糖一起展开,只见那块布的面积几乎跟书房一模一样大小,在中间有一块深浓的红色印迹。
“我临时用红墨水涂的。”唐小糖有点不好意思,“过去学过画画,所以色泽什么的,还挺像块血迹的吧。”
“非常棒,将来如果拍《真相推理师》的电影或网剧,我一定推荐你去做道具师。”呼延云朝她伸了伸大拇指,转头对门口那群两眼发直的人们说:“这是一个简单至极的诡计。地板砖看上去是一块一块的瓷砖铺起来的,其实在铺好之后,在上面又铺了一层透明的强化玻璃——利用踢脚线下面的垫高,玻璃与底下的地板砖形成了大约五厘米左右的空隙,肉眼根本看不出来。需要时,可以打开套间与书房之间那道门下面的金属收口条,把塑料布塞入,事先在塑料布的四个角和一些把边的地方,用订书器钉上几枚书钉,再用吸铁石在有机玻璃地板的上面一边吸一边拓展,塑料布就会完完全全打开,成为地板砖的‘背景’了。”
蕾蓉、濮亮、汤米、赵隆、罗谦、童丽、管家老吴,不约而同地走上前来,抚摩着那块塑料布,神情恍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