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是在任职期间,表现好的话,房子就免费送给我家。我想着我家娃现在有些余钱,按照往年的旧例,毕业后至少每月也有二两的月银,再加上我们老两口也还得用,搬去兴庆府,一家人在一起也还可以,这次就想着去见见江大人,好最后确定下来。”
“嘿,江大人每天多忙,能管你家的这点事情?”这人也不酸李大家的孩子有出息了,毕竟这是十里八乡都知道的事实,酸也没用,直接质疑她话中的漏洞。
李大家的也不生气,好声好气的解释:“不是说了嘛,咱家娃得到书院的嘉奖,江大人要亲自做饭请我们一家人吃呢,还使人来问我们哪日方便,这不,就定好了五日后就去兴庆府,到时候就有人来接我们了,这次啊,我家那口子说了,把家里的妞妞也一并带去见见世面,听说女子书院那边这两年也很是不错。”
旁人一听这话,也就没得质疑了,人家都说得这么清楚了,要是到时候没人来接,不就等着被打脸吗?反倒是又一次羡慕起他们。
“这周边谁不知道,北疆美食出自兴庆府,兴庆府美食出于江家,江家做饭最好吃的就是江大人,我可是听说,只有书院里那些老先生能吃到江大人亲手做的饭,其余也就是有大功劳在身的,才能得到江大人的宴请。”
“谁说不是呢,等我家孩子长大些,也送去书院,沾沾江大人的灵气。”
“江大人年纪轻轻,来北疆几年,做了多少好事,我家在前年的干旱中都没饿死人,去年冬天多冷,官府给每家的棉服多舒服,咱们只需要在开春时在附近的河道边栽种几颗树苗就能免费得一件。”
“是啊,看看现在河道边的小树的长势,我心里也欢喜呢,那里面可是有我老王亲手栽种的五棵树呢。”
“要不是官府公告上说,不许给江大人建生祠,我们村子本来都已经集资准备了。”
……
江清云两人在商队管事微笑的目光中,继续坐上马车赶路,这马车是江家特有的安装了减震设施的马车,在其他地界,还稍有颠簸。
自从进入兴庆府,走在平坦的双向道路上,基本就没有颠簸的感觉。
这一路上他们已经见多了管事的笑眯眯的样子,那管事见两人疑惑,也不多做解释,只说:“老爷,您和夫人一路自己体会,才能了解其中的妙处,要让小的说啊,那真是三天三夜也说不完咱北疆的变化。”
然后,两人一路上就听见这许多的消息,见到这与自己想象中完全不同的场景,原本以为江绯染和江绯灵是为了不成亲,诓骗他们,编出来的瞎话,现在一看,也不全是。
两人一路上对两人的不满就慢慢淡下去几分。
最近兴庆府讨论最多的事情,就是听说江大人的父亲带着姨娘来江家了。
这已经合离的夫妻见面,还和和气气的一起吃饭,与姨娘的关系也不见冷淡,可不就让人惊讶吗?
本来江绯白一直为难的就是江清云来兴庆府后,刘氏的处境会不会尴尬。
但是刘氏当时表示:“你父亲为人是怯懦了一些,但是总归是你父亲,况且我与你父亲早已合离,反倒没必要遮遮掩掩的。再说了,他们只是来做客,又不是要长住的,我只当是客人上门,自会扫榻以待。”
江绯白听了刘氏的话,就知道是自己多心了,刘氏啊,想的明白着呢。
转身就让江福带人去收拾院子。等江清云和小吴氏真的到了江家时,见到的就是一副十分热闹的场景。
本来两人应该是第二天才能到江家的。
但是两人路上着急,想早点见到两个孩子,就让人最后一晚连夜赶路,刚好赶上了书院休沐的日子,全家老小还有书院的先生学子,和已经毕业,在兴庆府任职的大小学生在江家蹭饭。
江绯白听到管家说江清云和小吴氏已经到城门口了,匆匆叫上家里大小孩子,准备一下,到了门口,就刚好看到江清云和小吴氏在商队管事的陪同下,下了马车。
江绯白和江清云互相对视一眼,倒是没有生疏的感觉,这些年双方因着江绯染和江绯灵的关系,私下通信反倒不少。
两人互相打量对方一眼,江绯染和江绯灵以及江绯白就走上前去,给江清云磕头请安。
众人一路穿过江家热闹无比的各间院子,到了大厅,互相见礼后,江绯白对江清云解释说:“每月的今日,家里都如此热闹,平日里反倒是冷清,您和姨娘多住些日子就了解了。”
“您一路舟车劳顿,先去梳洗一番,等晚间大家用饭时,刚好互相认识一下,日后让家里孩子带您在兴庆府周边转转,权当散心了。”
当然也没有落下小吴氏,“近日就让灵儿多陪陪您,您也可以到女子书院那边看看咱家灵儿这几年的心血。”
江绯白当然会给小吴氏面子,不说小吴氏从他出生起就没对江绯白与刘氏做过什么深恶痛绝的事。
江清云这么多年,即使没有把小吴氏扶正,现在身边也就剩下这么一个人。单就一条,她作为江绯染与江绯灵的母亲,江绯白也不会给她没脸。
之后的几天,江清云和小吴氏是彻底见识了儿子女儿口中,北疆在自己儿子江绯白的治理下的改变。
也知道了江绯白这个知州做的有多成功。
兴庆府大街小巷几乎没人不知道江绯白的名字,但凡有人提出江大人不好的话,一定被街上的百姓怼的哑口无言。
而且还是发自内心的维护他们的江大人。最简单的一件事情,就是孙子星星和阳阳养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