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红楼]皇叔祖是“神棍”

报错
关灯
护眼
第二百零三章(第1/2页)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忠顺亲王话音未落, 朝堂上已经鸦雀无声。

    众位大臣低头做沉思状, 如老僧入定, 没有哪个跳出来嚷嚷自己的意见,但心中百转千回, 都竖起耳朵等待水钰的回答, 生怕漏下一个字。

    这几日关于义忠亲王遗腹子的事情传的沸沸扬扬,他们虽然都有听说, 甚至还悄悄派人收集了不少小道消息, 但多是半信半疑。全因水靖的态度太过平淡, 任何反应都没有。

    如果义忠亲王遗腹子真在水靖府里,为何水靖没有让他认祖归宗?如果根本没有义忠亲王遗腹子这件事, 为何水靖没有派人辟谣?

    而且圣上也好像没听到这回事似的。即使圣上深居皇宫, 消息也不该被瞒的如此密不透风。重重疑问,让他们很难判断事情的真假。本想再观察一段时间,没想到忠顺亲王会突然扔下炸雷, 直接将问题摆在圣上面前。

    忠顺亲王向来万事不掺和,此番为义忠亲王遗腹子摇旗呐喊, 肯定是有人在背后唆使的结果。联想昨日忠顺亲王去过瑞亲王府,众人顿时豁然开朗。

    不过既然水靖都承认那遗腹子的血统了, 想来圣上也不会否认。众人紧绷的神情旋即放松下来, 心里开始盘算着要送什么礼物来贺喜新的义忠亲王。

    上奏折的忠顺亲王却远没有众人轻松,右眼皮不断的跳动, 总感觉此事不只是认祖归宗这么简单。

    果不其然,在忠顺亲王惶恐不安下, 水钰冷冷的吐出两个字,“不允!”

    此言一出,整个朝堂都有点发懵。大臣们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圣上竟然拒绝了义忠亲王遗腹子认祖归宗的提议。

    忠顺亲王在心里叫一声苦。果然好事没他,找上他的多是吃力不讨好的事情。但是想起水靖的嘱咐,他只好硬着头皮继续说道:“启禀圣上,事情的经过都事无巨细的写在奏折上,这段时间都已被调查属实,莫安确实乃义忠亲王遗腹子无疑……”

    水钰冷笑一声,打断他道:“一个大肚子能逃过追杀也就罢了,跌下山崖不仅自己没事,肚子里的竟然都没有问题,你叫那些走个路都能滑胎的妇人情何以堪!?而且十几年都不叫莫安回京认亲?你当朕是三岁小孩吗!?”

    忠顺亲王叫苦不迭,只觉自己受了无妄之灾,恐怕今日早朝一结束,他就要开始夹着尾巴做人。他想着既然已经得罪水钰,那何苦再去得罪水靖?

    忠顺亲王咬了咬牙,按照自己的想法解释说虽然巧合多了点,但并不是没有可能。再者平头百姓家的妇人在生产前一刻都在地里干活也没见出什么事情。许或莫安的福气大,或者有义忠亲王在天之灵的保护才会安然无言。

    “福气大?”水钰目光陡然锐利起来,肃杀严寒般的视线看向忠顺亲王。忠顺亲王即使一直低垂着脑袋,身体却也不由自主抖了抖。

    “是不是比朕的福气还大啊?”

    水钰慢条斯理的一句话犹如晴天霹雳般,朝臣们瞬间跪了一地,而忠顺亲王直接被劈懵了,抬起头傻乎乎的看着水钰。见水钰嘴角露出一丝讥笑,顿时缓过神来,连连磕头喊道‘不敢’。

    水钰猛地将奏折扔到忠顺亲王身旁,发出“啪”一声响,随即冷冷的说道:“不是还有个姓吴的太监吗?要认祖归宗,先给朕把他找出来,活要见人死要见尸。记住,皇室血脉容不得半点差错!”

    因水钰的态度着实让众位大臣感到奇怪,感觉有什么事情在暗中悄悄发生变化,于是也没心思关心国家大事了,很快就听到了退朝的鞭声。

    忠顺亲王已经吓出了一身冷汗,两腿发软,只能步履蹒跚的飘出宫去。他心里直道这回被水靖给坑害惨了,因此一回府就称立刻称病,打定主意再不外出。

    一众大臣回府后同样取消了所有的应酬,一边思量水钰的异常,一边派人盯着瑞亲王府,心急火燎的等待水靖知道水钰不允许义忠亲王遗腹子认祖归宗后的反应。虽然水钰说要先找到那姓吴的太监,但那奴才都失踪十几年了,恐怕早就已经化成一堆骸骨,别说在芸芸大众中找人,估计连尸体都找不到。

    众人一致认为,水钰是打从心眼里不愿意义忠亲王遗腹子认祖归宗。好不容易找到义忠亲王血脉的水靖焉能甘心?虽然水钰是自幼在水靖身边长大,但义忠亲王却是和水靖从小一起长大。对于水靖来说,谁轻谁重还真不好说。

    不过很快大家就都知道了。

    当日下午,水靖进宫,与水钰大吵了一架,二人不欢而散。

    因两人见面时摒退了宫人,是以没有人知道他们吵了什么又是因何而吵架。不过众人都猜测应该与义忠亲王遗腹子有关。至于为何大家认为他们是吵架了而不胡促膝长谈呢?

    除了二人脸色难看外,殿里能砸的东西全都砸了个干净,据打扫的宫人形容,那就犹如蝗虫过境,一片狼藉。

    不止如此,自次日起,水靖就开始带着义忠亲王遗腹子去拜见皇室宗亲,美名其曰认人,完全把水钰的话当做了耳旁风,变相的打了水钰的脸。

    因誓师大会而恢复自由的太上皇也三不五时的宣义忠亲王遗腹子进宫。因这遗腹子与义忠亲王长的一模一样,太上皇初一见顿时老泪纵横,拉着这流落在民间多年的孙儿哭的不能自已。祖孙二人聊了整整一下午,最后太上皇才恋恋不舍的将他送出宫门,并赞叹他‘有乃父之风,如义忠亲王再世’。

    太上皇近段时间经常感叹,义忠亲王是他最引以为傲的儿子。他以前之所以对义忠亲王时而训斥,也是因为对义忠亲王寄予厚望,希望义忠亲王更进一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