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妈妈端了汤饮送到东院,看云朵又再跟二子三子对练,她一个打两个,却始终站着上风,忍不住心动,趁胭脂休息,笑着道,“奴婢想跟少奶奶求个恩典。”
“什么事?还用求的!”胭脂笑着擦脸。
万妈妈深蹲下去,“少奶奶!我们家俩小子,也正是学东西的时候。少爷少奶奶看重,让他们识字念书,不如也让他们跟着练练拳脚,以后跟着少爷少奶奶出门,也能当用了。”胭脂看向吴大郎,见他微微笑,点头道,“那好啊!正好趁现在这段时日,好好学一学,咱也不讲究能练多厉害,强身健体就行!”
万妈妈忙谢了又谢,叫了万森和万淼来磕头。
两人高兴坏了,过来磕了头,就跟着学起来。
人一多,冯仁也不那么枯燥了,有了比较,坚持的时间也越来越长,连续半个时辰跑下来,都不中间歇息了。
农忙完,作坊也重新开业了,王迎春几个又过来接着学识字。
胭脂让她们每天上午过来一趟,其余时间她没有空。
村里的人都知道冯仁在清园住着,赵小翠也正帮胭红绣玩具,除了做绣活儿,跟吴玲玉一块上山采药草采花儿,每天来一趟正好。
“大嫂!那冯大少爷,一直在清园住着……不住县里了啊?”王迎春问,进门的时候,她看到东院那边垂花门没有锁。
胭脂哦了一声,“我大哥他在这边养病避暑。”
王迎春笑,“县里是不是比咱村里热?说是今年的三伏天要比往年长很多,早上都能热的出大汗。”
“热了也好,只要不旱,庄稼长的好!”胭脂笑笑。
王迎春看着,面露迟疑,“大嫂!冯大少爷…他既然来这里养病……是不是有县里的大夫跟着?能不能…给我也看看。”
“他是静养调养,吃药就行了,没有大夫跟着。你要是想看,等吴三郎沐休,去一趟县城,找大夫瞧瞧。”胭脂说着看了眼她平摊的肚子。这么久了,也该怀上了吧!?
王迎春不好意思的红着脸点头。
送走了几人,胭脂刚换了衣裳,准备去东院,外面刘秀才带着淡靖林过来了。
把吴大郎叫过来,她又换了衣裳出来。
刘秀才是来找吴大郎的,“农忙过去,也都清闲下来了,如今天气正热,我邀了几个同窗好友论学,他们都是饱学之士,你也正好跟他们见见,多交流一下。”
淡靖林翘着二郎腿,坐在椅子上,拿着点心往嘴里塞着,“人家来的可都是读书人,我也要一块呢!”
胭脂朝屋顶看上去。
吴大郎客气的笑着,“家中有客在,实在不方便。谢过刘秀才好意了。”
刘秀才看他张口就拒绝,神色僵了一瞬,笑道,“是冯大少爷吧?素闻冯老爷学识渊博,冯大少爷乃冯家长子,定深得其传,大家同为文人雅士,自当请他一起,也好让我等见识一番。”
胭脂噗嗤笑出声,“刘秀才!我兄长向来不学无术,横行霸盗,全县闻名。文人雅士他实在称不上,学问学识那种高雅的东西,他也没有。要说论学,他不懂。仗势欺人,全县那是再找不出第二个了!”
淡靖林没有看到刘秀才不好的脸色,哈哈大笑起来。
刘秀才呵呵笑,“听闻冯大少爷在此养病避暑,我与冯大少爷也有过几面之交,既然过来,自当探望一下。”
胭脂叫罗妈妈去请示。
不时罗妈妈就返回来,“冯大少爷说,谁也不见。谁想看他笑话,让谁好看!”说着瞥了眼刘秀才。
刘秀才眼中闪过尴尬,站起身,讪笑了几声,“冯大少爷性情还是如此直爽!”又跟吴大郎道,“你可要参加今年的秋闱?”
“不参加。”吴大郎摇头。
刘秀才又道,“即便今年不去,明年,后年也要去的吧!?你天天在家里一个人念书,等同闭门造车,应当多出去交友。同道中人一块论学赋诗,也更能提升学识。明天,后天,他们过来,你也一块来吧!我们还准备借你家竹林一用。”
今年种的竹子,都是李大郎他们挑好的毛竹笋挖的,种下之后,两场雨下来,那些竹笋就蹿高,如今已经长成高耸的竹林。因为都是新竹,尤其的青翠。
“只要不损坏竹子,请便。”吴大郎点头。没有说要跟着一块去的话。
刘秀才诧异的看着他,“你不去吗?难得有这样的机会,他们都是今年要参加秋闱的,策论写的都有独到见解。”
“家中有客,实在不便。”吴大郎又谢过一遍他的好意。
淡靖林撇着嘴,不屑的看着吴大郎,“连读书人都不认识,真不知道你这个秀才是咋考上的!”
吴大郎微微笑着没有说啥。
刘秀才却知道,若没有冯老爷鼎力扶持,就凭吴大郎,他肯本考不中。见他实在说不通,就带着淡靖林告辞。
淡靖林不愿意走,“还没吃饭呢!哪有走亲戚不吃饭就走的!”
看吴大郎还是胭脂,明显都没有留客的意思,刘秀才抿了嘴,笑着告辞,“明日他们就过来了,我还要早些回去准备一番。靖林你要是不走,我就先回去了!”
丽锦让他识字念书…淡靖林想了下,问胭脂,“你们今儿个割肉没?”
“大热天的,谁还吃肉。兄长在养病,也只能吃些清淡的,连鸡蛋都没有。”胭脂呵呵。淡靖林不满的嚷骂几声,“没眼色的死丫头!我是你哥,我来走亲戚,你没有肉,连鸡蛋也没有!生怕我留下吃你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