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人跟她讲道理讲是非,不知道歪到哪去!”胭脂知道子胭嘴上把不住,回到吴家老宅肯定要把她的话说给崔氏他们听。今儿个崔氏过来几次欲言又止,一副有事儿又不好说的样子,肯定也是因为郭二丫的事儿。正好也告诉他们,两家并没有仇,没必要敌对,她和吴大郎也不会站队。
胭脂叹口气。
吴贵芝一家来了。
胭脂忙请他们进屋,想到吴大郎说让她牵线的事儿,打量马菊香。
她个子有点小,人也瘦瘦弱弱的,看着不像十四岁。不过眉眼清秀,两个眼睛也不小,就是皮肤有点黑。因为马婆子常年卧病,家里的家务活儿,有一半是马菊香干的,现在马家管着那三个山坡,每个月有二两银子进项,生活好起来,马菊香干的活儿依旧不少,却吃的好了些,人也比去年有肉了点。
见胭脂看她,马菊香摸摸脸,疑惑道,“表嫂看我干啥?我出门抹了爽肤水的,脸上也没有灰啊!”
胭脂笑起来,“是几天没见你……”
马菊香以为要夸她变漂亮了,夸人都是这么夸的,要么是长高了。
“发现你又晒黑了!”胭脂一脸认真道。
马菊香小脸一僵,知道她是打趣自己,红着小脸跺脚,“表嫂!我还给你打了两条络子,不给你了!”
胭脂看着她笑,“先给我瞧瞧,要不是不好看了,我还不要呢!”
马菊香气噎,掏出用手帕包的两条络子来。
一条是柿红色,长长的流苏穗子;一条是水绿色,是细长的穗子,挂在荷包下面的。胭脂看了很是喜欢,直接把那条柿红色的挂在了腰上,“好看!菊香的手越来越巧了!”
吴贵芝看着俩人,突然心中一动。跟胭脂说话儿的时候,就说起郭二丫的亲事,“我去说的时候,他们说两家太悬殊,跟顾家配不上,找个普通人家也就是了。等我再听到消息的时候,就已经定亲了。”说着叹口气,她也有些想不通,李青儿家为啥要把闺女嫁到白石村来?
那李家境况越来越好,又得胭脂和大郎提点,跟他们关系又好。二丫嫁到李家,眼见着的好日子。
胭脂没有接话,她对这件事儿不发表看法了。
吴贵芝也想试试她的口风,看能不能把这门亲事退了,“那杨土根媳妇儿的侄女嫁了三郎,二丫再嫁过来……而且那杨宗山在村里为人不咋好,他那大儿子也不是个实诚可靠的。”二丫要是嫁到白石村来,大家都一个村里,胭脂和大郎难做。
胭脂和她说起李家的情况,“这次的凉席也卖了点钱,李大郎年底成亲,家里屋子翻新不了,听说要把村里的竹林买下来,以后也好方便自家取用。大姑家要烧制竹炭,以后还要去他们家竹林选竹子。”
吴贵芝看她笑里含着深意,心里砰砰跳了下,接着她的话顺下去,“听说那李大郎的娘有点坡脚?他定的杨石头家大闺女,秋草是吧?”
“是秋草。”胭脂点点头,不再多说。吴贵芝有意,现在就看李家那边怎样了。
吴贵芝心里也在想这门亲事,李家称得上是一门好亲,光做个竹编,有胭脂和大郎提点,不能发家也不会过苦日子。有点不好的就是,李大郎之前跟子韵说过,没说成。李二郎又说给二丫,又没说成。
到了吴家老宅,吴贵芝悄悄跟邱氏说起这个事儿,没提胭脂给郭二丫说亲,只说李家这亲事不知道该不该应下。
邱氏的看法倒是很中肯,“应是挣了不少银子的,不然也不会买竹林。李家坝子那边的山上一大片全是竹林,可不小呢!为了感谢大郎和胭脂,还拿了一扇子猪,人也应该是不错的。”吴贵芝点点头,又说起郭二丫的亲事,“娘也管着点家里,大郎就算咱家养大的,郭家毕竟是他生身父母,有时候碰到伸把手也是应该的。真要是不管不问,心里怨恨,那也不是咱家教出来的娃儿了!他连郭家都不会忘,更不会忘了聂家的养育之恩。跳出来逼迫那才是没脑子!就算说难听的,那也是在把大郎往那边推。这话我要是说了,以为我偏着那边,娘就看着点!”
邱氏脸色有些不好,“我知道了。”
吴贵芝没有留在老宅吃饭,而是到作坊这边来吃的,给吴家老宅送了二斤肉。
子胭想跟着一块去,想到胭脂说的话,她觉得有些拉不下脸去,转了一圈又回去了。吴三郎也没被叫留下陪客,下工就回了家。
王迎春拉了他一下,“大姑一家来了,你下工的时候没看到?大哥他们没留你陪客吗?”吴三郎摇头,“我下工就回来了。大姑来了啊!怪不得家里有肉。”
王迎春皱了皱眉,吴大郎的亲妹妹要嫁过来了,他们这些不亲的立马就不亲香了!以后就算有好处,还有他们的份儿吗!?有又能分他们多少?就算大半,也要被那郭家分走一半!邱氏幽幽叹口气。
胭脂做好饭,一众人也没有分桌,都坐在一块吃了。
恩豪有些不敢吃,不过这么久时间培养,他也敢夹菜了。大姨说了,缩头缩脚的是给大姨丢人。
看他只敢夹跟前的两样,筷子都拿不好,吴贵芝笑着给他夹了一筷子鸡腿肉。
恩豪有些无措,看看胭脂又看看胭红,见胭脂笑着点头,小声道,“谢谢。”
“这孩子越长越懂事儿!”吴贵芝夸了一句。
恩豪已经快四岁了,胭脂有闲的时候,就教他几句《三字经》或者一句两句简单诗词。听见夸他的话,垂着头,小脸红红的。
吃了饭,胭脂拾掇着刷锅,马菊香端着盘碗要帮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