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纵使相逢应不识

报错
关灯
护眼
第139章(第1/2页)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临子初不负众望, 最后的收尾弹得极准, 几个寻常人注意不到,但实难弹奏的关键点, 临子初以完美的技巧, 没有任何出错的地方。

    待到临子初双手上抬, 离开伯琴弦时,余音好似还回荡在众人的耳边。

    “好!”

    千晴忍耐不住, 忽而长身站起, 以手拍掌,兴奋地脸颊连着脖颈都红了。

    阿毛站在千晴头顶, 两只脚站立, 其余六只, 三三为对,微不可闻地跟着主人轻轻鼓掌。

    千晴右手一挥,指向朱昌鹏,道:“这下你可心服口服了罢!”

    朱昌鹏面皮抖动, 气道:“善慈散人和你们有什么关系?”

    “哈哈, ”千晴得意道:“好教你知,善慈散人便是我爱侣的恩师, 也曾教养过我宗玄英仙尊。”

    “……”朱昌鹏暗道不妙,因为他也知道, 临子初现下属于玄英仙尊麾下。话说这个爱侣是什么意思……是骗人……还是难不成……

    该死, 早知这临子初是正阳仙宗小仙主的道侣,朱昌鹏便不会这般小瞧于他。

    不过谁又能想到千晴二十余岁的年纪, 早早就有命定之人?

    要知像千晴这样的地位,有了爱侣,四洲之内必定是人尽皆知。

    说不定千晴只是随口一说,诓骗朱昌鹏。但朱昌鹏左想右想,也不知道这鬼话有什么意义,心中多有郁结。

    恰在这时,临子初最后一音全然消失,结界内恢复宁静。

    站在临子初琴边的平沙落雁,‘嘎嘎’叫了两声,扑打翅膀,俯下身子,对着临子初的琴,人般低头,似是鞠了个躬。

    这样的姿势表示平沙落雁心悦诚服,认可临子初的琴技。

    正阳仙宗其余修士见此,也跟着千晴站起身来,大声喝好。

    不一会儿,又听到东陵仙宗三位修士欢呼声,原来他们那边也同样得到了平沙落雁的认可。

    奎山道:“真说起来,临兄比对方弹得可好太多啦,无奈对方的平沙落雁在结界内,听不到临兄这惊为天人的演奏水平。”

    “没办法,这场‘巫山云雨’对决的规则便是如此,只要能得到平沙落雁的认可,就不算输。”

    “这可……”

    不仅正阳仙宗的人这样想,连东陵仙宗的三个修士,也不由暗叹一声:“好险!”

    这临子初年纪轻轻,琴法方面当真无可挑剔。

    一首《云雨劫》演奏的出神入化,没有半点错漏。

    不过,我宗二弟子演奏的同样可圈可点。没错,按照这样进行下去,说不定能反败为胜。

    朱昌鹏握紧了拳头。

    很快的,下一轮抽曲开始了。

    临子初素手前伸,将平沙落雁口中衔着的宣纸放到手中。

    摊开一看,临子初不禁微微皱眉。

    又见东陵仙宗那边二弟子,抽到宣纸,低头一看,低低‘啊’了一声,显然颇是为难。

    原来,两人手中的宣纸写的又是同样的内容。

    “巫山泣”。

    十大名曲排行榜中,最难演奏,琴谱破损最严重的名曲,非《巫山泣》莫属。

    其中一处高/潮已然缺失,要想弹奏,全凭修士自己想象。

    也有音律修士试图修补《巫山泣》,然而水平不够,不能以服众。

    东陵仙宗二弟子抽到这张宣纸后,愣了好一会儿,下定决心后,放开开始弹奏。

    再看临子初那边,他低头若有所思地看着琴弦,停顿的时间,比东陵仙宗的弟子还要长。

    正阳仙宗修士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生怕临子初不会弹奏这首曲子。

    虽然心知即使一首败落也无妨,但若是影响到了临子初的士气,可就不好了。

    就在正阳仙宗修士忧心之时。

    忽见临子初赫然抬头,望向前方。

    坐在临子初正前方的,便是千晴了。

    临子初这一抬头,看着的地方,好巧不巧,正好对着千晴的眼睛。

    千晴的心怦然一动,启口似乎要说些什么,然而最后还是什么也没说出口。

    临子初分明看不到对方的,然而隔着结界,他们二人的眼神竟然还是对在了一起,也真不知是巧合,还是天意如此。

    这样过了一息时候,临子初闭上双眼,复又睁开。

    他举起双手,将眼侧太阳穴左右的银针,拔下一根。

    剧烈的疼痛引得临子初呼吸一停,但很快的,临子初动作如飞,将插/在眉眼间的所有银针皆尽拔下。

    刹那间,站在一旁的平沙落雁嘎的一声,向旁边站了站,要离这个冰雕般的人远些。

    蒲青萝道:“临师兄相貌如此高雅俊挺,平日里被这些银针遮挡了一半有余,真是可惜。”

    千晴道:“哼,哪里轮得到你指指点点。”

    “我不过是说说罢了!”

    千晴露出厌恶的表情,转过头去不看蒲青萝,只喃喃道:“……谁也不能说他。”

    结界里的临子初当然听不到外界的议论与争执。

    他轻抚琴弦,弹了第一个音。

    与《云雨劫》的气势磅礴截然相反,临子初双手轻移,声调好似情人低语,吟声测测,耳厮鬓磨。

    而后轻快的音律陡然变得沉重起来,空气中也弥漫着那种犹如皮革般粘稠的悲伤感。

    传闻,这首《巫山泣》的撰者,是一位年纪不足百岁的女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