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思几乎是眼疾手快的抓住了安静, 然后离开了这个房间。
一时间恢复了安静, 要不是师明知手中还攥着那张信纸, 还得怀疑自己有没有看错。
刚才的确进来一只鸟,没错,是来了一只聒噪的鸟。
白瞎了好名字……
师明知展开信纸, 刚才静思已经帮他打开了小竹筒,那个竹筒有两层,装了两封信。
师明知首先看了内部严密保护的那张, 也就是被安静念出来的那张。
前面几句的确不正经,就是暗月絮絮叨叨的写了很多思念之语……中间开始正经了,暗月告诉他,用安静传信, 很可能很被人截下, 但是外面的信息并不重要,即使被人篡改,师明知也不需要关心。
重要的是内部的信,因为那上面装着暗月在师明知一离开国都就自发喷薄的思恋,重重的、厚厚的, 每一句都甜丝丝的。
想不到,暗月挺会写情书的嘛。
师明知忍着心底荡漾的幽河,继续向下看去。国都中的形式, 暗月简单提了几句,大体和被截下又被放离的信件一致。
然后就是,暗月隐晦的提及了自己的家人, 还向师明知询问最好的隐居之地。
虽然话语中并不明显,但是师明知已经知道了真相,自然很容易就能看出,皇帝和暗月见面了。只是不知道皇帝有没有将他和师明知的谈话告诉暗月,毕竟只要细细一想,就能知道国师大人也知道了些不该知道的东西。
就算是国师,但有些秘密不该知道就是不该知道。
如果放在民间,不过是主家多出一个可以继承家业的儿子来。但皇家不同,后宫前朝,一旦发现就是天翻地覆,他们会不停的上书质疑,后宫会不停的在皇帝耳边吹风,有能力争位子的皇子,估计整个心都要狠狠震动。
暗月如果不能脱身,暴露后就是个靶子,是个被集体使用的试金石。
不过师明知想,可能需要担心一下那些脑子不好的人,别“石头”没坏,“金子”倒先坏了。
按着暗月提问的顺序,师明知下笔回信。其实只看墨迹,这封信写下的时间肯定不会这时候才到他手里。竹筒封存的再严密也很容易被发现,为了避免万无一失,于是师明知从私库取了一块指纹胶布。
简单点说,就是只有师明知和暗月拿着,竹筒的夹层才能被打开。
嗯,都是为了秘密,才不是不想让自己的情书被别人看去。
收拾好书桌,师明知让静思抱着鸟进屋,将信纸填进小竹筒,然后把安静放飞。灰羽的鸟儿在窗外盘旋了一阵,叽叽喳喳叫着:“想你想你!一日不见,想你!两日不见,想你想你!昂~”
在师明知彻底黑脸之前,安静拍拍翅膀飞走了。
静思绷着脸,维持着一个贴身童子应有的素养,这时候就该做到“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为国师忙。”
不能笑,说了不能笑。
静思:“……噗。”
师明知冷漠:“聒噪!”
人和鸟一起被嘲讽了!
打探消息的侍卫回来,向师明知禀报。一件件听下来,师明知也大概了解了黄卢庄是个什么样的处境。
黄卢庄背靠延弥山,在山的东侧,地理条件不错。
在黄卢庄县最近的一个村落,山商村,几乎是人去村空,只有一些孤寡老人还在留守。而那些青年壮汉,早已经进入延弥山深处,占山为王,做匪去了。
但是因为延弥山不适合种植,所以每隔一段时间,那些山匪都要下山劫掠,目标就放在黄卢庄县周围的村子上。黄卢庄的县令也是焦头烂额,不过是第一任,因为后面几任直接同流合污了。
延弥山有玉矿,但是位置只有那些山匪知道。县令大人也是需要一些好东西来打点上下的,黄卢庄很偏,四周环山,西面的延弥山尤其险峻,比起其他地方的县城发展都要慢。而且这几年,因为山匪的缘故,就连农事,都没有前途。
种了就被抢走,农民自己吃什么?而且他们还要交税养县令老爷呢!
县令每过一段时间,就和山匪演上一场追杀戏,最后负伤而归。人们也没有办法,他们也顾惜自己的小命,山匪抢了粮食就抢了吧,命还在,大不了上亲戚家吃去。
师明知听着这些事情,真是无话可说。
国师大人可不是来微服私访的,但是向皇帝打个小报告还是可以,不过一个县的事情,捅到皇帝那里去,也是大题小做。
而且从那些山匪的发展程度来看,他们并没有找到最大最好的玉矿,估计只发现了一处次等的。不然那些县令,估计早就把人灭了。好东西当然要全部掌控在自己手中才行。
师明知没打算管这事,不过离开黄卢庄继续南下的话,是要经过的延弥山的。打听清楚这些情况,也好继续上路。
从县城里得来的消息,山匪已经有段日子没下山了,估计马上就要下山劫掠一次。
而且最近城中戒备森严,貌似县令的心情不好。师明知想了想,这处玉矿是他师父十年前发现的,就算花几年找准位置,断断续续开采,估计也快被挖空了。那县令恐怕正想着,怎么发挥山匪的最后一丝余热,然后再压榨干净最后的价值。
毕竟这一任县令,马上就要调离了。
师明知摆了摆手,对侍卫说:“今日辛苦了,下去休息,明日一早,我们就出发。”
走官道,南下。
就算路上碰上山匪了,师明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