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老兵不死

报错
关灯
护眼
一部分生效了,但大部分无效了。 (7)(第1/12页)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腾,

    把这活棺材和我一齐烧掉,

    我应该在烈火和热血中得到永生。

    这就是那个年代真正的中国军人,有着高尚情操,一身凛然正气。

    还有一首歌,他们一遍又一遍地去唱。

    “团结就是力量,团结就是力量,这力量是铁,这力量是钢,比铁还硬比钢还强。向着法斯齐开火......向着新中国发出万丈的光芒。”

    而与此同时,志愿军营地。

    在听说蒋庆泉‘向我开炮’的事迹之后,战地记者写了一篇名为《顽强的声音》的战地通讯进行报道。

    这是英雄啊!

    然而这篇报道还没有来得及发,上级就来了通知:不要再宣传蒋庆泉了,他被俘了,因为他的名字出现在了战俘名单之中。

    以当年人们的观念与规定,不管这个人曾经做出过怎样的功绩,只要他被俘了,所有的以往就一阵风吹散了。

    战俘营中蒋庆泉靠着顽强的信念,和战友们互相鼓励着,又一次守住了“阵地”。

    一九五三年八月份的一天,蒋庆泉和这部分坚决回国的战友,突然被带出战俘营,押上了一艘登陆艇。

    一路上他们已抱定要被处决的准备。

    万万没想到,等待他们的竟是一个天大的喜讯。

    “同志们,祖国派亲人来接你们了!”

    当听到来人说出熟悉的汉语的时候,战俘营里的人都哭了,真的是没想到啊。

    那种心情,没有亲身体会的人永远都不能体会得到。

    终于可以回家了!

    哭成一片,一片哭声,都哭。

    没有一个不哭嗷嗷的。

    代表过来了,给战俘们一人一跟香烟,中华的。

    而蒋庆泉没想到的是,自己一辈子被几张纸压得喘不动气。

    几张纸:档案,永远抹不掉的东西。

    回国后,蒋庆泉在专门接收管理志愿军战俘的管理处接受审查。

    再后来,回到了他的辽省农村老家,当了几十年的农民。

    王亮继续道:“二零零九年的时候,蒋庆泉和儿子到丹东参观抗美援朝纪念馆。一向老实厚重、沉默寡言的老人在现场突然发了火,说什么也要把一张炮兵阵地的照片扯下来。老人的儿子和纪念馆里的工作人员费了好大劲才把老人拦住。”

    老人哭了:“当时我喊‘向我开炮’,他们为什么不开炮?开了炮我就死了,就不再会当战俘了!我给祖国丢人了,我不配当共产党员。我的屈辱和痛苦,你们根本就体会不到的!”

    现场的参观者和网友们都听得入迷了,这些人,这些事,他们从未听说过。

    王亮:“炮兵当时没有开炮,仅仅是因为炮弹打光了......”

    0158 我就是王成,向您报道!

    0158 我就是王成,向您报道!

    当喊出‘向我开炮’这四个字的时候,蒋庆泉是抱着必死之心的,但无奈造化弄人,他没能成烈士。

    而活下来,他承受了很多的屈辱和痛苦。

    想想这样一副情境,在一九六五年的深夜,崇拜战斗英雄的年代里,村生产队组织大伙看了电影《英雄儿女》。

    蒋庆泉的老婆直称赞剧中的主角王成英勇无畏,是她心目中的偶像。

    但殊不知,剧中的王成就是她一直以来的枕边人。

    蒋庆泉没有说话,他一看就能明白,电影里面说的实际是自己做过的事。

    但他不敢声张,只是默默地流眼泪。

    他回家之后蒙着被子偷偷哭了整整一晚上。

    第二天在地里干活时又悄悄掉眼泪,他不能让别人看见,更不能让人知道,因为他心中压着那个战俘的重负。

    蒋庆泉认为:王成是英雄,而自己不是。

    蒋庆泉没敢对任何人提及当年的事情,当有人问他当年都怎么打仗的之类的问题的时候。

    他就搪塞道:“我没打多少仗,我就会唱歌,我给你唱个歌吧。”

    遮遮掩掩就过去了。

    回忆都没法跟人分享,无论是让他激动的,还是让他难过的,都不能跟人家分享。

    一辈子的阴影。

    就这样蒋庆泉在孤独中沉默了下去,那曾经气吞山河的英雄气概和壮烈往事,在他看来,都只属于电影中那个高大的形象,而与自己已没有丝毫的关联。

    一晃四十多年过去了,在辽省这与世隔绝的小村,蒋庆泉渐渐老去,白发苍苍。

    他不知道山外的世界是什么样子的,他不敢迈出去,他觉得自己没有脸迈出去。

    二零零四年的一天,忽然有几个邻居跑进了蒋庆泉的家,他们兴奋地说,在电视上有人提起了他蒋庆泉的名字!

    邻居激动地手舞足蹈:“电视里面的人提到你了,信息啥的都对上了!你就是王成的原型啊!”

    蒋庆泉摇摇头:“那不是,不是我。”

    邻居:“那咋不是你?人家提你蒋庆泉了,当兵的年份,退伍的年份,都对得上。”

    蒋庆泉:“天底下叫蒋庆泉的人多着了,志愿军几十万人,重名了。”

    王亮抹了抹泪水,他为什么要帮助老兵?

    就在于此。

    王亮:“蒋庆泉的第一反应不是激动,不是兴奋,而是茫然和慌乱。他早已经不习惯自己的名字能和英雄二字挂钩了,这个本打算在偏僻的小山村里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